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抬头问天 » 第二十二章 逻辑初探(2015)

第二十二章 逻辑初探(2015)

    1、论主观与客观

    我们所说的做实验,是从客观出发,去探究事物内部的真实,但需要人为分析和判断,这就加入了主观因素。

    这样,实验调整和修改了我们的主观,使我们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更加合乎主观逻辑。用主观得到的理论,去适用于人类观察世界的主观现象,这样就有了准确的定位。而如果用主观得到的结论去描述客观存在,得到的只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

    用眼睛观察到的世界不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或者说不一定是真实的世界。我们正常人看到天空是蓝的,但其他动物可能看起来就不一样了。这样,人得出来的结论和其他动物得出来的结论也就不一样了。

    因为这种主观感知的存在,让我们人类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理解眼中的主观世界。而那个在人类主观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则需要人的主观意识达到了,才能去发掘、去认识。

    爱恩斯坦就是从人的主观感知出发,去探究这个世界的,他得到了适合人类主观理解的理论;而牛顿则是想通过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即除去人的主观感知,去寻找普适的规律,创造一个大一统的理论。

    我们如果试图去选择性地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显然,爱恩斯坦的相对论要比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更容易接受。因为对于爱恩斯坦的相对论,我们可以主观感知,我们就是其中的参与者,而对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却无法采用主观感知去理解,无法去用主观理解独立于主观的客观存在。

    如果我们抛弃自己能主观感知的世界,去考虑接受无法人为验证的所谓客观存在,则是不符合人类思维的。

    我们用主观的视角去认识这个客观世界,得到了主观的结论,然后形成了主观的知识理论。我们再用这个主观的知识理论去适应、改造这个客观世界,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人类社会文明。

    这里所表达的主观是不是唯心主义呢?我认为这里表达的主观是需要与客观世界相联系的,相当于我们的唯物主义。

    2、论相对与绝对

    在牛顿的观点中,时间、空间、运动都是绝对的。而在爱恩斯坦的观点中,时间、空间、运动都是相对的。

    又有一句话: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句话看上去是爱恩斯坦和牛顿的组合,但看上去却很滑稽。拿后半句“静止是相对的”来推一下前一句,如何理解静止是相对的呢?

    现在有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两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你位于其中一辆车中,你看另一辆车,这辆车就是静止的。而如果你站到路边去观察这两辆车,你会发现它们是运动着的。所以相对于其中一辆车,另一辆车就是静止的。这就是“静止是相对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即站到路边的人去观察这两辆汽车,它们是运动的。则可以说明“运动同样是相对的”。这时,就会发现:“运动是绝对的”,这是从客观上来理解;物体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宏观静止,还有微观的运动;“静止是相对的”,这是从主观上来理解。有一个观察角度的概念,对照不同的参考系,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句话是客观和主观的组合,就让人有一种受骗的感觉。

    可以这样说:“运动是绝对的,这个宇宙不存在静止。”还可以说:“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这样就把客观和主观分开了。

    相对和绝对能不能和解呢?

    它们是可以和解的。相对需要至少三个质点,来达到相对。绝对则需要两个质点就够了。这就是局部相对,整体绝对。

    身处宇宙之中,可以选择任意一个质点作为观察点,可以选择任意一个质点作为参照物来观察另一个质点。身处宇宙之外,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一个质点。宇宙的运动就成了绝对运动。

    可以想象一个黑暗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有一个飞动的萤火虫,这个萤火虫的运动就是绝对运动。因为没有其他参考系,无法变换角度进行观察。

    现在已经点明了相对与绝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宇宙没有静止。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在上面的观点中,说绝对就排除了观察者,说相对就加入了观察者。

    现在,我们让相对和绝对达成和解:局部相对,整体绝对。在这个观点中,不管是相对,还是绝对,都加入了观察者这个概念。

    由主观去感知相对与绝对,使相对成为绝对的一个子集。

    这样,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就讲的通了。

    3、论宇宙之源

    空间和时间都开始于宇宙大爆炸,在宇宙大爆炸之前,空间和时间被永久地、无变化地禁锢在奇点里,因为无变化,没有任何可以参照和对比的东西,所以时间没有开始,空间也没有开始。

    时间、空间、物质、能量都被压缩在这个奇点里,但你进里面一看,里面又见不到东西,一片黑暗。就好像闭上眼睛的世界,看不到空间,也感觉不到时间,唯一的感觉就是“空”。有些像佛语,“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充满了一切,而又一切皆无的感觉。

    空间、时间、物质、能量,这些东西是无法单个来解释的,时间和空间连在一起,构成时空。现在的宇宙中,时间是被用来描述变化的,空间是被用来描述容量的,物质和能量是可以互为转化的。

