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末代闯王 » 第237章

第237章

    “刚才你也听到了,长江南岸的事情我们管不到啊?”李闯摊了摊手,“再说了,别人的财富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就算扔水里听响也没什么不好。”

    “这个晋王,亏我之前还以为他是什么贤明王爷,现在看来不过是金玉在外,败絮其中!”七七气愤地说道。

    李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看破却说不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土地制度的改变上入手,苛求一家一姓毫无意义。

    就算吴家和马家这次收敛了,下次又不知道会冒出什么别的豪族出来,这些人掌握着绝大多数的资源,自出生起就过惯了奢侈的日子,旁人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一样的斗富举动,他们未必会认为是多大的事情。

    后世有一位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骇人听闻和荒唐无稽的消费过度和疯狂消费。”

    每个时期所生产出来的社会财富并不少,只是被集中到了少数人的手中,这就变成了问题的根源。

    乾朝也是这样,如果不是李闯穿越过来,强行逆转了原本的历史走向,或许这个延续四百多年的朝代早就走向了它既定的命运。

    吃过饭后,两人终于想起要回到郡守府中,李闯不在府中的这段日子,明显感觉番阳城中戒严了不少,街道上不时有穿着南阳军服饰的士卒走过。

    李闯回来,自然又引起一番轰动,以及孙右裳的不少抱怨,在他不在的时候,这位军中唯一的将军是累惨了。

    茅子元失败之后,整个淮南都没有了太大的抵抗力,靠着驻守各地的千百散兵,平日里用来维持治安都很勉强,大军未至,便都上书投降了。

    在府内留了几日,李闯又被各种各样的公务缠身,再抬起头时,发现郡守府中高高的屋檐上,挂起了花灯。

    中秋到了。

    一轮明亮如玉盘的月亮升上了半空,墙外的喧嚣隐隐传来。

    案上的一角,堆满了一摞厚厚的请柬,都是城中大姓送来的,其中还混杂有来自晋王的。

    李闯一个都不打算去,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他想陪七七度过。

    只是七七不是这么想的,因为她在翻查那堆请柬的时候,发现了来自吴家的邀请。

    就是之前同马家斗富的吴家。

    如今吴家正处在风口浪尖上,之前斗富的举动让众人都认识到了这个家族深厚的底蕴,连七七都很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个大族。

    原本李闯打算来个浪漫的烛光晚餐,连做什么吃食都想好了,结果七七根本不关心这些,以她跳脱的个性,更喜欢这种明显有热闹可看的地方。

    斗富的事情还没完呢,中秋佳节,定然有后续的故事发生。

    吴家的宅子位于番阳城的西侧,靠近鄱阳湖水道的地方。

    作为本地的大族,族人很多,宅子的占地面积也是极广,从外表看上去没什么出奇之处,入内却是别有洞天。

    亭台楼池环绕,山水相间,水是接引自鄱阳湖的活水,清澈见底,甚至有游鱼来回其中。

    这种景色李闯见得多了,这些豪族的府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奢侈。

    有的是高调奢侈,有的是低调奢侈,总之节俭是不存在的。

    一场家宴,不仅李闯来了,连晋王都来了。

    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到场,让吴家的家主吴恺感觉到了意外之喜,难道前两日在城中的摆阔举动有效了?

    吴马两家斗富,自然不是什么脑残行径,而是有它的道理。

    钱财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晋王很需要它。尤其是在这个行军打仗的时候,一场战争无论胜负,,花费定然不少。

    郡丞赵染的女儿,那也是皇族嫡系,要订下这门娃娃亲,说什么感情都是扯淡,只能通过某种方式表明自己的优势。

    财富不是吹出来的,是炫出来的,有财不漏,别人怎么会知道呢?

    斗富这种方式,要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声望,扩大影响力,然后找个结实的靠山。

    吴恺瞄上了晋王,当然李闯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他更看好赵昀的将来。

    随着南阳军的东征西讨,乾朝的声势越来越大,中兴有望,晋王是景帝亲子,手下谋臣如云,战将如雨,以后登上那个位置也不是没有可能。

    现在赵昀就在番阳城中,不抓紧时机抱紧大腿,还要等到何时?

    不只是吴恺有这种想法,其他人的打算也是大同小异,都抱着同样的心思。

    李闯到的时候,晋王已经落座了,朝着他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赵昀居于首座,李闯其次,而吴恺则是谦让地坐在了末座。

    “今日何等有幸,竟然请到了晋王和李帅两位尊贵的客人,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吴恺心情很是激动,说话都有些结巴了,“吴某这次豪掷万金,请来了天下的琴绝,李大家,于宴上做乐!”

    话音刚落,两侧的屏风旁,转过数十名舞女,李师师抱琴而出,琴音如同山间流水,汩汩而出。

    李闯感觉有点尴尬,李师师的身份在南阳军和江陵之中是半公开的秘密,但是吴恺明显不知道,竟然把她请过来了。

    回望晋王,李闯发现他脸上毫无异色,看来是习以为常了。

    刚刚听起李师师琴绝的名头,李闯想起了所谓的“天下三绝”,不禁对晋王问道:“殿下,在宛城时,我曾听闻天下三绝,其一便是琴绝李师师,不知剩下两位都是何人?”

    晋王正沉浸在琴音中不可自拔,每次听琴,都有不同的感受,听到李闯的问话,转过头认真回答道:“天下三绝,乃是父皇在位时亲手所封,除却李大家外,第二位便是舞绝公孙氏,一舞剑器动长安,当时围观的人都被震惊到了。

    至于这最后一绝,消失已久,不提也罢。”

    公孙氏,不用说就是长乐坊中的公孙离了,李闯没想到赵昀说到一半就不提了,转而听起琴来。

    悬念留到一半,心里简直跟猫抓一样难受,还好七七转过头来,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光补充道:“最后一绝当然是剑绝李忆白了,我朝太祖赵禹行亲笔所封,一人一剑,横扫千军,又有‘剑仙‘之称,太祖赞他剑法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