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辽国小奸臣 » 第四十八章 右林牙?(二合一)

第四十八章 右林牙?(二合一)

    先是夸大危险,再以利诱之!

    这才是古代的谋士说客们纵横天下的基本手段。

    用句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你永远要带着至少两个以上的解决方案,再去敲响领导家的门,哪怕你只是去反映问题。

    所以,现在到了实质性阶段了。萧凛先打起精神,朗声开口道。

    “辽东女真居住之地,虽然貌似苦寒,但是极为肥沃,地上的黑土,据说一把都能攥出油来,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地,若是耕耘,一亩粮产,可抵得上南朝两亩中田,而且地下蕴藏铁矿,若是挖出,吾大辽将士再无兵器之忧尔,而且其物产极为丰富,山林之间,珍兽,草药不计其数,据说有上千年的灵芝、黄精、太岁等灵药蕴藏期间,可惜女真蛮子坐拥宝山不识宝,守着如此一方宝地,竟然每年要靠老人进山才能过冬,若得辽东矿藏良田,配上我辽国勇士之骁勇,圣人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尔。”

    “这便是汝将那辽东设为天下第一富庶之地的缘故?”耶律洪基说的是萧凛先的辽国版大富翁,里面最有价值的城市不是当世闻名的汴京苏杭,而是辽东之地。

    “正是如此。”萧凛先于是将之前对那帮小豆丁讲过的话再次讲过一边,什么现在看是北大荒,开发好了是北大仓,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什么辽东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什么辽东铁矿所炼含精铁,比现在整个天下还多,可惜女真蛮子不识宝,正好便宜我大辽,合该我大辽一统天下,老师你成就不世帝业云云。

    总之,萧凛先的这番话,听得在场的君臣一愣一愣的。

    “汝对于这辽东之地,倒是比女真之人还熟悉。”耶律洪基感叹了一声。

    其实萧凛先还有一点没有说,就是辽东之地有出海口,若是训练海军,不仅可以平高丽灭东瀛,甚至顺流而下,可以直抵大宋苏杭等腹地。

    关于这些,他可是准备留给自己的,他怎么会说。

    “学生如此设计游戏,也是俱实讲出辽东实情。”看来自己通过游戏打广告的事情被发现了,萧凛先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

    “好个韩王传人!小小年纪,布局深远,看来汝等谋划辽东,不是一日两日了!”耶律洪基语气一变,充满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一股莫大的压力顿时传来,萧凛先突然觉得莫名地恐慌,好像面前这个人是什么吃人的怪兽一般。

    这也不怪他,耶律洪基作为掌握着亿万人生杀大权的一国之主,本身所带的威势,自然不容小觑,所谓天威难测,伴君如伴虎就是这么个道理。

    威势气场这个东西当然这也不是杜撰,据史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以虚心纳谏,与一干名臣君臣相得闻名,但是本人威势极重,他就是站在那里,四品官都战战兢兢,就连房玄龄杜如晦之类的重臣,有的时候也被太宗的威势所慑,每次都会满身大汉……哦,是大汗!

    这句话才是真的诛心,你小小年纪,意图通过游戏之物影响皇长子和皇帝,把自己的观点传递给对方,究竟是何居心?

    萧凛先此时已经顾不得思考韩王传人到底是个什么身份,现在他被耶律洪基的威势所慑,心中充满了恐慌。于是他用尽全力解释道。

    “在吾看来,这辽东确是天下一等一的富庶之地,所以放入游戏当中,并无布局一说,学生哪会知道,自己有幸能参加梁园文会,更是侥天之幸,得见老师天颜!”

    萧凛先跪在地上,浑身微微颤抖。

    过了良久,上面才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

    “起来罢,汝乃朕钦定门生,如何动不动就下跪行大礼!”

    “老师天威深重,学生一时为其所慑,不由得就……”萧凛先讪笑着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

    “哈哈哈,汝乃韩王传人,朕之门生,这普天之下,除了朕以外,你无须像任何人下跪,我大辽男儿,最重的是本事,汝智谋深远,发觉了辽东这块宝地,对其有所谋划,这便是汝的本事。朕只会奖赏,不会学那南朝官家,对其猜忌打压,汝无须害怕!”

    “回禀老师,学生也是一心为了吾大辽。”萧凛先赶紧表忠。

    “若非如此,此刻汝早就血溅当场尔,而且韩王一脉对吾大辽的忠心,朕一丝都未怀疑过!”

    “圣人胸襟如天之高,海之深,倒教小子汗颜!”萧凛先赶紧补上一记马屁。

    看来对方给自己安上了一个了不得的身份啊,自己说了不少犯忌的话,都没有被追究。韩王传人,等等,韩王?

