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帝国的崛起 » 第一百零五章 天工院考

第一百零五章 天工院考

    贞观五年五月一日,天工院学员的第二轮考核准时在长安城举办。

    此次考试全国各地一共来了一千三百五十六人,共设考场七间,分别由方寻和六部尚书作为本次考试的主考官。

    这些考生全是男的,虽然方寻已经说过,不管男女老少皆可参加考试,不过这些古代女子似乎还是不能摈弃“女子不能抛头露面”这样的旧观念。

    此次考试的考题照样全权由方寻来负责,全卷一共十二道小题和两道大题。

    小题还是和前一次考核的一样,都是生活上只要留意观察和研究就能知道的。

    剩下的两道大题,则是在典籍上面选取。

    第一道大题,是从庄子上面选取的瑟的各弦震动。

    最后一道,则是从墨经上面选的光学八条。

    最后的两道大题是本次考核的核心题目,主要的加分项。

    但凡是能解答出的学子,表示对方确实是对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到时天工院正式成立后,答对后面两道大题的考生,将会是方寻重点培养的对象。

    答题时间设为一个时辰,然而时间刚过去半小时,就有人开始交卷了。

    方寻接过考卷看了一眼,不由得眉头一皱。

    这写的是什么玩意?确定没走错片场?

    比如有一道题是问,在一间黑屋的门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会出现一个倒立的人影,问是什么原理。

    这名考生答的竟然是神的安排!

    你怎么不去隔壁考神学?

    跑来这砸场子的是吧?

    这些都是墨经上有记载的,就算没看过,考生留空方寻也都忍了,竟然给他玩这出?

    方寻扶额摆了摆手,让那名考生离开了考场。

    有了一个人带头,越来越多的考生也都开始交上了卷子,但成绩都差强人意。

    不是答错,就是牛头不对马嘴,有的甚至拍起了唐皇李世民的马屁。

    比如有道填空题:景,光至,(),若在,()。

    正确答案应该是: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

    说人话就是光线照到的,影子就不存在,如果光线存在,永远不会产生影子。

    有名考生竟然答,李世民就是大唐的光,他去到哪里,哪里就恩泽万物,有了李世民,大唐就会蒸蒸日上国运昌隆。

    这种人,就算当了官也是个奸臣!

    看到最后方寻都懒得翻了,考生交卷了就直接放到一旁,等结束了再统一批改。

    一个时辰后,考试结束,随着一声铜锣声响起,考生便陆陆续续离开了考场。

    等众考生都离开后,方寻也抱起了卷子往皇宫的方向走去。

    卷子的批改要在皇宫里面进行,等方寻批完卷子,太监总管就会把入榜名单拿去礼部,再由礼部命人去张贴榜单。

    经过通宵达旦的工作,方寻终于赶在了日出之时批完了最后一张卷子。

    一千三百五十六名考生,最后入选的竟然只有区区一百零二名,别说不满十分之一了,就连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都凑不齐!

    就这一百零二名入选的学子,都还是方寻放了水的。

    好在这其中有一名叫做邓元峰的学子直接考了个满分,这才让方寻心情好了一点。

    方寻打了个哈欠,把入选名单拿去给了陆一,顺便让对方给自己安排了一辆马车。

    一夜没合眼,方寻现在已经累得动都不想动了。

    回到府中,陆婉看到方寻一脸的蜡色,心疼得就想去厨房让人熬上一碗参汤。

    “不用了,我现在只想好好补一觉,两个时辰后你再来叫我起床。”方寻摇了摇头,拒绝道。

    方寻不敢睡太多,否则今晚就很难睡得着,到时生物钟颠倒,想再调过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等一下。”

    方寻忽然叫住了准备退下的陆婉,说到:“你去转告一下任明飞,让他去一趟云阳县找玻璃工匠,给我打造一个空心的玻璃球,大概这么大就行了。”方寻边说边用两手比划着大小。

    任明飞看过方寻吹玻璃,所以这件事交给对方办,方寻也不用担心会被搞砸。

    陆婉:“是,公子。”

    方寻点了点头,这才打着哈欠走回房中。

    两个时辰后,陆婉准时来叫醒方寻。

    “这么快吗?”

    方寻睡眼惺忪的说道,两只眼睛因为睡眠严重不足而布满了血丝。

    陆婉心疼的道:“公子,要不你再多睡一会吧,现在你的眼睛血红得可怕。”

    “不了,再睡今晚就睡不着了。”方寻搓了搓脸,然后又拿起陆婉端来的水盆洗了个脸,这才清醒了一点。

    陆婉:“早膳已经准备好了,公子是去客厅用膳,还是婉儿给你端过来?”

    方寻是辰时一刻回来的,现在是巳时一刻,确实还能算得上是早膳。

    “过去吃吧。”

    客厅大门正好对准荷塘,由于环境宽阔,微风可以毫无阻碍的吹进来,就算是这样闷热的夏天,在客厅也可以享得一丝清凉。

    方寻:“婉儿你吃了没?”

    陆婉摇了摇头:“还没,等公子呢。”

    方寻:“那就一起。”

    整个云阳侯府,也就陆婉敢和方寻同桌,其他人不管方寻怎么劝,他们就愣是不敢。

    最后方寻甚至拿这是命令来吓唬他们,这些人也是吃得小心翼翼的,不敢随意动筷夹菜。

    方寻这才作罢。

    陆婉则不同,虽然没有什么实际情况,但好歹名义上她也是方寻的侍寝丫鬟,也就没那么多主仆压力了。

    “还有两年。”

    陆婉吃着吃着,忽然来了这么一句。

    “嗯?”方寻被陆婉突如其来的迷惑发言给愣住了。

    陆婉:“还有两年婉儿就十八岁了。”

    “所以?”方寻无语,这丫头今天说话怎么都没头没脑的。

    “到时就可以成为公子名副其实的侍寝丫鬟了呀。”陆婉直视着方寻,一脸认真的道。

    陆婉的话差点没让方寻把嘴里的饭菜喷出来,这丫头竟然把方寻随意说的一句话放在心上了。

    这难道就算传说中的,不结婚很难收场?

    不得不说,陆婉这些年也确实出落得亭亭玉立,该有的地方也都有了,长得虽说不上倾国倾城,但也算小家碧玉,娶了这样的女子,也算是一种福分。

    但问题是,两人没有感情基础啊。

    陆婉更多的只是把这当成了她的义务,就算还有其他的感情在里面,那也是出于对方寻的崇拜而已。

    甚至陆婉都没想过要方寻娶他,只是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侍寝丫鬟而已。

    方寻就更不用说了,从始至终也只是把陆婉当成妹妹看待。

    而且方寻两世为人的年龄加起来,都六十多岁了,这样老牛吃嫩草,真心下不了手。

    方寻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问题,只好搪塞道:“到时再说吧。”

    对于这个回答陆婉明显是不满意的,不过也不好说什么,嘟了嘟嘴,有一下没一下的扒拉着碗里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