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帝国的崛起 » 第三十章 骨粉和烟花

第三十章 骨粉和烟花

    在方寻所处的那个年代,有一款像素游戏,叫我的世界。

    当玩家击败骷髅怪物时,会有一定的几率掉落骨头,把骨头放入工作台就能获得骨粉。

    玩家种植的农作物都是有段生长期的,不过如果你对着农作物使用骨粉,使用几次就能直接让它成熟。

    当然,这只是游戏的夸张手法罢了,但骨粉的作用却是真实的。

    因为骨粉中含有百分之十几的磷物质,而磷的作用多种多样,其中之一便是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

    所以方寻让秦子路他们去跟屠户谈的合作,就是以增加他们的业绩为前提,低价回收他们的猪骨。

    以前这些屠户每天分摊一头猪都不一定能买完,现在酒楼推出新的烹饪手法,销量肯定会大幅度提升。

    而且这还只是顺带为之,方寻承诺的提升业绩,可是全面性的。

    古代猪肉为什么是贱肉?

    两个原因,一,肉质太差,二,生长周期太长。

    这也导致了养猪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很多人养猪都是因为家里是专门养殖鸭子的,不得已才养的猪。

    因为养殖鸭子就得每天去割苜蓿、三叶草等饲料植物喂养,每次鸭子吃不完的话,浪费不说,还得费力去清理。

    所以顺带养一头猪,一来可以清理掉没吃完的饲料草,二来也间接的打扫了卫生,出栏后还可以获得一次额外的收入,一举三得。

    从这里就能看出,养猪的成本并不高,只需每天去割猪草就行了,产肉率比起鸡鸭羊更是高出一大截。

    可就是因为存在着这两个问题,才没什么人肯养。

    而方寻,刚好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

    在现代,猪肉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肉类之一,我们吃了这么多年也没觉得口感差,而且出栏速度也是挺快的,和古代截然相反。

    这是为何?因为养殖技术的改进!

    如果你真的好奇古代的猪肉为什么难吃,办法也有,不用你穿越,直接去吃没有阉过的猪就行了。

    那臊味,绝对能让你记忆深刻。

    猪肉之所以有臊臭味,全因它体内的过度旺盛的雄烯酮和粪臭素,只要把它给x╰⋃╯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骟过的猪除了口感更好以外,还会提升猪的长膘速度,配合上剪尾巴,效果更是显著。

    用这门技术换取低价收购猪骨,只要屠户不是傻子,否则都不可能拒绝。

    再者说,他们留着猪骨留着也是没什么用处,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猪骨,剩下的只要把水力石舂制作出来,明年开始大唐的农作物就一定是大丰收。

    制作骨粉需要用到舂器,所以一大早方寻就带着邹泰上山,砍了一个粗一点的苦楝树抬回了村子。

    把苦楝树凿出凹槽和轴孔,穿上竹竿和石柱就完成了,前前后后只花了不到一个时辰。

    邹泰看着方寻这个有点眼熟,但又感觉哪里不对的物体疑惑道:“公子,你这不是石舂吗,怎么还要在木桩上挖出凹槽啊?”

    方寻解释道:“这是水力石舂,你看,把这个架好后,因为这一端有一个石柱的原因,受重后就往下,另一端就抬高了。”

    “所以只要我们把水引进抬高这端的凹槽里面,随着凹槽里面的水增多,就会慢慢沉下去,把石柱那端抬高。”

    “你看凹槽的尾部,它是斜着的,等到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凹槽里面的水就会流出来,石柱就会砸下去。”

    “有了这个,以后不管我们舂米还是舂什么,都不需要这么费力了。”

    邹泰的表情从不解,再慢慢变得激动,最后变得有些失落,叹道:“和公子相比,我真的是白活了这么多年了。”

    方寻笑了笑,安慰道:“各有所长罢了。”

    邹泰:“只是公子,这稻谷还没播种呢,距离收割更是还有几个月之久,现在做这个是不是太早了点了?”

    方寻:“我又没说是用来舂米舂稻谷的。”

    邹泰不解的问到:“那用来作甚?”

    方寻:“舂骨粉!”

    有了骨粉,配合上粪便一起沤肥,就是上等的肥料。

    接下来再发明出农药,有了农药和肥料,再加上一年两熟的产量,大唐百姓又怎会再受饥荒之苦?

    方寻把屠户送回来的骨头用铁锤敲碎,连同草木灰一起放进大锅中熬制。

    熬制半个时辰左右,表面就漂浮了很多油脂和胶质,这时就要换水继续煮,基本上熬制三四次就很干净了。

    煮好晾干的骨头还要放进炭火中烤制,直到变得酥脆后才会用铁锤进行第一次简略加工。

    最后再放到水力石舂中舂捣一晚,拿出晒干就是成品了。

    接下来的时间,无名村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修建锅炉房、碾骨场和骨粉仓、制作水力石舂,整个村子就像开足了马力一样,除了老人和小孩,没有一个是闲的。

    日子也忙碌中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只剩三天就是新年了。

    过年要干嘛?当然是吃年糕放烟花咯,少了这两样,年味就会少了很多。

    俗话说千锤百炼出年糕,可想而知制作年糕并不轻松。

    蒸完糯米后,要用木锤敲打几千次方可完成。

    如果在现代就没那么麻烦了,放入破壁机也就几分钟的事情。

    这些体力活有村民代劳,方寻则安心的制作过年燃放的烟花。

    此时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比较简单的礼花,不过也只是作为宫廷皇室喜庆之日观赏用。

    寻常百姓家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遇见,市面上也是有钱也买不到。

    买不到,方寻却可以自己制作。

    烟花的主要成分就是火药,不管是硝石或者硫磺,都可以在杂货铺买到。

    有了火药,加上一些矿粉作焰色反应,就能组成想要的烟花效果。

    如果再配上一点小机关,那就完美了。

    比如方寻现在做的,就是把装有火药的竹筒放入一个可以旋转的木架中围成一圈,最后用一根粘有火药的木棉线连接各个竹筒的引线。

    烟花燃放时,产生的后坐力就会带动木架旋转,五彩缤纷的烟花交织起来,形成一副美丽的画卷。

    当晒谷场的六台烟花支架同时旋转时,无名村的孩子兴奋得一边跳一边拍手,欢呼雀跃。

    就连大人也都看得入迷了,年轻的情侣更是相依偎在一起,如胶似漆。

    方寻也是脸带笑意,在他看来,火药存在的价值就应该是给与人们幸福,而不是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