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末代闯王 » 第十九章 谋南阳(六)

第十九章 谋南阳(六)

    纵然城中此时有部队三万多人,比户县的军队总共加起来还要多,但是这只是剩余下来守城的老弱之兵,真正的精锐都被抽调往长安了。

    况且这些地方部队如果真的有战斗力的话,乾朝局势也不会崩溃的如此之快。毕竟当各地起义爆发之时,乾朝名义上可是坐拥百万大军,结果却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一个王朝的灭亡,有时候内部的推动力比外部的还要大,比如乾末帝和他那奇葩的官员,乾朝之所以这么快崩溃,这些地方官员起了很大作用。

    有时候真的是不作就不会死。

    比如乾至正四年,淮河沿岸遭遇严重瘟疫和旱灾,对于地方官员来说,这问题很容易解决,饿死病死了就没麻烦了,当然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皇帝下诏赈灾,高级官员们联系粮食和银两,当然了自己趁机拿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赈灾物品拨到各郡,地方长官们再留下点,之后是县、乡,一层一层下来,到老百姓手中就剩谷壳了。

    然后地方上的各级官员们上书向皇帝表示感谢,照例也要说些感谢天恩的话,并把历史上的尧舜禹汤与皇上比较一下,皇帝看到了报告,深感自己做了大好事,于是就在自己的心中给自己记上一笔。

    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大家都很满意。

    但老百姓是不满意的,很多人都不满意。

    洛红川肯定是那些极其不满意的人中的一个,所以数年之后,他带领数十万大军打进长安,灭了皇帝满门。

    如果有人能够站出来好好解决一下这些灾民的问题,洛川红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就能聚起三十万大军,乾朝国运也不会这么快断绝,只可惜没有。

    乾末帝其实有很多话想说,我是有心赈灾的,粮食也拨下去了,灾民没拿到这能怪我?估计乾末帝自焚的时候内心是很冤枉的。

    当然这都是废话,不怪你怪谁?作为皇帝大家都是靠你吃饭的,你不好好干活让地方官员钻了空子,结果让大家都没饭吃了只能起来造反。所以洛红川破了长安之后,对于皇族中人是有一个杀一个,有两个杀一双,赵玉儿被追杀了那么远还没放弃,颇有种老子说要杀你全家就一定不能放过一个的气势。

    ........

    和高大山聊完他在酒馆之中的收获时,夜色已经很深了,李闯把高大山赶到隔壁,自己换了枕头,沉沉睡去。

    天才蒙蒙亮,后院的公鸡就打鸣了,李闯起身,换了身墨色长袍,仔细梳理了下身后的长发,毕竟今日要去韩府找韩大少爷引荐,这外表自然是不能马虎。

    认真打量了下铜镜之中的自己,李闯发现自己还是有点小帅的,如果不是因为昨晚被李师师所伤,气血不足而导致脸色有些苍白,李闯也敢自称一下风流才子。

    说起才子,自从李闯在前世看了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便无法直视这两个字了,里面的“江南四大才子”真可谓是下流而不风流。

    整了整衣冠,李闯到路边的小摊上买了一把折扇,一边摇着折扇一边向凤栖楼走去,估计韩家少爷还在温柔乡中没有醒来。

    大清早,凤栖楼中也没有多少人,青楼一般都是傍晚开业的,李闯叫小厮去给韩明松通报一声,就在楼下耐心等待。

    当然,李闯整这么一身,也有怕被李师师认出来的原因,自己昨天扮演的是个江湖侠客,今天则是风流士子,两者之间差距甚大,就算现在坐在李师师对面她也未必能够认出李闯来。

    不得不说昨天李闯的一首《赠花卿》给韩明松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不多久,这位韩家大少爷就打着哈欠从三楼慢慢踱了下来。

    李闯连忙上前行礼道:“韩公子昨夜如何?有如此人间绝色相伴,公子艳福真是羡煞旁人。”

    那韩明松嘿嘿一笑,摇头晃脑的回答道:“此间风情不足与外人道也。”

    看着韩明松那春风得意的样子,李闯只能心里默哀两秒钟。

    毕竟昨天李闯夜探凤栖楼的时候,这韩家少爷正在床上对着被子用力呢,当时的景象,真是不足与外人道也。

    “这水月宫果然厉害,一手迷惑人心之术简直无往不利。”李闯皱着眉头想到,“如今又逢乱世,这水月宫免不了会插上一手。”

    李闯正思索间,一边的韩家少爷早就等的不耐烦了,“还愣着干什么,跟我回韩府,你这小子文采甚好,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吧。”

    “公子但有所命,李闯定当完成。”李闯心中暗喜,能混入韩府,比郡守府都要好的多,真正机密的信息那韩受成想来会放在自家之中。

    韩府占地很大,正红朱漆大门顶端悬着黑色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两个大字‘韩府’,府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府南去清晨夕暮,烟水弥漫,极富山诗意。府内有土石相间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远远望去仿佛置身山林之间。

    看到这低调奢华的韩府,李闯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些士族的底蕴,这么一座精心修饰的府院,不是一代两代人可以完成的,这些大族多是累世以诗书传承,三代以上方敢自称世家。

    只是这诗书传家挡不住异族的铁骑,更挡不住义军的屠刀。

    跟随在韩明松的身后,李闯一路畅通无阻地进入到了韩府内部。这府邸的守卫一向是外紧内松,在外围之时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护院不时来往巡查,等到了内府之中,就多是些下人奴婢,护院守卫一般不得无故进入内院之中,只有受到信任的少数心腹才被用来警卫内院。

    这韩明松早就已经娶妻,正妻乃是属于琅玡王氏的一门偏支,身份是足够配的上这韩家大少爷,这年头流行娶妻娶贤,这个贤不仅是指秀外慧中,更多的是看门第出身。韩少爷明显是很反对这种包办婚姻,在凤栖楼的时间远远多过在韩府内的呆的时间。

    “你们且先在这里等着,我先去书房拜见父亲。”韩明松将李闯等人留在庭院之中,自己一个人走向了书房所在的小楼。书房一向是机密所在,这条通往小楼的路上竟然有两个守卫在把守,这只是明面上的,李闯感觉暗中或许还有暗哨。

    那韩明松沿着小路一直进到了小楼之中,书房之内冉冉檀香袭来,书案之前坐着一个面色威严的中年人,长长的胡须梳的整整齐齐,正在看一封书信。

    “孩儿拜见父亲。”韩明松恭敬行礼道。

    “无妨,你过来吧。”那韩受成放下了手中的纸张,”昨晚你倒是闹出了大动静,一首《赠李大家》传遍了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