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被裁后带着养殖系统回乡创业 » 第44章 陈浩的目标

第44章 陈浩的目标

    从城市大道到乡村小路,似乎看到一种无法言喻的风景线。

    沿途风景,有城镇,农村,有商城,田野。

    在田野边一眼望去,无边的辽阔让人心旷神怡。

    田间小路上,行走着匆忙的人群,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几只小狗在麦场里追逐打闹,混合着那边的农用车嘈杂的喇叭声,显得那么的普通,却又祥和。

    “虽然之前我只是短暂地在这儿住了几天,但我仍然感觉...回来真好!”

    没了城市的喧哗嘈杂,没了老妈的唠叨,没有一些辣眼睛的相亲对象。

    此刻的方明心中激情澎湃,很想吟诗一首:

    啊!自由,你就在眼前,等着我的回归!

    啊!美丽的乡村,我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啊......

    “行了,你这唱的什么鸟诗,快坐好!别以为乡村小路人少就安全了。”

    由感而发的灵感被柳峰突然打断,方明冷哼一声,翻了一个白眼,很不服:

    “我这诗怎么了,我这是真情流露,人家贾浅浅的‘屎尿诗’都能出名,进入文学社,成为诗人作家,我这差哪儿了?”

    “好好,你的诗很好!就是别再作了。”柳峰笑道。

    柳峰专注于开车,向着方明的侧脸因微笑露出了浅浅的酒窝,坚挺的鼻梁因光照仿佛被渲染了一层高光。

    神韵有点像白古和吴彦祖的组合,确实很帅!

    想到早上相亲时女生的眼睛只黏在柳峰身上的场景,方明就气不打一处来,骂道:“哼!小白脸!”

    并在心中发誓,以后去见女生,再也不带柳峰去了,

    明明他也是一个米八的阳光帅气大男人,在柳峰跟前硬是被趁得很没存在感。

    突然被骂柳峰一脸莫名:......

    我不是夸你了吗?咋还人身攻击了。

    两人路过镇上,找了家小面馆点了两份牛肉粉,吃饱又继续上路。

    在打开车门准备上车时,柳峰的眼角瞄到了一道熟悉的清瘦身影。

    “陈浩!”

    陈浩背着一个大大的箩筐刚从集市里出来,就听到有人在叫他。

    闻声转头,看到了几天不见的柳峰。

    他面露惊喜,三步并两步跑向柳峰,“峰哥,你回来了!”

    柳峰皱着眉头看着他:“你不是在学校吗,怎么出现在这儿?你背上背的又是什么?”

    “今天周末,我回来陪陪妹妹!正好今天赶集,就顺道把之前摘好的‘黄绿子’背来卖掉。”

    “上车吧,一起回去!”柳峰当即打开车后门,示意陈浩上去。

    有了顺风车,谁还愿意走路!

    陈浩当即高兴地把背篓取下,放到后座上,灵活地爬了上去。

    “你们等一会,我去去就来!”柳峰对着车上两人说道,转身离去。

    五分钟后,他再回来时,手上多了一个打包餐盒。

    他把餐盒放在陈浩的背篓中,“中午就不要煮饭了,这些带回去和妹妹一起吃。”

    陈浩眼眶霎时一红,直直地看着柳峰,哽咽道:“峰哥,谢谢你。”

    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他对柳峰的感恩之情。

    如果不是遇到了峰哥,他和妹妹现在都还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风餐露宿的日子。

    现在好了,不止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住,而且他还能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

    最主要的是,妹妹的病有钱做化疗,只等找到合适的骨髓,就可以做手术了。

    他暗自发誓,这辈子就算是为峰哥当牛做马,也要报答他。

    后座突然没了声音,副驾驶的方明疑惑地转头看向陈浩,

    就看到他一脸感动地看着柳峰的后脑勺。

    气氛有些伤感还带点尴尬。

    方明主动岔开话题:

    “浩子,‘黄绿子’是什么?”

