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命水浒 » 第三百二十八章:跨河大桥

第三百二十八章:跨河大桥

    衣食住行,人们的基本需求。

    同样也是一个国家需要提供给居民的基本服务。

    衣物方面,华夏帝国既有麻布、丝绸这种传统衣料,又有羊毛和棉布这种新型布料。随着纺织技术的提升,衣料会越来越便宜。

    食物方面,广阔的土地,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高达1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生存一亿人口,可以说地广人稀,粮食可供挖掘的潜能巨大。

    住宿方面,农村在集体劳动下,集体砖窑遍地开花,砖瓦房取代土坯茅屋房;在城市楼房取代平房已经成为趋势。

    出行方面,华夏有了西域三河、河套宁夏、蒙古草原、东北塞外、西南巴蜀、大理云滇六大产马区之后,骡、马、牛大量贩卖进入中原,价格比宋时降低了一半左右。在陆地上马车、牛车络绎不绝;内陆漕运纵横、外海大船横渡,整个帝国被交通贯穿到了一块。

    但仍还有提升的空间。

    天启六年,七月。

    经过桥梁专家们和路桥基建部花了两个月时间的勘探设计,关于汴梁、兰考、菏泽、平阴、济南、滨州、东营七座横跨五丈河的桥梁设计图制作了出来。

    晁盖也利用每年七月的百姓劳役时间,开始准备建设桥梁。

    “陛下,您是说要同时开建七座桥梁?!”

    “这,这会不会太勉强了啊!”

    桥梁教授樊若水和路桥基建部副部长张择端同时表示震惊。根据他们计算,需要先挖分水渠,然后筑坝分流,等待河水流干露出河床,在河床上建设地基,等地基干透后,在上面建设桥墩,铺设桥面......

    一整套流程下来,即便全力施工,也得一年时间才能建好一座。七座就是七年。他们都以为这是陛下的一个长期打算,谁知道竟然是要同时开建?

    “我正有此打算。先发动百姓在七个地点挖掘分流渠吧。再准备好技术匠人,一切听我号令。”

    晁盖的独断专行,让樊若水和张择端摸不着头脑,但也只能照办。

    随着政令下发,河北与河南的百万劳役人员集结。华夏的劳役政策经过五年检测,已经证明了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性。服役百姓不但能获得衣物、铁器作为补贴,伙食上也很丰富,所以服役的积极性都很高。

    “大家伙儿跟我走,这次又是陛下亲自带领咱们开工,可别在陛下面前露了怯。”

    “放心吧村长,咱们村可没有孬种。”

    两岸百姓唱着劳动的民歌,士气高昂的赶到工地,河北的百姓在大河以北挖分流渠,河南的百姓在大河以南挖分流区。等晁盖和技术工人赶到工地时,看到的正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团结就是力量!”

    华夏民族个体可能不是最强的,但集结成的集体却是无可匹敌。

    大洪水来了,就在大禹带领下集体合作疏通河道。

    干旱了,就在李冰父子带领下开凿都江堰水渠引水灌溉。

    山挡路,就在愚公带领下一代代开山凿石。

    就是凭借着这股团结一致,战天斗地的精神,华夏民族屹立五千年不倒。

    “天气炎热,吩咐下去,多煮些绿豆汤!”

    晁盖吩咐道。

    他的到来,引起百姓阵阵欢呼,上次陛下带领大家挖出黄河六道分渠直通大海,让黄河不再泛滥,还灌溉了河北广阔平原。这次五丈河挖掘分水渠,虽然只是为筑造堤坝临时使用,但新挖好的水渠在桥梁造好之后不会填埋,依然可以灌溉周边,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

    晁盖在这里巡视完之后沿河而下,一共七个筑造地点,他一个一个巡查,一直抵达最东处,东营城。

    东营地处入海口,河对面就是沾化,一旦两地桥梁建好,可以直接让潍州与德州贯通,节省海上运输压力。

    “陛下,东营这里的分流渠已经挖好,下一步该如何做?”

    樊若水和张择端带着技术工人,一路跟随晁盖从汴梁抵达东营,风尘仆仆的问道。

    “上游的商船也已经截停了吗?”

    五丈河是一条黄金水道,每天在河上来往的船只如梭。这也是之前官府想在五丈河上修建大桥,却遇到的重要阻碍——每耽搁一天,船运就要受影响一天,造一座桥,却要截停河道一段时间,这谁受的了?即便是有分流渠,让商船从侧面通过,影响也颇大。

    若非是陛下亲自下令,谁敢让这样繁忙的河道暂停?

