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末代闯王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翻手为云(五)

第一百一十四章 翻手为云(五)

    “全军冲锋!”高大山大喝道,随着一声声的号令传达下去,数万重甲骑兵开始了最后的冲刺。

    数百米的距离一晃而过,骑兵的冲击力也到达了顶峰状态,朝着洛阳军的背后冲去!

    如同热刀切进了黄油,毫无准备的洛阳军后阵立即被切穿,分裂开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李闯也号令部下开始了反冲锋,配合骑兵进行前后夹击。

    李子通大军的阵型顿时崩溃起来,大多数的士卒并未收到过系统的训练,对于如何应对骑兵缺乏必要的常识,不仅没有结阵抱成一团,反而是四散奔逃。

    这种状态正是骑兵想要的,借助马力,对方跑的再快也能从背后追上,然后就是当头一刀。

    高大山带领着骑兵放手追杀,李子通见势不妙开始准备全军撤退,不过混乱的大军严重阻碍了命令的传递,很多将领找不到自己士兵,而士兵则是像羊群一样到处乱窜。

    毫无组织之下,李子通也只能忍痛放弃了那部分不听指挥的士兵,带着还算稳定的中军和右侧的士卒朝着后方退去。

    李闯并没有携势追杀,论人数自己仍旧是处于劣势的一方,况且李子通在函谷关下还有十余万大军,若是逼急了此人,恐怕会放弃函谷关不取也要围剿南阳军。

    作为盟友,自己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至于洛川红能不能守得住这天下第一的险关,还要看他自己。

    若是洛川红能放下警惕之心,让李闯这十万大军入驻函谷关,那自然是固若金汤,李子通保证是头也不回地立即返回洛阳。

    但是长安方面是不可能让李闯进到函谷关这等战略重地的,毕竟在他们眼里,这两个姓李的都很危险。

    顺阳之战还历历在目,洛川红落到如此境地的罪魁祸首便是南阳。

    南阳军中还有长安的使节,对于这两日来的接连大战,这位姓冯的使节很是满意李闯的表现,长安付出的代价可是整个汉中之地,若是没有两场实打实的硬战,怎么能够对得起这个价钱。

    这里的情况,冯使节已经通过军中的快马回报了长安,信中详细描写了李闯是如何大破洛阳军,不管洛川红的感受会将如何,这个消息确实能够大大稳定住长安城中浮动的人心。

    这两日来的鏖战,对于南阳军的创伤很重,已经有超过一万五千名士兵折损在此地,而受伤的更多,短短一段时间,战力下降了三成还多。

    但李闯相信,洛阳军的损伤怕是有自己两倍有余,攻坚的一方本就处于天然的劣势之中,再加上被高大山率领的骑兵部队从后面切入,又是一顿伤筋动骨的横扫。

    李子通的目的却达到了,迫使高大山回援,这样洛阳军的粮道又有了暂时性的安全保障,不然任由这么一支骑兵在外骚扰,后勤粮食供应又要是压力山大。

    事情又回到了原点,李闯决定继续皮。

    没错,坚持高举毛竹溪“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作战指导方针,做一块顽固的牛皮糖。

    修整了两天过后,李子通又在老地方见到了南阳军那熟悉的旗帜。

    还是那块熟悉的山地,就是换到了山的另一侧。

    营地内,无数的士兵如同蚂蚁一般辛勤修筑着工事,让李子通感觉崩溃的是,他没有见到来往的骑兵。

    正如李子通想的那样,高大山又带着骑兵去骚扰洛阳到函谷关那漫长的粮道了。

    千里运粮,本就是不易,这么长的阵线几乎无法防守,而骑兵那优良的机动性又追不上。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李子通并不是一个傻瓜,或者说他手下的智囊团中也有能人,李闯这种无耻的做法彻底激怒了整个洛阳军团。

    我们打个函谷关已经很是不易了,老兄你还要三番五次的前来骚扰,你的良心真是被狗吃了!

    函谷关前,李子通尽起二十万大军,以排山蹈海之势朝着李闯这块营地压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李闯怂了。

    连营地都不要了,粮草辎重之类的更是全部烧掉,拍拍屁股跑的比谁都快。

    愤怒的李子通命令大军一日间追出百里,却还是没追上。

    这种时候就显出李闯的先见之明了,南阳军的训练中,最重要的一门功课就是长途拉练,日行百里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像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能连续玩上一个多月。

    追了两天之后,洛阳军放弃了。

    是在是他们有心无力,照这种状态追上去,还没见到人影,自己人倒先累趴下了。

    等花了三天功夫再次返回函谷关时,等待他的是关楼上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守军。

    啥也别说了,兄弟们开打吧。

    没想到才刚刚过去一天的时间,在洛阳军拉开阵势攻城没多久,李子通又看见了那熟悉的旗帜。

    老朋友了,就不用多做介绍了,连扎营的地方都选的和上次一模一样。

    这是赤裸裸的嘲讽。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李闯的做法话,李子通一定会说:“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打又打不得,追又追不上,在这两难之际,李子通如约收到了后方传来的“好消息”:粮道被截。

    高大山趁着这段时间也没闲着,连续灭掉了好几个运粮的部队,在取了自身所需的粮草之后,将剩下的全都一把火烧掉了。

    关键时刻,李子通身边的智囊团出了一个真正的好建议。

    事实证明洛阳还是有能人的。

    那个陈铮又冒了出来,说了一个极为中肯的谋划:“攻敌所必救,直下南阳,先取宛城,再谋关中。”

    平心而论,这个计策完全打乱了李闯所有的谋算,若是真如陈铮所说的那般,洛阳军团南下宛城,李闯就必须回城防守,连带着李文忠也不得不从汉中退回。

    到时候就是南阳和洛阳的生死决战,远在长安的洛川红反倒成了看客。

    两方角力,剩余的一方渔翁得利,到时候李闯不得不走入蜀中,三分天下这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