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君再见 » 第十五章 营销手段

第十五章 营销手段

    魏芸儿买好果脯,经过延生堂。

    看人进进出出,心念一转,带着桂儿往回春堂走去。

    来到离店门不远处,停下脚步,站定看店内情形。

    等了一盏茶的功夫,魏芸儿才走进了店。

    店内只有王安一人,魏芸儿走到王安面前。

    “王叔,有一件事,芸儿想请教。”

    “请教不敢,小姐请说。”

    “到后边说话,桂儿,看一下店,有人过来招呼一下。”

    王安看魏芸儿说得慎重,就一起到后边厅堂说话。

    魏芸儿喝了一口茶,细细思量了一下。

    “半年多来,祖父经常早出晚归,时常面带忧色。似有什么事让他烦忧不已,王叔可知晓内情?”

    王安沉默了一下,摇摇头

    “王叔,过去店里客人挺多,今日如此冷清,祖父是为此忧心?”

    王安笑道:“小姐多虑了,店铺客人有时多,有时少。只是刚刚没客而已。”

    “王叔,莫要瞒芸儿,几次进店都未遇到客人。刚才已经在店外看了一盏茶的功夫,无一人进门。年前闭店时看到的桑纸,现在还是厚厚一叠。”

    王安愣住了,仔细打量了魏芸儿,才长叹一声。

    “小姐这都想到了。的确如此,掌柜这一年不好过”

    魏芸儿低头一想,就问道:“与延生堂有关吧?”

    王安惊道:“小姐知道!”……

    从药铺回家,桂儿看小姐愁眉不展,叹了无数的气,连最喜欢的蜜饯干果,都没有动一口。

    不由深深的担心。

    魏芸儿怎么吃得下蜜饯。

    回春堂都快要倒闭了,自己岁月静好的日子,眼看就要没了。

    延生堂凭借连锁企业的价格成本、进货渠道等优势,打击个体户的生存。

    消失的个体户将市场让给了延生堂。

    所以,延生堂生意兴隆。

    回春堂凭借着安吉丸高精尖产品,才能生存下来。

    延生堂买不到你的技术,自己又研发不了。就在关键原材料上给你卡脖子。

    回春堂拳头产品没有了,其他药材又缺,就陷入了生存危机。

    怪不得,沈子衿让自己,帮魏清源分忧。

    这怎么解,自己既没有金手指,又没有外挂系统。

    论这世上的生存技能,还比不上桂儿。

    魏芸儿看着魏清源早出晚归。

    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脸色是愈发得不好看。

    一转眼,十来天过去了。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法子!魏芸儿急得直冒火

    有天早上,魏芸儿在菱花铜镜上看到,光洁的脸上,冒出了一颗痘痘。

    桂儿马上把情况报告给了魏清源。

    早上问安变成了问诊。

    魏清源魏号完脉看病后,笑了:“没什么,是忧思太多虚火过旺,服几贴药,好好休息,就行了。”

    桂儿听了,松了口气:“小姐就快及笄了,礼上要见人多,脸上可不能有什么。”

    魏清源一听:“是啊,想必及笄成礼近了,芸儿焦虑不安,休息不好。芸儿尽管放心,及笄礼,祖父一定会办得妥妥当当的。”

    什么,及笄礼要到了。

    魏芸儿掐指一算,不过二十天之后的事。

    魏芸儿回到房里。

    桂儿抓药、煎药,稳稳端着一碗药过来,还轻轻吹凉。

    桂儿比魏芸儿小,做起事来又干净又麻利。

    魏芸儿看桂儿忙前忙后,就让她坐下来休息会儿。

    “小姐,这可大意不得,很多小病会变成大病呢!”

    不愧是药铺掌柜家的丫鬟,治病养生之道是很熟悉的。

    魏芸儿看着桂儿一脸担忧,只能劝:“别担心了,有祖父的药,还有二十几天时间,祖父说能好,肯定能好。”

    “小姐真命好,有老爷给你看病抓药,一点点小病就能马上治好。”桂儿说着话,渐渐的眼圈红了。

    “怎么啦?桂儿,”

    “没什么,只是想起桂儿的六妹妹。”

    原来桂儿的六妹妹,前年吃坏了肚子,家里穷,没钱请大夫诊治,开方子抓药。

    小病变大病,最后不治身亡。

    魏芸儿想起延生堂的坐堂大夫。

    “延生堂有坐堂大夫,听说诊病不用诊金。”

    桂儿气得哼了一声:“小姐不知道延生堂的大夫,开药有多黑。张奶奶的孙子生了病,去延生堂看病抓药,大夫免费给了方子。可要去他的店里抓药。有些药都不是必须的,让张大娘花了好多冤枉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捆绑式的销售方式,反而让顾客花更多。

    天下可没有人,能和看病抓药的讨价还价的。

    桂儿幽幽地说:“现在很多药铺子关门了,没关门的有些药也没有,只能上延生堂看病抓药,除了他家也真没地方去。”

    魏芸儿看着眼睛红红的桂儿,叹了口气。

    只能劝道“记得家里备一些药。就不会发病时没药吃。至少可以缓一缓。”

    桂儿一愣:“小姐,穷人家哪里能备药,什么药治什么病,连字都不认识怎么吃?”

    魏芸儿才知道,只有大户人家,才会备一些药丸子,寻常百姓家是极少的。

    穷苦老百姓没几个识字的。

    穷人哪怕小病,要么熬,要么请大夫开药方抓药。

    可能常见的伤风感冒头疼脑热,熬着没药吃,小病熬成大病,不小心就一命呜呼。

    魏芸儿脑袋瓜,模模糊糊冒出一个想法。

    在那里细细地想,把法子想明白了。

    等到太阳西落,魏清源才归家用过晚膳。

    魏清源见魏芸儿这么晚去见他,很是惊讶。忙问什么事情。

    魏芸儿说起,桂儿妹妹生病去世的事情,接着就说了自己的想法。

    “依照祖父的看病、卖药的经验,能不能寻几味,寻常的药,按照常见的症状,制成易保存的药包。人们买去,有了症状,先吃点药防一防,治一治,如果没事最好。如果有事再请医诊治,这样不会花冤枉钱。比去延生堂买一大堆药来的划算。祖父,你觉得这个想法,是否可行?”

    魏清源越听眼睛越亮,听完一言不发,过了半晌。

    “芸儿是如何想到的,这法子可以试一试。你先回去,让祖父好好想一想。”

    听完魏清源的话,魏芸儿知道这个法子,已经打动他了。

    高高兴兴地回屋休息,这一晚睡得极好。

    第二天醒来,魏芸儿去向魏清源问安,见他已经早早在书房了。

    魏清源拿来几个药方,让魏芸儿瞧一瞧。

    魏芸儿仔仔细细一看,每个药方上也就四五味药,都是寻常药。

    魏清源说道:“将这四五味药,按方子上的重量称好组成一个小包,药材又容易存放。让街坊邻居买过去,有症状就喝上几帖,大概会是有效果的,不行,再上看大夫治疗。”

    魏芸儿笑道:“祖父,是个好法子,不过芸儿还想到一些,等祖父忙完,再和祖父说。”

    魏清源笑着点点头,步履轻健,神采奕奕的离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