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在三十岁开花 » 七

    “家里什么都不差你的,就是需要你好好学习,你为什么就做不到?!”吕宋和他妈妈都数不清这是第几次因为吕宋的成绩发脾气。在经过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洗礼之后,吕宋对于类似这种的指责已经近乎麻木。在他看来,能当个好人已经够难了,基本上临近初中毕业,他跟妈妈已经水火不容了。比如吕宋会和同学在网吧待到很晚,大概他感觉到饿的时候,拿起手机就经常看到妈妈打来的十几个电话。再比如他可以一刻不歇地捧着手机给同学们发短信,就算大多数都是废话也不能阻止他的热情。这个时候的吕宋脑子里全是水,就算是他知道是为了他好的管教他也是听不进去的。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吕宋心之所向总是跟妈妈的期望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吕宋越来越不听话,家里的矛盾更是与日俱增。

    就算老吕没赚什么钱,家务也从来不做,对于吕宋的教育他一样是上心的。这就让吕宋时常感觉到由内而外的冲突感,毕竟吕宋不觉得眼前在指导自己的人有什么资格,凭什么要听呢?吕宋从小就知道要做到言行合一,可是这个自己叫爸的人,他自己的身体力行的高度从来够不到他在人前夸夸其谈的高度。吕宋不知不觉地背负了更多的期望,这经常让他喘不过来气。他知道妈妈把对自己爸爸期望的那一份加倍的放在了自己身上,他知道自己的家庭结构已经是扭曲的了,每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他从来不敢说什么,就算吕宋的个子已经比老吕高了,他仍然从心底希望自己的爸爸没有看起来那么不堪。从小吕宋对于一切虚假都有天然的反感,所有的虚假都是为了隐藏背后伤人的目的。吕宋一直知道但是他不敢承认,甚至到了三十岁,他仍然希望老吕不是自己最厌恶的那一类人。每次想到这里吕宋都深感无力,只愿能期盼快些长大,然后可以自己去看看到底错的是谁。老吕从小告诉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吕宋从五岁就开始背,但是他从没见老吕饿着,乏着,最重要的是吕宋从没见到老吕有任何增益。到了后来,每次吕宋挨吵的时候他都觉得冤枉。毕竟老吕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现在生活的好像也不错。吕宋在学会从传统文化中剔除糟粕之前,他都是全盘接受的。比如女性的三从四德,低于男性一等的社会地位,都为他的好吃懒做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因此只要吕宋没有错的太出格到需要挨打的程度,他还是十分满意现状的。毕竟爸妈吵架的时候他有更多时间去网吧,或者去橙子家楼下等着。

    吕宋后来才看得明白,老吕对他也是近乎溺爱才会让他得意忘形。在吕宋的印象中,老吕一共没有打过他几次,其实吕宋感觉如果小时候不挨父母打,长大之后的自己更应该在牢房里蹲着。比如吕宋记忆最深的一次挨打是因为偷钱。他上五年级,那是一张崭新的鲜绿色五十元人民币,当时每天只有五毛钱当早餐费用的吕宋,看到那张钱被放进那个书包里之后目光就再没有离开过不知道是谁的书包。他趁着没人的时候回到那个不知道是谁的书包前,拿走了不知道是谁的五十元钱。到了当天晚上接吕宋放学的老吕就从老师口中听说这件事,他看到老吕本来略黑的肤色开始发青。那是吕宋记忆中第一次挨打,挨打前他在窗前跪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然后他被拎着头发在屋子里来来回回惨叫了好久,他记得膝盖其实比屁股还疼。

    其实吕宋一直以来都是感谢老吕的。小时候吕宋喜欢四驱车,老吕在家楼下的地下室给吕宋铺了一个直径将近一米的四驱车跑道。他有数不清的马达可以用,这在别的孩子看起来是不现实的。马达属于四驱车的心脏部位,一个好的马达大概值二十两盒装双钻牌的基础盒装四驱车。更不用提上初中时给吕宋买的自行车,他的第一辆自行车就是捷安特的山地车。后来吕宋去网吧上网的时候被偷,新买的第二辆,第三辆也都是令人羡慕的捷安特牌。如果没有老吕的支持,可能从第二辆开始吕宋就会换到更便宜的女式自行车了。毕竟在妈妈看来,女式自行车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更安全。但是老吕看得懂儿子的真正渴望,并尽一可能让儿子的童年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