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玲珑匠心 » 第331回 吃一杯喜酒

第331回 吃一杯喜酒

    赵锦衣一进朱家,便觉得与上回来时有些不同。

    朱家下人的脸上,有一丝绷着的紧张。

    她不动声色,跟着侍女,一路穿过重重垂花门,走到梅染都有一丝不安了:“姑娘。”

    赵锦衣轻轻摇头,没有说话。经过上回与朱夫人的会面,朱夫人不可能会害她。若是如此,能让朱家如此紧张的,只有一个原因……

    她的目光轻轻掠过角落,但见花木间有隐约的影子。

    果然,侍女恭恭敬敬地将她领到一处单独的院子前,又将梅染与彩衣拦在外面:“请赵四姑娘独自一人进门。”

    梅染又有些慌张,赵锦衣仍旧朝她轻轻摇头,跟着侍女进了门。

    院子不大,景致十分清雅,屋子也不大,但处处无一不精致。

    屋中却是隔着一道帘子,左右分别站着两个侍女,皆是微微垂头,没有多看赵锦衣一眼。

    领路的侍女道:“里面坐着的,是五姑娘的姑母。”

    赵锦衣顿时明了,正要行礼,却被侍女轻轻扶住:“赵四姑娘不必多礼。”

    帘子里传来一道柔和的声音:“赵四姑娘,请坐。”

    侍女便搬来绣墩。

    赵锦衣从善如流地坐下,腰肢挺直,声音甜美:“多谢贵人。”

    帘子里那人轻轻笑了。

    帘子里的,正是朱皇后,这院子,便是她少女时住的。虽然贵为一国之后,也并没有让人大兴土木的将自己的园子扩建,修成大园子。

    隔着一道帘子,她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赵锦衣。她猜,赵四姑娘已然知晓她是谁。

    赵四姑娘的身体倒是出乎意料的纤细,面容也稚嫩,但神色之间,却沉静不慌乱。

    她抬手,示意侍女撩开帘子。

    在那一瞬,赵锦衣便窥见了朱皇后的真容。

    朱皇后与魏祈,真的很像。若是魏祈的相貌似芙蓉花,那朱皇后便是真真切切的芙蓉花。

    尽管上了些年纪,但美貌仍在。许是又历经在宫中的沉淀,多了一份魏祈没有雍容。

    赵锦衣赶紧垂头。

    朱皇后轻轻笑着:“我儿冒失,寻了赵四姑娘做同伴,我本还有些担忧,如今一见四姑娘,倒是明了。”

    赵锦衣回答得中规中矩:“能帮助祈郎君,乃是民女的福分。”

    朱皇后饶有兴趣地看着她:“赵四姑娘可定亲了?”

    赵锦衣答道:“民女早已定亲,未婚夫乃是工部侍郎宋景行。”

    朱皇后道:“赵四姑娘对这桩亲事,可还满意?若是不满,我在此处允诺赵四姑娘,这京中大族的好郎君,任由赵四姑娘挑选。若是赵四姑娘欲寻家世更好些的,也不是不可能。”

    赵锦衣微微抬头,望着朱皇后的面容:“民女对这桩亲事,十分满意。民女对自己的未婚夫,有感激,但更崇敬他的才华,更钦佩他虽是工匠出身,但决不觉低人一等的奋发向上。”

    朱皇后的笑意加深:“你可真是个好孩子。楼儿。”她将发髻上的簪子取下,交到那名唤楼儿的侍女手上。

    楼儿将簪子轻轻插在赵锦衣的发髻上。

    虽然只一瞄,赵锦衣还是看到了那簪子虽然简单,可上头的凤眼中却嵌着一颗蓝宝石。

    赵锦衣伏在地上:“民女谢过贵人赏赐!”

