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在三十岁开花 » 十二

十二

    进入高中的吕宋没觉得有什么不同,父母每天还是在吵架,他还是喜欢去网吧。十一中像是专门为不学习的孩子们而准备的地方,即便美其名曰位在二等高中之列。吕宋在开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蓝毛体验一下新学校周边的网吧环境,这儿的网吧比初中附近多太多了。不止多,而且近。从学校大门出来,走过一条大马路对面的城中村里就是成片的网吧。这里的网吧太多了,刚开始的时候吕宋甚至经常找错。一栋四层楼高的小楼房里就可以有四家网吧同时营业。不光距离近,价格也是非常周到,手头宽裕的时候吕宋会去设备好一些的地方享受高端体验,没钱的话也还有一元一小时的环境没那么宽敞的地方让吕宋“大杀四方”。

    吕宋虽然每天都在给橙子留言,但是他倒是真没准备再收到回信。他经常环顾高中的同班女生,看来看去都觉得比橙子差点意思。他不喜欢这里,就算吕宋不喜欢学习,但是每天放学看到校门口拉帮结派的男生就浑身不自在。他们叫着,闹着,脏兮兮的。吕宋对一切世俗的事情都有天生的抵触,当然除了谈恋爱,谈恋爱是一件神圣而美妙的事情。而且在这个环境中,吕宋已经渐渐的感觉到自己所在的世界被分离开了。初中时在一个班里朝夕相处的同学们现在有的在美国念高中,有的考上了好学校,还有的就是吕宋这种的。翻看着之前的熟悉无比的同学们分享着自己未体验过的生活,吕宋感觉到割裂。这种往下坠的感觉需要停下来,一定要停下来。他把网名改成了“柏拉图“。他不认识柏拉图,不认识亚里士多德,更不认识苏格拉底。他还没看过柏拉图的《理想国》或者《自我与本我》。但是网络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拿来就可以为己所用。当时吕宋看到了“柏拉图式的爱情”为题的文章,大概就是说阻止两人感情的从来不是距离。吕宋如获至宝,随即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柏拉图”。“橙子应该看得懂吧。”吕宋默默祈祷橙子能看懂他的浪漫。“已经开学快两个月了,也不知道橙子怎么样了。”

    吕宋除了打游戏就是在想怎么挽回橙子,每天回到家也只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因为回到家更是感到压抑,每天妈妈除了做饭洗衣服还要做扫卫生,还要照顾生意督促吕宋学习。虽然他贪玩而且不学无术,但是连他都觉得妈妈承担的真的太多了。他想帮帮妈妈,但是他发现这些是他父亲的责任全都是空出来的。屋门里,吕宋难过的不知所措。屋门外,吕宋的爸妈又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吵了起来。他格外渴望自己能够体会“开窍“的感觉,这是他这些年来学到的唯一可以改变现状的办法,在他看来”开窍“的威力丝毫不亚于”石猴出世“的能量。他感到自己现在仿佛只身行走于迷雾之中,所有物体都只剩下飘渺的轮廓,左右权衡之后的判断变得无足轻重。逃避现实倒成了安慰自己的好方法,而连着一个个网线的屏幕正是这条看似通路的入口,他就这样一边等待”开窍“一边逃避着现实。

    人生的每个阶段的分界线在当下其实并不明显,只是恍恍惚惚的跟着人群走。到了六七岁要入学,二十多要大学毕业,三十多要有正经工作,然后是不断的重复前一天的日子直到退休。如果有人十多岁还没上学,二十多还没毕业,三十多还不能做到自食其力的话,这个人一般都是众矢之的。没有比的原因,只是因为和其他人不一样。吕宋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但是似乎所有他认为的与众不同都只是十分幼稚的表现。每天他随着人潮和车流从家骑向学校,放学之后再骑车回家。十一中的老师似乎根本并不在乎班里的学生学习如何,只要每天该来的人都改了,他们也就功德圆满了。

    因此到了高中的吕宋更迷失了,每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让他格外陌生。班里大概有三类人,全心投身混迹社会的,为了光明未来而做最后一搏的,还有吕宋。吕宋就是吕宋,独特的一类,人最多的一类,最普通的一类。这类人甚至没什么贴切的形容词,他们不爱学习,也不敢自己闯荡,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又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像是鲜榨豆浆上面那一层该被撇去的浮沫,像是炉子里该被扫去的炉灰,像是被扒去肉的鸡肋。似乎唯有追求橙子回来才是唯一稍微清晰一些的目标,只有和橙子在一起时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其他的伟大理想看起来遥远又模糊。在这个相对的世界里,吕宋秉持着绝对天真,在自己的温床上横冲直撞,肆无忌惮。再加上蓝毛就在自己的隔壁班,每天都可以轻松找到当天的玩伴,根本没有事情值得担心。

    到了高中,所有人都逃不掉选择专业的问题。他不知道那些立志成为科学家,数学家,警察的同学们是不是报考了对应的化学,物理和数学专业,或者直接报名队伍。吕宋妈妈希望他从建筑,牙医和经济三个专业中选择,经过精挑细选,这些是父母认为最有前途,而且收入稳定的职业。吕宋一直以为自己会在选择专业之前“开窍”,继而走上康庄大道,理想人生。可是他现在一点头绪都没有,除了对漂亮的女孩子感兴趣外,他真的没什么感兴趣的专业。“学啥都行。“最后谈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吕宋索性全盘接受。现在他的心里全部在想的,就是橙子什么时候可以搭理一下自己,哪怕一个表情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