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命水浒 » 第二百七十四章:返回中原

第二百七十四章:返回中原

    “叮,恭喜宿主获得传国玉玺,帝王之证*4”

    “光环半径*4;国土范围内民心值+5/年。”

    晁盖把玩着手中的缺了一角,被黄金填补的传国玉玺,听到系统提示,心中暗喜。

    自己的光环半径3千米,扩展4倍,就是半径12千米,以后扫描吸纳天命值将更加方便。

    如今华夏帝国疆域内的百姓人数多达三千余万,但晁盖现在的天命源才三百多万,追其原因,不是晁盖在百姓心目中威望不高,而是天命源需要光环扫描到才能打上标记,与自己建立联系。

    之前,晁盖忙于战争,光环覆盖范围狭窄,无暇去广阔的疆域中扫描,就如同鱼塘中有许多大鱼,但是自己的网不够大,还没时间去捕捞。

    这才是目前自己天命值不高的主因。

    现在北方大局已定,晁盖也决定尽快南下,回到中原,去各地巡察一番,好好再捞一批“鱼”,争取尽快把天命值涨到四百万、五百万!

    另外一条“民心值+5/年”的特性,更是效果强大,只需要十二年时间便可将疆域内的百姓民心值提升到60点以上,对于国家稳固,效果显著。

    “陛下,这辽国君臣如何处置?”

    卢俊义问道,也将晁盖的思绪拉了回来。

    “待上京群臣被押解过来之后,将耶律延熹降为辽昏侯,皇室一族一并押回梁山,送到辽国公府,与耶律淳做个伴儿吧。”

    草原部族都能歌善舞,想来辽国皇室众人也应该是擅舞的,以后闲来无事,可以让他们组织个歌舞团,发挥一下自己的余热。

    辽国与金国不同。金国作为初建帝国,以后的皇室成员都要斩杀殆尽,灭掉其民族锐气。而辽国契丹民族已经走向衰败灭亡,皇室成员反而可以活下来,作为自己宽容大度的象征。

    耶律延禧和萧奉先听到晁盖安排,既庆幸自己可以存活,又充满羞愧。堂堂大辽镔铁之国竟然这样走向灭亡,太过悲哀了。

    十一月二十五日。

    林冲率领豹韬军押送上京城的皇室、文武百官抵达天王城。

    天祚帝最后一丝侥幸破灭。

    “建国二百一十一年的大辽就这样亡了?我愧对历代先祖!”

    天祚帝跪地大哭。

    皇室众人和文武百官也悲戚交加。

    汉军众人却并不怜悯,晁盖更是在城中心位置新建立的武悼天王广场举行了受降仪式。

    在武悼天王巨大的跃马扬弓雕像前,接受了辽国君臣的投降,并册封天祚帝为辽昏侯,一众辽国群臣回梁山改造,若是表现良好再行任用。

    “多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奉先等辽国群臣立刻跪地高呼,他们见还有起复的希望,表现的比谁都积极。

    “谢...陛下...”

    天祚帝苦涩的跪地接封。

    辽国君臣被押走,晁盖则带领汉军众将,焚香祭祀。

    “汉人尚武不息,前辈精神不灭,我辈当自强!”

    晁盖喃喃念叨,恭敬的在武悼天王的雕像前敬献一束香。

    “将此次战役捐躯的将士姓名刻录在武悼天王雕像的基座上,年年祭祀,供奉不绝。让那些为华夏而战、为汉人拓土的将士永享荣耀!”

    晁盖将焚香插入鼎炉内,转身向众将吩咐道。

    “得令!”

    众将躬身道。

    “陛下万岁!”

    众将士站直身体,右手拍向胸口,激动的高声呐喊道。

    “将士永存!”

    晁盖也伸出手回应道。

    “万岁,万岁!”

