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盗墓奇异志 » 1、引子

1、引子

    我家传了一块儿古玉,此玉通体翠绿,上面镌刻一只老鼠图案,此鼠头微微向上抬,一只爪子向前伸去,尾巴向上翘起,这块儿玉是从我祖父起那一辈起传承至今。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经常发高烧,我的外曾外祖父曾为我卜过一卦,说我命里属水,五行缺土,若不将玉佩贴身佩戴,很难度过命中劫数,自此我便贴身佩戴此玉,但我观其外形总觉得好像少了一半似的,后据我多方调查,才发现此玉原来是一对,而我手中只是半块儿,此玉一般都是盗墓家族的象征,自解放以后就很难见到此种玉佩,据说跟盗墓四大门派销声匿迹有直接的关系。

    说起江湖中的四大门派,发丘、摸金、搬山、卸岭,而我要说的故事正是其中的发丘一派,发丘一派号称发丘天官,持有一枚发丘印,上镌刻“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大字,但因为失传较久,所以显得比摸金等其他门派更加神秘,他们行事诡秘,从不向外人透露自己的行踪,常常销声匿迹,掩人耳目,神龙见首不见尾,持一枚发丘印,龙楼宝洞便可去得,他们的门规与摸金校尉类似,只是他们习惯两人一组或者搭伴儿结伙儿下斗,与一般散盗不同,经常身着一身夜行衣,平日里装束又与搬山道人同样习惯,常扮作道人模样,却又与搬山道人非同一门派,常以茅山道术傍身,又通晓奇门遁甲之术,只是发丘天官虽为皇室厚封,赐以“发丘中郎将”,但是无奈自三国时期后,由于其行踪诡秘,所以不为人所知,江湖上很少有其传闻。

    我的这一则关于其传闻的故事也是听我外曾外祖父曾说过,当时也只是当作故事听罢了。

    当年外曾外祖父自幼丧母,其父与后母对其经常非打即骂,后来外曾外祖父在16岁那年,因为村子里闹饥荒,被后母赶出了家门,一个人跑进了荒山里,眼看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他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找到,心里想着找个山洞睡一宿先熬过这一夜。

    正在寻思着突然看见背后有两束绿光射了过来,在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显得格外的清晰,外曾外祖父已经饿了一天了,再加上山里晚上又冷,他以为看花了眼,所以用手背揉了揉眼睛,睁大眼睛看去确实有两道绿光射了过来,虽然当时外曾外祖父年纪尚幼,但是心思却格外缜密,比起同龄的少爷蒿子可是强了不少,心下暗道不妙,以前常听村里老人说,走夜路会遇到狼,狼的眼睛在夜里就是绿色的,这时千万不要回头看,不然会被狼咬断脖子,看来所言非虚,

    外曾外祖父害怕极了,摸索着手边可以对付狼的东西,揣了一把石子装进了口袋里,从地上拾起一根粗树枝,小心翼翼地往树林里跑去,狼紧紧地尾随其后,最后被狼逼到了一棵两人合抱粗的大树下,这时手里的树枝被狼一口咬住甩到了一边,这时他想起口袋里还有刚才捡到的石子,伸手去摸发现口袋里空空如也,原来口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破了一个大洞,石子全掉没有了,外曾外祖父心道不妙,这可如何是好,眼看狼步步逼近,眼看危险将至,他把眼一闭,牙一咬,后背紧紧贴着大树,心说吾命休矣,这时忽听耳畔劲风略过,等了片刻狼没有扑将上来,这才偷眼观瞧,狼已经倒在了血泊当中,身上还插了一只羽箭,这时树上跳下来一个老道士,这时外曾外祖父才常舒了一口气,老道紧着说道无量天尊,贫道乃是龙虎山的张天师,下山游历至此,天色已晚,便在树上歇息,看小童你一人与狼周旋多时,便出手相救,夜色已深,你为何孤身一人在此,外曾外祖父将自身遭遇与张天师一一道来,张天师可叹可怜呐,外曾外祖父看老道一身本领,又想到自己没有去处,便跪倒想要拜张天师为师,张天师将他搀扶起来,说道也罢,正巧贫道缺一名持剑童子,你便与我同上龙虎山吧。自此外曾外祖父便拜在张天师门下学习道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