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开局干掉皇帝 » 082 消耗皇帝的精力

082 消耗皇帝的精力

    王永光想了想。我看就先别出手,如果让建奴提前意识到,下次出动无法出人预料。

    对此,皇帝表示赞成。

    ……

    建奴撤兵,多尔衮回到沈阳城。

    林丹汗醉心于寻找羊毛,为此甚至和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人搭上联系。

    虽然双方上层之间还存在着争执,但是在挣钱的事情上,大家都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本着补偿林丹汗的原则,大明将羊毛的预定量又提高了两成。

    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羊毛是不需要那么多的。

    一方面是对于市场的乐观估计,另外一方面则是朝廷上下都推断出来,林丹汗可能知道他自己替大明背了锅,并且什么话都还没有说。

    合作伙伴表现的够意思,大明也不能没有表示。再将羊毛提高份额的基础上,还适当的上调一些价格。

    对于林丹汗来说,他现在陷入幸福的苦恼当中。按照本身的预定量,羊毛的产量就已经不够。

    现在继续追加订单的话,只有从其他地方想办法获得。

    放眼草原,虽然牛羊不少,但是能交易的并不多。

    科尔沁部早已经投在了建奴之下。

    现在养肥他就等于给自己梳理敌人,那绝对不可行。

    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一直和建奴的交流比较少。

    若是从前,林丹汗也没有精力和钱财去笼络这些穷亲戚。

    但是现在有了羊毛这么大买卖,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材料,也为了自己更大的利益,他便积极的让下边人开始接触。

    追加订单之后,林丹汗干的乐乐呵呵的,朝廷上下都很乐意。

    可是在大明这边还有一些善后问题要处理,比如说有关战场监督的问题。

    文华殿,内阁大臣和其他的一些重臣,在听取孙传庭和卢象升的汇报。

    他们手下的军队,是此次考察的重点。

    做出的表现和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总结。

    走完过场之后,朱由楥问到关键问题。

    “听闻你们二人在战场上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

    孙传庭听想了想答道,“那阿敏来的确实快,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几乎都要冲垮前卫城。

    为了城池的安全,我和卢大人来不及商量,来不及汇报,便只好擅自出兵。”

    皇帝当然不是想听这句,他摇摇头说道:“事关城池的安全,你们的做法很正常,没有谁会说什么。难道在没有其他的事情吗?”

    面对皇帝的提问,孙传庭还是选择将事情压着。

    尤其是袁崇焕想要抢夺军权的问题,他是绝对不会擅自禀报。

    当初已经口头上和袁崇焕做了约定,算是个君子协定吧,现在说的话,多少有些不讲信用。

    朱由楥冷笑着,“好吧,不想说是吧,那朕来说!

    你们在战胜阿敏之后,袁崇焕曾经邀请你们共赴晚宴,在宴会上,袁崇焕提出让你们受他的节制。

    当然,这或许没什么。但是他们又更进一步。

    如果不从的话,将对你们做些什么?甚至于到副手想要杀掉你们,再罗织罪名吞掉你们的军队。这件事情有没有?”

    朱由楥平静地说着,好像事情发生在不是大明一样,好像那件事情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孙传庭和卢象升听完,忙不跌的扣头谢罪。

    “陛下,臣错了,不应该隐瞒你。”

    “陛下,臣是欺君之罪,不敢奢求您原谅。”

    皇帝的话,不光是让两个人吃惊,也令内阁其他成员吃惊不已。

    一方面是惊讶于事情本身,另一方面是惊讶于皇帝的眼线之广阔。

    “陛下,您说的是真的?”王永光战战兢兢的问道。

    他明白那是什么意思,表面上看,袁崇焕是想要获得两万军队的指挥权。

    实则不但是擅用手中的权力,还有栽赃陷害的情况。

    李标也是一脑门冷汗,他也想不到袁崇焕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陛下,臣以为此事应当重重治罪。绝对不允许有类似的情况发生,现在他们只是想要军队来帮助自己打仗。

    如果其他人有样学样,想要作乱的话,用类似的办法,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朱由楥冷冷的说道,“惩罚袁崇焕只能解决表面上的问题,此事必须要从源头得到解决,对不允许类似的情况发生!

    为何会发生这种事,你们必然心中有数。首先一点是军队失去了监督。

    尤其是军队的最高军官,可以依靠自己的心愿行事,那怎么能行?

    既然是在战场上出现一些问题,朕以为还是要加强对战场的监督,尤其是对军官的监督。”

    朱由楥顿了顿,看了看在场的人。

    “朕打算恢复战场的都监,你们以为如何?”

    原来皇帝的目的在这里!

    恢复都监,王永光光下意识的就打算拒绝。

    可是他突然想到皇帝将袁崇焕调到宣大,同时想起当时宁远城大捷时候的调度。

    那时候真正发挥作用的好像还真不是袁崇焕……

    于是王永光没有说话。

    李标和吴宗达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事实摆在面前。

    孙传庭和卢象升的军队差一点被袁崇焕抢走,就连两人的性命都差一点丢。

    这个时候如果重新设立都监的话。会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其他无论使用怎么样的改革方式都需要从头开始。

    解决完这一次风波,其他隐藏的一些事情也逐渐浮出水面。

    那些做妖之人又开始了重新作妖的行为……

    朱由楥与东林党的斗争虽然热闹,但只是局限于朝堂,就算所谓罢市也远没有波及全国,动摇根本,更何况很多商人也并不情愿卷入这场是非。

    皇帝的“永不加赋”的旨意出来,也都顺势恢复了日常,一些背靠东林党的巨贾豪商,原本的恭谨之下,也都有了些许小心思。

    因为他们发现这个皇帝不简单!

    几次交锋之下,竟跟东林党斗得不落下风,可比先帝崇祯厉害多了。

    皇帝不省心,内阁与朝臣们都觉得得给皇帝找点事情做做。

    最好是那种,做起来十分消耗精力,但是影响范围却很小……

    即便如今的内阁觉得朱由楥算得上是个好皇帝,但不时蹦出来的奇思妙想让他们也有些苦不堪言。

    比如说建奴和林丹汗之间的战争,如果说起来的话,都是皇帝搞出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