    将士们更加高昂的呼喊。

    天祚帝等辽国君臣被压向小屋,听闻广场上的狂热的呼喊,脸色更加难看,唉声叹气,低头无语。

    祭祀结束之后,晁盖又开始论功行赏。

    普通将士各论军功;

    石秀调度有方,守护天王城有功,不再担任陷阵营首领,任命为天王城主将,负责松山山脉和辽西走廊诸城事宜。

    陷阵营扩编为三千六百人,时迁升为陷阵营主将,李逵、鲍旭、邹润、邹渊各领九百人为副将。

    铁浮屠、猛安营此战作战勇猛,功勋卓著,扩编为三千人,可从女真俘虏中寻找兵源。汉化教育不能停,完成汉化者可得完整军功,未完成者半数军功。

    苍狼军杨志、神武军董平以军功封为关内侯。各将依次论功。

    雷鸣军史文恭驻地从通辽城转移到上京临潢府,威压周边蒙古诸部。

    神武军董平镇守中京大定府,对周边蒙古诸部进行扫荡。

    苍狼军杨志镇守燕京城,统筹北方战事。在第一场雪到来之前焚烧草原枯草,扫荡遇见的一切蒙古部落。

    契丹民族已经衰落,那无论如何不能让蒙古人趁虚而入。扫荡蒙古诸部将成为杨志北庭军团目前的主要任务,待蒙古诸部被扫荡屈服之日,也就是杨志成为列侯之时。

    林冲豹韬军返回黄龙府,继续统筹东北军事。

    麒麟军卢俊义护卫晁盖,押解辽国君臣、蒙古诸部、女真俘虏回返中原。

    十一月二十七日。

    晁盖一行浩浩荡荡南下。

    北方大胜,俘虏天祚帝,辽国覆灭的消息也被传令兵迅速的传遍华夏各地。

    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听闻辽国覆灭消息,心情复杂难以言表。一年半前他们还是辽国二等臣民,虽然华夏收服失地,让北地汉人翻身做了主人,但他们内心仍惴惴不安,生怕辽国再打过来。

    现在好了,看似强大的辽国覆灭,连大辽皇帝都被天启陛下俘虏,他们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压在心头的阴云一消而散。

    “现在,我才真正感觉咱们汉人立起来啦!”

    “这都是陛下的功劳啊!”

    “我华夏武德充沛,实乃我汉人之福!”

    “陛下万岁!”

    北地汉人奔走相告,互相欢呼庆祝。

    北地的契丹、奚人、渤海等民族百姓则忐忑不安,如今汉人当家,不知会不会清除、欺压他们,就像他们曾经对汉人做的那样?

    直到安民告示下来,官府有令一视同仁,免税两年后一体纳粮,他们才放下心来。

    ............

    东京开封府,吴用、公孙胜得到前线军报,不禁欣慰笑道:“陛下终于要回来了。如今政务、军事千头万绪,正需他拿个主意。”

    “此次平定北方,北方军事压力骤减,但是移民压力却是暴增。我等工作不力,陛下回来,还不知该如何交代呢,唉。”

    晁盖打下了北方千里江山,但是吴用和公孙胜移民之策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中原汉人太眷恋故土,向北方移民数量稀少,让两人愁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等陛下回来吧,陛下一定有办法。”

    两人面面相觑,互相安慰道。

    ...........

    华夏半月谈编辑部,李清照拿到北方军情之后,立刻连夜撰写了一篇《天启陛下灭辽记》,洋洋洒洒五千余字,犹如神话故事一般,用跌宕起伏的剧情,描写了晁盖一战灭辽的经过。尤其重点描写了天王城的建设、天祚帝投降、传国玉玺归位,给人一种天命所归,汉唐正统在华夏的感觉。

    十二月一日,最新一期《华夏半月谈》印刷之后,在全国立刻引起轰动。

    “那个曾经的父母之邦辽国就这样被陛下灭了?”

    “那还有假?华夏半月谈可是官府邸报。”

    “辽昏侯,想不到曾经高高在上的辽国皇帝竟然被俘,还得了这么一个封号。”

    “昏庸无能之辈,能得一个侯爵,就该偷笑了。”

    “陛下兵锋所指,那些蛮夷还不乖乖俯首,哈哈哈,我华夏无敌!”

    华夏帝国从东到西,从北到南,都在讨论着辽国覆灭之事,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与安全感。

    ............