    陈浩怔了一下,意识到方明是城里人,没见过很正常,随即向他解释了‘黄绿子’的功效和作用。

    陈浩口中的‘黄绿子’学名叫‘黄栀子’,是一种野生的中药。

    黄栀子性寒,寒能胜热,因此有清热作用,还能用于调理热毒炽盛引起的高热口渴、咽喉溃烂、口气臭秽、烦躁、目赤肿痛等症。

    外用能消肿止痛,治疗热毒疮疡。

    由于黄栀子中的栀子黄色素着色力强,还可以用作糕点、糖果、饮料等食品的着色。

    因为性能很多,所以市场上的价钱也公道,一般卖11元/斤,批发商收购价是2元/斤。

    所以,在农闲时,很多村民都会上山去摘‘黄栀子’来补贴家用。

    “那你这一箩筐能背多少斤?”

    “三十几斤。”

    “那摘了多久存到三十几斤?”

    “一周吧。”

    方明静默了!

    一周三十几斤,也才摘了六十几块钱!

    在农村赚钱是真不容易!特别是对于年老的老人来说。

    他们不像城里的老人,到了退休年纪,还能领着每月高额的退休金旅旅游,跳跳舞,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农村的老人是真的要活到老干到老,否则温饱都成问题!

    所谓的‘勤劳致富’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农村的老人在地里挖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难道他们不勤奋吗,

    最后换来的,只有每月几十到一百多的低保而已!

    所以说,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书便是他们唯一走出大山的出路。

    “你在学校怎么样,还适应吗?”

    柳峰从车顶的后视镜,看向后座的陈浩。

    泉湖镇上只有一所高中,但生源不多。

    大多数都转去了市区的高校就读。

    只有少数的贫困家庭和特殊家庭的孩子还留在镇上上学。

    师源也同样如此,好的老师也被好的学校挖走,剩下的老师主要是以年纪稍大的为主。

    当柳峰作为监护人,带着陈浩回校报到时,永远都忘不了一个双鬓发白,身体消瘦的中年男人看到陈浩时的喜悦。

    他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也是陈浩初中阶段的班主任。

    那时柳峰才知道,陈浩以前竟然还是个学霸,初中三年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当初突然辍学,老师还以为他要转到更好的学校去了。

    得知陈浩的遭遇后,教导主任当即免除学杂费,让他就读高一。

    不过被陈浩拒绝了,因为...他想直接参加半年后的高考。

    这几年,他从以前的同学那借来了高中三年的课本和笔记自学,知识点都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

    教导主任听到他这么一说,面上一喜,当场拿出一套去年的高考试题让陈浩做。

    陈浩也不负所望,测试出来的总分超过了二本分数线十几分。

    教导主任当时笑得是只见牙不见眼,当着柳峰的面承偌,只要他高考能考上任何一家的985大学,学校奖励20万现金。

    主要还是因为学校的生源太少,水平太次了,学校已经好几年没再出个重点大学的学生,今年要再没成绩,这所高中也差不多到头了。

    这是主任在最后的几年职生涯期间,最不想看到的情况。

    哪怕这所高中最后会因没生源而被迫关门,那也要留有最后的体面。

    陈浩的到来,就是这份体面,

    简直就是正想要瞌睡就有人送上了枕头。

    教导主任欣喜若狂,从而做出了那个承诺。

    在听到有20万奖励时,陈浩就已经看不到听不到其他的了。

    他眼里心里都是奖金,那可是妹妹的救命钱。

    等医院找到了合适的骨髓,他妹妹就可以移植了,而手术费用刚好要二十万。

    那刻的他握紧拳头,当即表示,一定会考上985大学。

    因为那不只是为他自己,而是为妹妹,也为峰哥。

    他知道峰哥是*华出来的,而那也是他的目标,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有资格站在峰哥的身旁,报答他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