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帝国的崛起 » 第十一章 虐杀俘虏?

第十一章 虐杀俘虏?

    如此对待俘虏,在现代可是会被送去军事法庭,得枪毙的好吧?

    看到方寻这样看着自己,冯智戴十分不解的道:“子昂为何如此看着本侯?”

    还为什么这样看着你,难道你不知道你刚才的举动已经构成虐杀俘虏罪了吗?

    方寻:“草民刚才不是说了,如果贸然输血……”

    方寻话还没说完就被冯智戴打断了:“不就一群敌国俘虏,死了也就死了,他们都能趁着大唐灾荒之际前来犯边,难道还指望本侯对他们仁慈不成?”

    方寻被冯智戴怼得一句话也反驳不了,是啊,他们不仁,凭什么我们还得义?

    再者说,他们不死,死的就是大唐子民!

    想通之后方寻才行了一礼,道:“是草民妇人之仁了。”

    看到方寻认错,冯智戴才缓和道:“知错就好,对我们大唐子民仁慈可以,对待敌人,大可不必。”

    这时刚好到了午饭时间,伙房送来了一锅炖肉,冯智戴做了一个请的动作,示意方寻同桌而食。

    锅中的炖肉味道香是挺香的,不过方寻也算是吃遍天下了,可横看竖看还是看不出这到底是什么肉。

    方寻夹起一块放进嘴里,不由得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

    这肉,是真的极品!

    味道似猫肉,却比猫肉香,而且还没有猫肉那种膻味。

    口感似猪肉,却没有猪肉柴,而且还更有嚼劲。

    最让方寻感到神奇的是,这个时候辣椒是没传到大唐的,可这肉却还是有种独特的辣味。

    方寻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问到:“侯爷,这是何肉,竟如此美味。”

    冯智戴乐了,方寻一直以来都表现出一种看破红尘似的淡然,好像对什么事都不在乎。

    就连告诉他日后便能爵位加身,他还是波澜不惊。

    现在竟然为了几块肉而面露喜色,这实在是有趣。

    冯智戴:“这是竹罴肉,伙夫长是蜀地人士,所以放了些茱萸之类的香辛料,味道不错吧?”

    方寻:“确实美味,不过这竹罴是为何物?”

    应该不是竹鼠,竹鼠方寻吃过,并不是这个味道。

    冯智戴:“竹罴是蜀地的叫法,一般人都叫食铁兽。”

    食铁兽???

    食铁兽可能有些人还不懂,但它的另一个名字只要是中国人都不会陌生。

    那就是,大熊猫!

    世人都说广东人天上飞的除了飞机,水里游的除了船,地上跑的除了车,剩下的全都敢吃。

    美国入侵物种泛滥成灾时,网上就有个段子,只要出动广东人,行军途中不只鲤鱼消灭殆尽,就连当地人都会消失不少。

    由此可见,广东对于吃这一方面,他认第二,绝对没有人敢认第一。

    可连国宝都不放过,这就有点过分了啊!

    一时间,方寻嘴里的熊猫肉咽下去也不是,吐出来也不是。

    在方寻怀着复杂的心情吃完这顿饭后,冯智戴就命人带着方寻下去休息了,自己却领着一队人马走出了营地。

    经过询问后得知,原来冯智戴打算去视察一下城防,方寻想了想,也一同前去了。

    此时玉山州刚经历过一次敌袭,城墙到处都有程度不一的破损。

    虽然冯智戴已经下令让人加紧时间修复,不过如果交趾敌军再来几次强攻,被攻破的可能性也是蛮大的。

    最主要的还是兵力得不到补充,而敌方却是杀了一批又来一批,照这样下去,玉山州沦陷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且玉山州地势平坦,想设陷阱或者埋伏都没办法。

    除此之外玉山州和交趾就隔了一条北仑河,敌军一进攻就得马上应战,连一点准备的时间都没有。

    冯智戴不止一次想放弃玉山州退守廉州,可看到城中手无寸铁的百姓,他实在狠不下这个心来。

    如果他们走了,城中的百姓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这些都是大唐的百姓,冯智戴怎么能放弃?

    城中的百姓看到冯智戴过来巡视,都走过来嘘寒问暖,言语中透露着一股发自内心的尊重。

    一些少女也是躲在远处深情凝望,冯智戴如果不经意看到了谁一眼,就足以让那名少女心神荡漾了。

    这也难怪,冯智戴虽然已经三十出头,不过长得英俊挺拔,功夫卓越。

    而且通诗篇,精音律,又贵为侯爷,怎么不令她们心动?

    “城中的情况你刚才也看到了,可想到什么守城之策?”

    回去的路上,一直沉默不语的冯智戴忽然问到。

    虽然他没有指名问谁,不过谁都听出他是在问方寻了。

    这件事方寻也觉得奇怪,玉山州现在有了复合弓和燃烧瓶,再加上大唐是守城方,所以每次交战对方的伤亡人数都是大唐十倍不止。

    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发动攻城,这就让人看不懂了。

    因为以这样的伤亡比例,他们连百越郡西部都无法全部占领,图什么啊?

    方寻思索片刻后答到:“玉山州城墙不高,而且破损严重,城外地势平坦,没什么障碍物。”

    “只要在北仑河下游最窄处的河流中间停一艘大船,两边放下云梯就能如履平地。”

    “种种原因都表示玉山州并不利于防守,也不适合伏击。”

    “所以依草民愚见,在不放弃玉山州的情况下,我们只有以攻代守才是上上之策。”

    冯智戴点了点头,赞同道:“你的想法和本侯不谋而合,只是百越郡的兵力已不足三十万,朝廷那边也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派兵增援。”

    “而交趾的兵力却是源源不绝,若想反守为攻,怕是没那么简单。”

    “除非……”冯智戴意味深长的看了方寻一眼,就没有继续往下说了。

    对于方寻,冯智戴和他相处得越久,就越觉得他深不可测。

    他曾奉李世民之令,出动过百越郡最精英的密探团队去查探方寻的身世,但却毫无收获。

    正确来说,应该是没有得到他内心所需要的答案。

    按照冯智戴的猜测,方寻应该是得到某个隐世高人的指点才能有现在这一身逆天之极的本事才对。

    否则方寻怎么每次拿出手的本领,都是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连任何书籍都没有记载过的?

    可是不管冯智戴让人查多少遍,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方寻就是在昏迷过后才变了个样,在此之前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也没有拜过哪个名师门下。

    不过这个答案也在冯智戴的意料之中,因为从古至今,又有哪个人有此等本事?

    就算被誉为仙人下凡的战国鬼谷子,在某些方面来说,也是比不过方寻的。

    冯智戴甚至怀疑,方寻是在昏迷的那段时间神游天境,在哪里得到了仙人指点!

    否则又怎会在此之前只不过是平凡少年,醒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逆天本事层出不穷?

    因此虽然方寻只不过是一个年方十五六岁的小子,但冯智戴还是有什么事都下意识的询问对方的意见。

    就像现在,事关百越存亡的战事,冯智戴还是想问一问方寻。

    兴许退敌一事,对方寻来说也不过易如反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