    西夏,银川城。

    听闻辽国覆灭,天祚帝被俘。西夏崇宗皇帝李顺乾大惊失色,急忙将自己的弟弟西夏兵马大元帅察哥找来商议对策。

    察哥还没到,皇后和太子倒是先找了过来,到了李顺乾跟前噗通跪倒,大哭不止,恳求崇宗发兵助大辽复国。

    李顺乾脸色微变,又恢复平和,将二人扶起。

    西夏与辽国的关系确实错综复杂。中华版图内北朝大辽、南朝大宋、西朝西夏,三方各自称帝,鼎足而立。其中,辽国最强大,西夏最弱小。

    李顺乾幼年继位,却被母亲梁太后把持朝政,当了多年傀儡。后来是辽道宗耶律鸿基派使者毒死了梁太后,李顺乾才顺利亲政。

    后来大宋攻打西夏,西夏连连战败,也是辽道宗出面让大宋退兵,保住了西夏基业。

    辽道宗死后,天祚帝继位,天祚帝把宗室子女耶律南仙封为成安公主,嫁给李顺乾,这便是现在的西夏皇后;耶律南仙又为李顺乾生下长子李仁爱,便是当今太子。

    可以说,李顺乾正是靠着辽国的提携与帮助,才坐稳了西夏皇帝的位子。

    但李顺乾本人雄才大略,能屈能伸,历史上,他靠着辽、宋、金之间的矛盾,先联辽抗宋,又联金灭辽、宋,在夹缝中求生存。

    最后,辽国和北宋都灭亡了,原本岌岌可危的西夏却成功拓土千里,成了大赢家。

    这样的枭雄个性,怎么可能为了儿女私情意气用事呢?为了一个注定灭亡的辽国,去得罪如日中天的华夏?李顺乾突然觉得看不清形势的皇后和太子已经不适合在皇宫居住了。

    安慰一番将皇后和太子打发走,西夏兵马大元帅李察哥也到了。

    “皇兄,您找我可是为华夏灭辽之事?”

    李察哥掌握西夏兵马,消息灵通,听到崇宗召见,立刻便想到了其中缘由。

    “正是。皇弟,你对当前局势怎么看?华夏会不会灭辽之后再来攻打我大夏?”

    没了辽国这个北方强邻,李顺乾非常没有安全感。华夏可以灭辽,当然也可以灭夏,这正是他最担心的事。

    “皇兄,据我侦查得知,天启皇帝晁盖已回返中原,但是汉军几大主力军团却在蒙古草原征伐。短期看,华夏没有出兵西征的迹象。但是明年开春之后便不好说了,河套地区的汉人龙骧军团虎视眈眈,一直盯着我西夏军事重镇。若是汉人几大兵团扫荡蒙古诸部之后,腾出手来,我大夏危矣!”

    察哥作为西夏兵马大元帅,曾多次领兵与大宋交战,有胜有负,保持了西夏领土未失,是不可多得的战将,他的意见让李顺乾不得不重视。

    “若是由你率领我大夏十五万兵马,也无取胜把握吗?”

    李顺乾试探性的问道。

    “我大夏举国之力,也不过筹兵十五万,战力与大宋相当。但是华夏军团战力数倍大宋,若是华夏龙骧、苍狼、神武三个军团来攻,小弟实在无必胜把握。”

    察哥也有自知之明,这种兵力和战力上的差距,不是靠吹嘘就能抹平的。

    “那我们提前去示好如何?以前我大夏向大辽称臣寻求庇护。如今华夏灭辽,我们不如依旧向华夏称臣!”

    李顺乾枭雄个性,能伸身屈,他向辽国称臣,娶了天祚帝的成安公主,称天祚帝为父。现在为了西夏江山,同样能向华夏俯首。

    “此计或可行。不如再将玉珠公主嫁与晁盖,并承诺与华夏一起伐宋。”

    察哥建议道。玉珠公主是李顺乾的掌上明珠,今年十六岁,正是风华正茂时,若是能以此和华夏攀下姻亲,对西夏基业帮助甚大。

    “可!”

    李顺乾答应的没有丝毫犹豫。女儿虽然是心头肉,掌中宝。但与祖宗基业相比,又不值一提了。

    计议已定,李顺乾立刻派出使者,前往包头城,表达自己称臣之意。

    龙骧军主将呼延灼在城中接见西夏使者,听完他的表述,看了西夏皇帝李顺乾的降表,冷哼一声,将降表收下,不置可否,将西夏使者赶了出去。

    “无礼之极!”