    萧凛先立刻想到了对方对自己的猜测。

    在大辽,虽然那位有很多官爵和美号,但是能被叫做韩王的,当然只有他那位锤了杨家将,奠定大辽天下霸主地位的韩家先祖——韩德让了。

    哈哈哈哈,“好个油嘴滑舌的小,朕以后要多加小心,不要被你这上一狐骗了去。”耶律洪基哈哈大笑,显然方才萧凛先的马屁让他极为受用,看着萧凛先那股机灵劲,顿时觉得越看越喜欢。

    事实上,韩王传人这个东西,已经在辽国顶层当中,有鼻子有眼地流传了好几年,大自从韩王薨了之后,就有传说韩王将一生所学记录成书,名曰韩王密录,被交给了韩家秘卫,让其遍寻天下聪慧童子,加以考验之后作为传人。

    对于这种秘梓,大辽的皇室有不少人是相信的,都说韩王密录里面有鬼神莫测的学问,据说还皇室还秘密派人寻找过韩王传人。

    等到耶律洪基继位的时候,距离韩王死已经几十年了,关于韩王传人的事情,已经没人再想得起了。

    直到萧凛先的出现。

    先不说从他院子里面流出的种种稀罕物和一手绝妙诗词造诣,还有关于大辽局势的思考,光是凭他对于天下各大城的地理山川人文形势了若指掌,就不是一个足不出户的童子能够知道的。

    耶律洪基说他一句可以胜任林牙,倒也没有错。受限于这个年代的交通水平和教育水平,很多人连自己国家多大,天下有多大,自己国家有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对于天下没有一个总体印象。所以才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要知道,这个时候没有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民众教育程度极低,莫说一般民众,就连读书人,受限于书本的稀少,甚至还闹出宋朝士人以为西夏比辽国还要靠北的笑话。

    莫说一般的读书人,便是辽国的林牙,若是有人问起燕云十六州的名胜和特点,也是一问三不知。更不要说远在万里之外女真,宋国,琉球和天竺。

    很多在萧凛先看来是常识的东西,放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极为了不起的见识了。

    要知道,为了激起辽人的觊觎之心,萧凛先制作辽国版大富翁的时候,可是把大理,高丽什么的都写进去了,而且为了让辽人感兴趣,他可是把这些城市吹得遍地黄金而且人都很淳朴……

    简单六个字,人傻,钱多,速来!

    而宋朝就被他形容成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就是人精钱也未必多。

    所以,光是这套富甲天下个中的城市所透露出来的眼光和见识,就足以让经历过了摄政王时期的萧总管和耶律洪基想起那一位的传说。

    特别是刚刚在听到萧凛先一番取辽东成帝王之基说法过后,包括撒老在内,都已经认定他是韩王传人了。

    这样大的格局,如此高妙的计划,也只有韩王传人才可想出了吧。

    其实萧凛先的所作所为,从他打了耶律花哥的那一刻起,已经进入萧总管视线了,包括他买的那些汉儿,萧总管也知道,虽然不知道这位韩王传人买这些老弱病残的汉儿有什么用,但是这帮人,包括那几个奴隶贩子,俱都被撒老仔细盘问了一遍。

    萧凛先还不知道自己早就被萧总管盯上了,甚至觉得是由于自己学习成绩好,人看着机灵才被萧总管选上去参加梁园文会的,还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

    殊不知他的种种异常之处早就暴露了。

    所以,就算他已然装得跟以前一样蠢,萧总管也会找个借口带他参加梁园文会,从而完成对他身份的最后一次测试。虽然中间有点差池,但是结果还是符合预期的。

    现在看来,萧凛先不仅通过了他们的考核,甚至,还超出他们预期太多了。

    对辽国忠心没问题,诗词歌赋远胜宋人,对于天下河川地理了若指掌,对于天下局势也是十分明了,不说别的,就那一番宋辽几十年无大战,防范女真,经略辽东后取天下的计策,颇有点辽国版隆中对的意思。

    当然,没有人认为这是他自己的想法,应该就是他身后教他的老师的看法。但是他不只是复述,还能形成自己的看法,跟耶律洪基就国策上对答如流。

    哪怕在宋朝,也算是惊世骇俗的天才了,光是这份见识,已经胜过天下官员。

    废话,后世几千年形成的见识,历史书上黑体加粗的重要考点,能不吊打这帮土著么?

    人也看过了,师也拜过了,学问也考过了。那么,关于这位韩王传人如何使用和安置的问题,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这位小临仙虽然有大才,但是由于其身份太惊人,现在不能大张旗鼓的为他正名,而且他年纪太轻了,也不宜入朝。本来耶律洪基打算稍微培养下,给自己儿子用的,现在听了萧凛先这版的上京对,心中也痒痒了起来。

    吾一定要让此子为吾所用!