    宇宙的时间就是宇宙的寿命,时间伴随宇宙的生死,随其而生,随其而死。空间的扩大就是宇宙的生长,空间的缩小,就是宇宙的衰老。

    在这个大空间中,又有许多小空间的存在,独立于大空间,或生长,或坍塌。在宇宙的膨胀中,宇宙在小范围内是进行回缩的,这暂且被称为局部死亡。在这个局部死亡的地方,会进行下一次重生,这样就有了一个大的生长和无数的小生死循环,和人体一样。

    物质和能量不是对立的,或者说物质和能量是一种东西的两种属性,就如冰和水般吧。然而物质为实,而能量为虚。

    物质在这里不是物质,它是能和物的结合体。如果把物质做最后的切分,可以看作物质由物子和能子构成。物子和能子一起构成物质,能子构成能量。

    这里给了我一个启示:在宇宙真空中,光能传播,不是因为以太是物质,而应该是能量。宇宙的真空其实就是一片能量的海洋,而我们看到的光,就是这片海洋上的波纹。

    或者说,在宇宙中充斥的是源,是宇宙最本质的东西,而看上去却是真空。而不管光作为粒子,还是波动,它在本质上都是源的变化状态,所以能容于源,借源这个介质,把自己传到地球。

    4、“U”型理论

    小孩子常常不经意间一语点破一些连大人都想不通的问题,而大人却常常对世间的很多事情纠纠结结。只有极少的人可以在经历了世事沧桑之后,返璞归真。这就是“U”型理论。

    未入世代表“U”的左顶点,出世代表“U”的右顶点,入世代表“U”的的其他部分。未入世、入世和出世共同组成了这个“U”。

    未入世时,称之为天真;出世时,称之为豁达;入世时,称之为纠结。天真状态和豁达状态的表现有一定的相似,都很看得开。但天真状态是没有经历入世这个过程的,豁达状态是经历过入世之后的。天真状态没有处理入世的经验,而豁达状态是有丰富的经验的。

    “U”型理论适用于很多现实情况,有待人们去发掘。

    小隐隐于山水,大隐隐于闹市。这句话是说,能在山水中静下心来,只能称为小隐;能在闹市中静下心来,称之为大隐。

    人类刚刚来到这个世上,只能算作一个载体。放黑即黑,放白即白,黑白皆放,则黑白皆有。这个世界上的极好人和极坏人都是很少的,大部分人是不好也不坏的。被极好的人感染,则成好人;被极坏的人影响,则为坏人。这也是一个“U”型理论。

    人类很多时候分不清事物内部的美丑,但对事物表面的美丑都有天生的鉴别力。如何利用人类的这个特点使不明是非的人直观地认识到事物内部的美丑呢?就是把事物内部的美丑放到事物表面来,让人们直观地认识到。也就是大道至简。

    人类天生存在三种欲望,就有三种磁性,受世间的相应磁性吸引。在不受后天控制的情况下,先天吸引就会使人受制于欲望。我们说,这三种欲望是否能够互相制衡,处于稳定状态?人能否后天不加控制地卓有成就地走完这一生?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是为什么呢?人类社会和动物、植物社会有何区别?就在于自主性,有独立于自然之外的第二法则存在。所以对应于自然状态的三种欲望,无法对应于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的法则是由人类创造的,相对于自然状态,这个人类状态也是后天的东西。所以人类需要后天地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来适应人类社会状态。一个人的得失,在于能不能控制自己,是否受制于自己的欲望。但不是舍弃自己的欲望,而是能自主地使用这三种力量,能运用自如。舍弃了这三种欲望,就是放弃了生之可能。

    成神成魔,皆在一念之间。

    再来谈个其他的驳论。要想打败敌人,就要先了解敌人。但在进行了解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可能受限于敌人。这就是了解的驳论。

    对于历史也一样,在浩瀚的历史中,去花费精力去研究,最后是否会有所突破呢?若无法超越前人,那一生就白白废掉了。

    但如果不去学习前人的东西,如何继承和发扬?

    如何能在不了解前人的基础上,比前人更有所成?

    能否在现实生活中,去经历和感悟,走自己的路?但是这种经历花费的代价又是多大的呢?

    人会犯错,即使前人经历了无数次,告诫了无数次,人还是会去试,历史还是会重演。

    一个前人说,一个人是无法超越的。努力地去研究,是否会感到越来越无力呢?我觉得,还是要试试,汲取他的智慧,但又不限于他的思维模式。

    一千年后,也许我们看起来都十分的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