    西夏使者狼狈出城,不禁暗骂。汉人不都是讲究礼仪的吗?面对这种国之大事,怎么连基本的待客之道都不懂!

    “无知蛮夷!”

    呼延灼命人将降表封存,急送陛下定夺。但他觉得西夏人的打算恐怕要落空了。

    “阳光照耀之处,皆为汉土。这些西夏蛮夷还在做割地自保的美梦,简直愚蠢。”

    屠龙手孙安嗤笑道。

    “待西夏国灭,所谓公主,我等自可为陛下奉上,何须他们联姻。”

    百胜将韩滔摇头不屑。

    “联合攻宋?亏他们想的出来。陛下最忌讳有外族干涉汉人内政,仅凭此条,西夏已有取死之道。”

    天目将彭汜笑道。

    “好啦,临近年关,陛下回返中原,近期不要多生事端,平稳待开春便是。国之外交,自有陛下决断,我等依令而行便是。”

    呼延灼说的平静,其实内心正汹涌澎湃。其他诸将灭国领功,封关内侯、列侯让人羡慕不已。他却在包头城蹉跎了一年,但是他有预感,征伐西夏将是他封爵的契机。现在要做的就是练好兵马,待军令传来,他要让西夏看看,何谓“半夜龙驤去,百战虎穴空!”

    ...........

    大宋都城,西安,皇宫内。

    “辽国怎么就灭了呢?”

    徽宗赵佶拿着一份《华夏半月谈》神情呆滞,百思不得其解。

    “辽国本已腐朽,在金国攻击下岌岌可危。华夏先击败金国,再灭亡大辽,虽急促,亦在情理之中也。”

    林灵素解释道。

    自从迁都到西安城,徽宗赵佶就陷入了不断自我怀疑之中。看到华夏不断取得胜利,让他自我怀疑的次数越来越多。林灵素不得不扮演知心大哥哥的角色,不断开解徽宗。

    现在大宋政局很微妙,徽宗越发不愿处理朝政,开始让太子赵恒主持政务,太师蔡京也开始把精力放在辅助太子身上。

    这让林灵素危机感大增,徽宗在位,自己还能保住性命。如果太子赵恒当政,自己焉有命在?所以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徽宗垮了,徽宗现在就是他的护身符啊!

    “爱卿,你说天命是不是真的在华夏,而不在我?否则何以我主政天下时蛮夷处处欺辱,这晁盖一去,就把他们都降服了呢?天祚帝耶律延熹,多么强大一个人物,怎么就成了辽昏侯呢?”

    徽宗语气萎靡,精神不振,语调说不出的凄凉。

    “这...天道无常,这晁盖或许是玉帝陛下对您的考验也说不定。红尘练心,若无波折,何以洗练呢?”

    林灵素也只能生拉硬拽的牵强附会的解释。

    “红尘炼心么?我觉得我已经够苦了。”

    徽宗感叹道。

    “比起那金国天骄完颜阿骨打,辽国帝王耶律延熹,陛下何其幸也!”

    林灵素安慰道。他们一个死的凄凉,一个活的憋屈,徽宗还能逍遥修道,比他们强多了。

    “唉!”

    徽宗长叹一声,不再言语。再次翻看起《华夏半月谈》,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每期新刊,他都一定会让人想法购来,看着里面让华夏振奋的消息,徽宗不禁幻想联翩。

    少年时代,他也曾幻想过想像皇兄哲宗赵煦一样,开疆扩土,收服失地,一统华夏。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自己变得懈怠了,以至于如今竟然把五千里江山弄得四分五裂,自己也只能偏居一隅。更是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华夏帝国开疆扩土,威震四方。

    “这天下,离我越来越远了。”

    徽宗喃喃道,手中却越发攥紧了《华夏半月谈》。

    ...........

    十二月十七日。

    经过二十天跋涉行军,晁盖在麒麟军护卫下,携带辽国君臣、蒙古、女真俘虏,在百姓一路欢呼声中回到了开封城。一路开着光环扫描,天命值飙升至四百万。

    “恭迎陛下回京,万岁,万岁,万万岁!”

    开封城的百姓百年来,第一次见到献俘仪式,看到契丹、蒙古、女真俘虏鱼贯而入,欢呼声响彻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