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末代闯王 » 第十二章 雏形(三)

第十二章 雏形(三)

    “体力是一个士兵的基础,行军打仗之时,若是像这般,跑几步就累趴下了,如何能有战斗力?”李闯回应道,“阵法演练由你来负责,不过体能的训练也绝不能放下。”

    “大人,如此苛刻的训练不如先放缓下,先将这训练量减少一半,等士卒能够适应后,在慢慢增加上去怎样?不然恐怕士卒难以承受。”彭万里见底下的士兵多有怨言,提议道。

    李闯的本意也只不过是给这些人一个下马威,就和谈判一般,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先提出一个较高的标准,等到对方反对后,在将要求降低,这样就很容易接受了。

    “既然你都求情了,那就这么办吧,先将训练要求减半。”李闯就坡下驴,见彭万里给了个台阶,也就松了口。

    消息传到军中,引起了震天的欢呼,士卒都很感激李闯的通情达理。

    这波配合打的不错,彭万里也是个明白人。

    乾朝的军队口粮标准是一天两顿饭,只有贵族才会一天三顿,而像皇帝这种一天几顿都没问题。在加大的了训练量后,李闯也将饮食改成了一天三顿,光练兵不吃饭怎么能够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

    午饭吃过后,李闯休息了一会儿,处理完几件小小的纠纷后,李闯来到营地之中,发现士兵们正在聚众赌博。

    拉来一个士兵询问了几句,原来是有人要挑战高大山,而军中的校尉程野则开了盘口,赌下谁输谁赢。

    军营之中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像这种武艺较量之类的也不会禁止,反而多有推动,这种相互之间的较量能够提升军中的尚武之风。

    对于高大山的身手李闯心中有底,武艺确实高强,若是李闯不动用自己的金手指的话,想要拿下他也不容易。

    场地之中,高大山手持一柄大刀,加上他彪悍的体形,往那一站就有种威猛的气势。他所习练的武学就是传说中的五虎断门刀,动作以撩、砍、跺、劈、挂为主,据说传自少林。

    李闯对这种武学很是熟悉,无他,前世武侠小说中的陆人贾、陆人已等等多半就会五虎断门刀,是江湖中人出门行走必备之物。

    等到穿越之后亲身体会了一下,李闯才发现这门传自少林的刀法并不简单,尤其在高大山这种手中不知多少人命的高手手中,是真正的杀人术。

    高大山的对面站着一个精瘦的汉子,就身形而论毫无疑问是弱势的一方,但他手中的武器却引起了李闯的注意,那是一柄木剑。

    剑在这个时代毫无疑问是身份的象征,《说文》中有言:”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

    普通的人家若想防身只能使用大刀,像这种使用剑的,一种是贵族,另一种是真正的高手,所谓的侠客。

    两方对峙良久,率先沉不住气的竟然是高大山,一刀闪电般的向前劈去。这一刀凝聚了高大山大半的精气神,务要一击挫其锐气。

    对面那剑客却不慌不忙,手中剑尖画了一个圆,接着向上一挑,正中刀背,接着便是一记凌厉的直刺。高大山这蓄势良久的一刀竟然被轻飘飘的一挑给弹的往上跳去,胸膛正中空门大开,骇的高大山赶紧回刀防守,堪堪挡住这直取胸口的一剑。

    虽然那精瘦汉子只是手持一柄木剑,但胜在剑法精妙,劈、刺、点、挑的要诀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竟然将高大山压得不断向后退去,即使手中长刀想要同对方硬碰硬,却总是被巧妙化解。

    李闯也是第一次见这种古代的剑法,像这种习练剑法的高手十分罕见,多是师徒父子之间相传,一般人一辈子也无缘见识真正的剑术。如果不是正值乱世一身武艺有用武之地,恐怕也很难区分他们和普通人家的区别。

    高大山也不过是苦苦支撑,看样子坚持不了多久。他本是勇猛之人,擅长直来直去的战法,碰到这种以柔克刚的剑客,只感觉浑身有力使不出,出招之间被对方反制,根本施展不出手脚。

    一炷香的功夫,高大山身形步法已经散乱,五虎断门刀的刀法早已被破了个干净,手腕被那剑客一挑,再也握不住手中的长刀,“哐当”一声长刀落地,高大山已经败下阵来。

    “果然是好剑法,没想到在军中竟然有如此高手。”李闯走上前来,像这种剑客还是想要结识一下的,“你是何人,为何竟会流落到此处?”

    “大人,学艺不精,给大人丢人了。”高大山没想到李闯也在这里,有点羞愧的过来行礼道。

    “无妨,剑客本来就是你这种武人的克星,何况你还遇到了高手。”李闯安慰了高大山一下,便转头看向那精瘦汉子。

    “回上官,小的孙右裳,是淮南人士,自幼得遇名师传授剑法,练了二十多年,也算是有所小成。”那精瘦汉子不敢托大,回应道,“在下正欲北上长安,却在途经此处时伤了那谬大亨手下军侯,结果被充入军中。”

    “过来和我过两招,”李闯也感到有点手痒,“你若能赢我,那么军侯之位就是你的。”

    自从穿越以来,还没有和这种剑客交过手,也有些好奇这些剑客的水准。

    “那大人小心了,”见李闯还有封赏,那精瘦汉子也重视起来,将木剑横放在胸前。

    旁边的士卒见李闯亲自下场,震天的呼喊声简直要把营帐掀翻了,周边的士卒越聚越多,黑压压的起码有数千人。

    这支部队,除了当初跟随李闯的一千多人以外,绝大部分人是没有见识过李闯的身手的。当初阻拦李闯的都是县衙之中的士兵,那数百人都在天雷之下被劈成焦炭,偶尔有外围侥幸逃生的,不是缺了胳膊就是少了腿脚,也无法继续待在军队之中。

    李闯抽出腰间的长剑,这一战可是立威之战,在这万众瞩目的场地上,可要好好装一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