    朱皇后声音柔柔:“不过多礼,这不过是我对四姑娘的一点谢意。以后朱家,以及我儿,都得仗赖四姑娘相助。对了,四姑娘救下我家浣浣,谢礼已经着人送到赵家了。”

    “四姑娘心思玲珑剔透,宋侍郎虽是匠人出身,可才华出众,你们二人能成夫妻,乃是天作之合,亦是我儿的运气,是鲁国的运气。”

    赵锦衣仍旧伏在地上,只觉得自己后背泠泠的出了一身薄汗:“贵人缪赞了,民女不敢当。”

    朱皇后没有再多言,只是起身,裙摆轻移间,一股龙涎香的味道缓缓在屋中散开来。两母子都一样,喜欢用这极为华贵的香料。

    “我等着明堂建成后,到宋家吃一杯赵四姑娘与宋侍郎的喜酒。”

    朱皇后并没有出席朱家的赏花宴。她悄无声息的来,又悄无声息地离去。仿佛就仅仅是为了赵锦衣而来。

    赵锦衣只在朱家的赏花宴上匆匆露了个脸,便被朱浣浣请走了。

    原来赵四姑娘是朱浣浣的闺中密友。

    方才想打探赵锦衣的那些人,在瞧见赵锦衣发髻上的凤眼宝石,都十分有默契地住了口。

    那是皇后的人,用不着多打探。

    此时熊家亦迎来了一名贵客。

    熊贵妃得天家恩宠,不但可以召父弟进宫觐见,还可以时不时的回家省亲。

    熊家是因为她才得的势,时常回家省亲的她在熊家里自然有一座极大的院子。

    来熊家赴宴的人,都有一种微妙的心思。

    熊贵妃先去探了熊伟。

    熊伟朝自己雍容华贵、保养得比自己还年轻的姐姐诉苦:“腿折了几日,苦药吃了不少,可折处还隐隐作痛,晚上都睡不着觉。”

    熊贵妃便命宫人捧来上好的伤药,赐给弟弟。

    熊耀奉命来时,笑靥如花:“姐姐,您可真好。”自从听父亲说姐姐已经允了他与朱浣浣的婚事,他又觉得姐姐好了起来。

    熊贵妃望着熊耀。熊耀是父亲的老来子,与她年纪相差了二十多岁。若是她当年的男胎能顺利生下,都比熊耀还要大。她对这个年纪最小的弟弟,自然有几分宠爱。可是也最头疼。年少的熊耀,正是叛逆的年纪,旁人的话是听不进去的。

    熊贵妃想,让熊耀对朱浣浣和风细雨的灌输唯熊家独好的事,还得徐徐图之。

    她不动声色,问起在张家屯的事情来。

    熊耀带着少年人的血性,将事儿又说了一遍,最后强调道:“浣浣为了我,受了极大的罪!我非浣浣不娶!”一副生怕姐姐翻脸的样子。

    熊贵妃微微笑着,尽量不让自己眼角的皱纹浮起:“姐姐不是已经答应了你吗?会让你娶浣浣的。不过,你得答应姐姐,以后要多多的让浣浣带着孩子到姐姐面前。姐姐年纪大了,可还没有孩子,最是稀罕孩子们了。”

    熊贵妃说的也是实话。熊家的几個孙辈,每年都得到她许多赏赐。

    熊耀越发欢喜:“姐姐若是真心喜欢浣浣,不将熊朱两家的仇恨加诸在浣浣身上,浣浣自是愿意亲近姐姐的!”

    熊贵妃差点没被弟弟给气死。但到底不动声色:“姐姐自然说的都是真心话。”嗤,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她才不要做那短命的好人,她要做那长命的老妖精。哄自己不懂事的弟弟,说几句违心的话,算不得什么。

    熊耀迟疑:“那姐姐设宴,请那赵四姑娘来,可不能为难人家。”虽然刚回来时,他一时嘴快,将对赵四姑娘的一丝不满说了出来,可不代表他觉得赵四姑娘不好。

    毕竟赵四姑娘都生得那么丑了,若是因他的缘故而被宋侍郎抛弃,倒是他的不是了。

    说话间,宫人恭敬传话:“禀贵妃,朱五姑娘与赵四姑娘相携而来,已经到了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