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末代闯王 » 第三十三章 血腥清洗

第三十三章 血腥清洗

    里应外合之下,毫无斗志的韩府士兵阵形很快就散乱不堪,再加上韩受成这个领头之人又一次“失手”被擒,本来声势颇大的反叛行动连个水花都没溅出来便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那些韩府的甲士,遇到这么一个连续两次被对手来个“擒贼先擒王”的郡守大人,忠诚和信心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无他,你这主事之人实在是菜的抠脚,还是回老家去吧。

    所以在这次的反叛失败后,剩余的士兵直接投降了,看着还没开始战斗就被”自己人”五花大绑扔在地上的韩郡守,目光之中的鄙视毫不遮掩地流露出来,菜成这样不是你的错,但是连累这么多人去死那就是你的错了。

    如此大的风波过后,这宛城之中怕是要血流成河了,本地的豪族所掌握的力量在此次的叛乱中被消耗的七七八八,又做出如此超出底线的事情,李闯和李文忠举起屠刀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郡守府中,赵玉儿坐在主座之上依旧惊魂未定,本来想在李闯面前证明一下自己,结果却差点遇刺,若不是李闯在身边,恐怕自己早就不明不白地死在韩府门前。

    “闯子你倒是没有骗我”,赵玉儿这会儿终于从刺杀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那刺客身手如此之高,竟然被你一剑斩作两段,之前我一直都以为你在吹牛呢。”

    “玉儿你这就过分了,我们这么长时间的交情,难道在你心目中我是那种自吹自擂的人吗?”李闯又要开始装了,“对于这种小角色我从来不出第二剑。”

    李闯嘴上说没有吹嘘,身体却很诚实,刚松懈下来就感到丹田中一阵剧痛,接着嘴角便溢出了血丝。面对十步一杀这种惊世武学,那道极速的锋芒让李闯来不及调动丹田中的那缕雷霆,只能选择立刻炸开,让狂暴的力量直接渗入全身各处,以此来激发自己的潜能,等到那缕雷霆消耗殆尽后,浑身上下刺骨的疼痛立即爆发出来。

    “闯子,你怎么了?”,李闯这幅样子也吓坏了赵玉儿,连忙从主座上跑了过来。

    “没事,只不过这近月的苦修全都白费了,不过能换你一条命已经是极为幸运了”,自己身体的情况李闯当然清楚,安慰道。

    一旁的李文忠也把完了脉,回道:“不用担心,贤弟并无大碍,只不过那股丹田之中的内劲消失罢了,短期内怕是只能当作个寻常武者了。”

    “无妨,像我这种智谋之士,不用武力也并无影响。”,李闯一边给自己脸上贴金,一边安慰两人。

    “还好短期之内并无大战,贤弟安心静养即可。”李文忠作为习武之人,自然精通医理,见李闯没事之后,便将话题引到此次的叛乱上来,“城外大营中的降卒也发生一次骚乱,不过这些士卒手中没有兵器盔甲,所以很快就平息了下去。”

    “公主殿下,不知这城中叛乱之人该如何处置?”李文忠问道。

    “自然是全都杀了”,赵玉儿还没开口,李闯就抢先回答道,一旁的李文忠也是深以为然的神色。

    “此次反叛牵涉太多人了,若是就此一刀切,恐怕会牵连无辜”,赵玉儿犹豫了一下,说道。

    “如果不能一次性清理干净的话,等到下次再发动叛乱的时候,还会牵扯进来更多的无辜之人”李闯说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次的叛乱就交给我和李大哥处理。”

    赵玉儿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看到李闯和李文忠主意已定,也只能如此了。

    ..............

    宛城牢狱之中,许家家老指挥着士卒将这些片刻之前的盟友上好枷锁,作为此事事变中弃暗投明的一方,许家不仅得以保全全族,还凭借韩受成这块垫脚石在宛城新生的政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韩受成和许家二十多年的交情了,你为何要背叛我?”韩受成被牢牢捆住,依然不甘心地问道。

    那许家家老并不急着回答,反而说道:“背叛的前提是效忠,我许家从未忠诚于你,而是远在长安的朝廷,谈何背叛?”

    “况且,我只要揭穿你的谋划,便可十拿九稳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何必要与你冒那绝大的风险去发动一场叛乱?”那许家家老见大局已定,也不再隐瞒自己的想法,“至于你说的交情,同我许家全族上百老幼比起来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如今你韩受成即将成为那刀下之鬼,我也不妨和你明言,正是我让士杰去通知永阳公主,让那李文忠调集大军前来。”许家家老冷笑道。

    “你为一己私利,便置这宛城之中七八家豪族于死地,他日若那永阳公主再向世家豪族挥起屠刀,你许家怕是悔之晚矣。”韩明松不甘地说。

    “那就不劳郡守大人操心了”,随着铁门的关上,那许家家老越走越远。

    叛乱被平定的第二天,李文忠亲自审理了韩受成叛乱一案,本来就是证据十分确凿的事情,基本上不过是走了一个流程便让李闯带兵去抓人了,所有参与谋反的豪族世家都遭到了清洗,连同本次案件中给韩受成通风报信的低级胥员,也没能逃过一刀。

    与之相对应的是许士杰的顺利出仕,作为幕后交易的一部分,许士杰年纪轻轻便被派到户县出任一地县令,许家的子弟更多的则是从郡守府中的属吏做起。

    此次赵玉儿的差点遇刺,着实让李文忠愤怒了好久,下起手来也丝毫不留情,整个宛城的血腥味飘了三天,降卒中叛乱之人的暴露也让整军工作变得轻松起来。

    三日后,整合的南阳新军算是成立了,总共人数接近7万,高大山、程野、孙文远、彭万里等都被封为偏将军,尤其是高大山和程野独领一军加为别部司马,手底下各掌管着一万多人,李闯当初在户县亲手挑选的二十四个人多被提为军中校尉,而之前跟随赵玉儿和李文忠的侍卫们除了程野外大部分都选择离开军中,离开这危险的战场,调到李文忠所在的郡守府继续跟随他们的老上级。

    这军队和政务两极化的分离是李闯和李文忠两人之间的默契,防止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中一人独揽军政大权。到时候,不仅赵玉儿的存在会变的尴尬,而且平衡的打破意味着分裂的开始。

    李闯一手整合南阳新军,而李文忠则是从无到有建立起了整个南阳的行政框架,互不插手对方范围内的事情而又离不开对方的支持,如同天平的两端,互为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