    “吾南院尚缺一个右林牙,不知小子可敢接手?”过了半晌,耶律洪基终于开口说道。

    萧总管面露惊色,就连萧凛先也倒吸一口凉气。

    林牙算是辽国的高级文官了,负责起草诏书,跟宋朝的翰林差不多,但是比起宋朝的翰林,权力可大多了,允文允武,可是拥有实权的。

    这就好比秘书一样,看似是个简单的文职,没有级别,但是权力不小,什么都能管上一点。

    历史上说耶律洪基是个性情中人,兴致一起,给养鹰的,喂马的封了高官,看来是真的啊。

    萧凛先暗暗感叹,我这就算能进入辽国朝堂了,貌似起点很高的样子?

    虽然右林牙只是最低级的林牙官职,但是很多辽国读书人,考中了进士之后,终其一生,也才堪堪爬到这个位置了。萧凛先这是出道即别人巅峰啊!

    辽国官制,皇帝之下,最大的叫于越,总辖军政,地位超级高,但是不掌实权,跟宋朝的太师什么的差不多。

    然后接下来就是南北宰相,辽国是我国历史上唯一把直接把宰相当做正式官名的朝代,总管南北两院和其他部门。

    下面就是南北两院了,乃是实权单位。辽国是两套政治体系并存,一套是管理契丹人的,一套是管理汉人和渤海人的。两套体系并行不悖,各有一套官员,分别站在王帐的南北两边,所以又被称为北院和南院。北院管契丹,南院管汉人,萧峰的北院大王就是属于北院的最高长官。

    南北两院的头号大佬是大王,由亲王或者皇长子担任,然后就是什么下面依次是知南北院大王事,以及南北院太师、太保、司徒、司空等,其下则有南北院郎君、统军一级等等小官,凌驾于其他部门之上。

    再下来就是各个部委,宋人曾经写过:“北枢密视兵部、南枢密视吏部,北、南二王视户部,夷离毕视刑部,宣徽视工部,敌烈麻都视礼部,北、南府宰相总之。惕隐治宗族,林牙修文告。”

    明白了吧。

    所以萧凛先也才会暗自吸气,这就相当于把一个孩子直接提拔到五品官,而且还是掌握实权的。跟耶律浚遥领南院大王不一样,他是真的要去工作的。

    这怎生不让人觉得惊世骇俗!哪怕他是萧族子弟,这也有点恩宠太过了。

    偏偏萧总管耶律洪基等人,听了他一番来自后世网络和百家讲坛得来的东西之后,除了觉得除了身份上有点难以解释的通以外,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连一直堤防着他的撒老也不得不承认,这位韩王传人看来是是真的得了韩王真传的,胜过不少林牙。在心中悄然又把萧凛先的危险程度提升了一个等级。

    这也太玄幻了吧!感觉自己一步登天的萧凛先现在都有点懵逼。自己这就成了五品高官了?每天要上朝打卡了?

    但是懵逼归懵逼,不妨碍他做出谦让的举动。于是他双手抱胸,躬身行礼。

    “圣人恩重,小子感激涕零,但小子不过一孩童尔,才疏学浅,难当重任,还是等小子再练几年本事之后,再为我大辽效命!”

    “爱卿所虑者,可是汝年纪轻轻,骤得高位,恐怕难以服众乎?”萧凛先都口称圣人了,耶律洪基自然也改了口。

    “额…..亦有此方面考量,主要还是小子才疏学浅,难堪大任。”人家开了口,就是等你推辞的,自己怎么能当真呢?

    这个好比后世你的老板对你说,你小子水平还可以啊,当个经理绰绰有余了。他的本意肯定不是说我已经决定了,来让你去当那个经理,只不过是一句夸奖的话,你自然要谦虚一番,表示自己要学的还很多,这才算是走完了流程,如果你真的来一句谢谢老板栽培,我哪天去上任?这就是不知进退了,怕是你不仅永远当不上经理,连一般员工的身份都不一定保得住。

    “哈哈哈,既然汝乃天子门生,这个林牙,朕说汝有资格,汝便有资格,允许他南朝有神童十二岁拜相,就不允许某大辽有十二岁的少林牙?你萧家一门忠烈,韩王一脉自是有大功于社稷,莫说是一个右林牙,便是北面林牙,也是当得的!”

    耶律洪基大手一挥,算是把这个事定了下来。

    “老臣恭喜圣人得一贤才尔!”萧总管看到耶律洪基兴致极高,于是赶紧上来拍马屁。顺势还踢了萧凛先一脚。“愣着作甚,老夫教你的礼仪都忘了?”

    “臣萧凛先,见过圣人。”这老阴比,又下黑脚,觉得屁股生疼,还很懵逼状态的萧凛先,按着之前所学的君臣礼仪,老老实实给耶律洪基再次行了一次君臣礼。

    自己这就?当真成了五品右林牙了?

    “哈哈哈,今日朕得爱卿,好比天赐于朕治国良材,朕心甚喜。”耶律洪基大手一挥。

    “回宫,摆宴!让皇后与皇长子都来!吾要与吾门生痛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