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穿越的英宗 » 第三十七章 善火器者胜

第三十七章 善火器者胜

    “卢领,率兵救驾,身先士卒,护驾有功,今朕决意设一近卫之军,为全军之典范,且冠以皇家之名,为朕之亲赐之军,望汝无负朕之期望,早成强军,为朕杀敌,为大明扫荡余敌,为我明军树一范例。命卢领任大明皇家近卫第一团之团长,宋开为大明皇家近卫第一团之思想委员,钦此”,朱祁镇经过了思考,决定由宋开来担任这个思委,这样子的话一个是可以保证绝对的忠心,另一个也是他要尝试将锦衣卫的功能性开发到最大。

    接下来卢领和宋开两个人都领旨谢恩之后,朱祁镇又看向了邝埜,他的这位兵部尚书,“邝卿,大同如何?”“禀陛下,昨日于谦及三万骑兵已至大同城下,现驻扎在离城不足五里的城外,这时今天早上刚到的奏报,同来的,还有于谦的一封折子。”邝埜站出队列回话,顺便将于谦的折子呈了上来,朱祁镇让何正接过折子,递给自己,他翻开看了看,是于谦对于前线军情的描述,“敌于五日前逼我大同,臣到时,与城中总兵谈论此次瓦剌犯境,知鞑子已在城西北方不过区区二十里之地东胜驻扎,且敌趁夜色,以棉布裹马,连日增兵,今大同所对之寇不下五万之众,臣进言不可速战,宜使敌知我主力未至,再佯败于寇,使其大军出沙井赴东胜,我大军即日出发,在敌未至之时于途中伏击寇之主力,以期一战而定矣,且大军北出克复沙井,则漠南可图。”

    朱祁镇看了一眼奏折不置可否,只是先放在一边,“给于谦传旨,他现在要做的不是肃清漠北是要给蒙古人一个震慑,现在消灭为时过早,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申,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赫赫战功的背后不知多少汉家好儿郎葬送沙场,现在他要做的是展示态度,只要打疼即可,我们现在对于蒙古人还没有绝对的优势,贸然进行决战必定会损失惨重。”。

    虽然朱祁镇很清楚于谦的计划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样做的话,调集的兵力绝不是三万五万可以的,那是至少十万大军的调度,而消耗的粮饷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现在朱祁镇要的是发展,朱祁镇确信,只要能给他一年时间,蒙古绝对不再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隐患,漠南也绝对不会是终点,所以大同这一战必须打,但是只是威慑,只是给朱祁镇的发展争取一个时间,所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朱祁镇要的绝对不是一个即使得到也可能会失去的草原,他要的是一个可以将展望欧洲,可以源源不断提供战马,提供牛羊以及乳制品的草原,这是战略层面的,不仅仅是一个战术上的胜利可以解决的,教员说过,战争历史中又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全新局面的。

    这就是战术胜利跟战略胜利的本质区别,战略是大的趋势的把握,而战术只是在某一局部的表演。而朱祁镇所要的就是在战略上对蒙古的彻底兼并,毕竟身上带着未来数百年的成功经验,他对此有绝对的信心,但是首先是他要有时间,他需要一个没有外部干扰的时间,任何的战争都是对于国家资源的消耗,都是对于经济建设的严重迟缓,所以在最为重要的第一年没有完成目标的时候,对蒙古在大同开展一次中小规模的反击作战已经是他的底线所在。

    朱祁镇在解决完于谦的奏折之后又询问了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就就宣布下朝了,毕竟圣旨现在发出,等到了大同最早也要到晚上了,他还是趁现在的时间好好的把新军的规划给做完,越早一天完成这些就越可以早日解决蒙古的问题,于是已经休息过来的刘牧还有卢领,宋开就被朱祁镇让何正叫到了乾清宫。

    “三位,朕叫你们前来就是为了再将这近卫团的事情交代一下。”朱祁镇看着走进乾清宫的三个人,挥手制止了他们的行礼,“朕对于这支新军的期望,不仅仅只是一支荣誉性质的军队,朕要以这支部队开启大明军队改革的大幕,朕对你们抱有无限的期望希望你们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朱祁镇边说边把自己整理好的一份更加详细的近卫步兵团的编制给卢领递了过去。卢领本身还以为,陛下这个组建的新的所谓的近卫步兵团最多的编制可能在一千五百人左右,但是实际看了之后发现这个步兵团有超过了三千人,他现在也算是正式步入了可以被称为一军之将的行列了。

    卢领边看朱祁镇边对这些进行着介绍,“这只军队不同于我大明的任意一支军队,即使是火器程度最高的神机营也不能比,因为神机营虽然专操火器但是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辅助性兵种,作战时往往是作为先期火力准备或者说是应对鞑子骑兵时的手段,但是这一次则是一支纯粹的火器部队,而且是一支专精火器的步兵,无论防御还是进攻都将以火器为主,所以在作战的方式方法上会有极大的不同,朕可以给出一点建议,将火器的火力集中使用将会是一个方向,其他的像是黔国公沐英所创的三段击之法也都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朕可以断言未来之战必以火器为王,善火器者胜。”朱祁镇目光灼灼的看着这两位,喝了一口茶,“当然朕所设置的官职也是有深意的,卢将军你是团长乃是近卫步兵团的军事主官,当然了在作战的事情上由你全权负责,但是在重大决策时,宋开作为思想委员必须也要参与并且需要得到他的同意,而且,宋开,你作为思想委员一个最为重要的且是你主要任务的事情便是对整支部队思想进行教育,要教导他们忠君爱国,并且要告诉他们他们是大明的子弟兵,他们要时刻为大明百姓服务,你就是军魂的铸造者,是这支军队战斗意志的保证。所以宋卿呀,你任重道远。你们两个人各有分工,对于军队都是至关重要,都是主官,所以你们精诚合作才是这只军队最终战斗力的保证之一。”

    朱祁镇也明白他现在最多只能说到这里了,其他的还要看他们之间的磨合,军队和锦衣卫本身就是相近的两个体系,所以他希望自己将优秀锦衣卫调入军队的做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