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抬头问天 » 第十四章 人脑编程

第十四章 人脑编程

    人类的大脑与机器人的大脑是不一样的,人类的大脑是生物有机体的集合,机器人的大脑是芯片,是死的物质体的集合。

    生物有机体的优势,在于创伤的可修复性、可自我编程性。

    人类与机器人的不同,有两点:一是,人有感情,而机器人没有;二是人类可以自我编程,但机器人不能。

    但是这种不能也不是绝对的。完全可以在机器人的芯片中写入程序,设置多种路径模式,在其体外设置数量无数的传感器,将外界环境的信息实时传入芯片,并根据外界环境温度、湿度等的变化,做出反应,选出特定路径运行。

    关键的一点在于,机器人如何能意识到在自己身体中的芯片编程都包含什么,以及如何编程。

    这一点,人类的大脑编程,与机器人的芯片编程是有区别的。

    人的大脑编程,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包括通过人类教育和自然教育。机器人的编程是无法通过自然感知来实现的,只能通过人为地更新系统。

    人类的灵体也分两部分,即软件和硬件。推演到这里,不禁使我有些怀疑,人类的灵是否真实存在。

    人类的硬件,即人的身体,软件的更新来源于人的灵性程度。

    也可以这样讲,人的身体会有先天遗传和后天作用,如果人体出现缺陷,即人的硬件出现缺陷,那么再好的软件也没有用武之地。

    如果人的身体是完美的容器,在硬件上实现完美,那么天道的完美软件程序才能写入,并发挥作用。

    人的身体会对人的灵性感知产生各种阻碍,所以古人曾言:心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也就是将人的体的干扰降到最低,将人的精力用在对灵的感知和运用,这便能从天道智慧中下载程序。

    一个热腾腾的包子怎么才能把自己吃掉呢?就如同人类如何感知自己的灵与天地的灵一样。

    正是因为人类的身体的障碍,各种欲望的催动,比如六根六尘,七情六欲。这使人类一直在一个死循环的程序里运行,自断了更新优化系统的机会。

    就如同古代的封建帝国,逃不过历史周期律的宿命,便是一个死循环的程序,被各种欲望迷死,思想停滞。

    而很快,在共和时期,会出现逃离死循环的机会。这一点,要看人类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