    “已经在十里外截停。”

    张择端连忙点头。桥梁基建部已经通知当地官府配合做好被拦截商船的安抚工作,如今很多船只在两岸停留,但随着时间推移只会越来越多。

    “打开分流渠。”

    随着晁盖一声令下,分流渠距离河道最后三米被挖通,河水汩汩而入,但想要达到通船的程度,还得等待几日。

    “接下来,该我了。”

    晁盖走上河堤,在万众瞩目之下,高声一喝。

    “敕!”

    一米见方的大青石如同麻将一般在大河中堆砌,不到一分钟就垒砌出了一面高三丈、长五十丈、宽两丈的青石堤坝。被拦住的河水慢慢涨高,水流涌入分流渠,下游水面却在渐渐变低,最多一个时辰,就能见到河床了。

    “这,这是神迹吗?”

    “出现了!陛下当年拦截黄河决口时的神迹再现了!”

    “哎呀,老头子活了这么多年,终于见到神仙了。”

    “我以前只以为是东边那些人瞎传的,想不到竟然真的!”

    “陛下得天道赐福,我们得陛下庇佑,实乃我华夏之福啊!”

    “陛下万岁!”

    ..........

    周围的百姓狂热的呼喊,樊若水和张择端等人也是目瞪口呆,他们也算是听着陛下的神奇传说进入朝廷的,但这种神迹,他们还是第一次见。他们何等幸运能陪在陛下身边,目睹这神迹。

    晁盖建立完大坝,面不改色,比起当年封堵千米长的黄河决口,这个堤坝只是小意思,不过才花了一万多点天命值。

    河流被截断,两岸百姓兴奋的议论,那些随行的工匠也看着发呆。在大河中铸造堤坝向来是一件难事,想不到竟然这么容易就被陛下解决了,难怪陛下有底气要同时开工建造七座桥梁,因为陛下自己就把最难的一项工程给干完了啊。

    在众人兴奋中,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一个时辰后,河面水位已经低到可以看到河床。这时晁盖继续抬手,又是一声高喝

    “敕!”

    以前他还遮遮掩掩,又是自残,又是乞求天道赐福,现在他已经是皇帝,他即天命,也就无需顾及那么多了。

    只见

    一块块青石尖刺从百米高空砸落,在河床上砸入泥土之中,并在其上垒砌平坦地基,一根根水泥柱在地基上拔地而起,一根根钢筋水泥横梁搭建,一块块五米长的预制板铺设,一块块耐腐蚀的青砖填充,就如同有神之手在垒砌玩具一般,不到五分钟,一座长达两百米,宽有二十米的多空拱桥粗坯完成。

    围观百姓兴趣盎然的看着这些,都在兴奋的讨论,丝毫不觉得有异,反而觉得各种神奇出现在陛下身上,那都是正常现象。

    樊若水、张择端更是张大了嘴巴,震惊的无语。正因为他们明白建造桥梁的难度,才更明白这种神迹显现的不易。

    随行工匠们也都颤抖着跪地高呼。

    “好啦,大家,如今这桥梁只是粗坯骨架,仍需工匠进行加固,让它真正成为屹立不倒,利国利民的通途。大家干活儿吧。”

    完成自己任务的晁盖唤起跪地的工匠们说道。

    “遵命,请陛下放心,我等一定豁出全力,一定不让陛下的神桥出现一点瑕疵。”

    就像是古代许多的桥梁一样,砖石之间未必完全需要粘合剂,但有总比没有强。特别是外面再涂抹几层防水,可以让大桥使用寿命更长。这些工匠决定,一定要在桥身上雕刻下陛下神迹的经过,让后人永远铭记。

    ..........

    “此间后续,仍需工匠收尾,我们逆流而上,前往下一站。”

    晁盖不再浪费时间,继续启程离开。这次的成功,让他对自己的建造技术也更加自信起来。

    此后半个月,滨州、济南、平阴、菏泽、兰考、汴梁六座桥梁的骨架也建造完成,效率高的惊人。随着百万劳役人员离开,也将神迹现世的消息带去了四方。

    “我看到了,我真的看到了,陛下一挥手,江河立刻断流。陛下一点头,一座大桥凭空出现!”

    “天道至公,天道至仁。天道赐福陛下,让我们百姓安居乐业啊!”

    “陛下的仁慈大家都看在眼里,修桥也是为了咱们百姓南北过河方便,这就是功德啊。”

    “咱们也一块帮忙了,也算积累功德了呢。”

    .........

    最后一座桥在汴梁修建,满朝文臣也过去观望,看完之后内心安定,果然天佑我华夏!天道教的那些元老也去现场观看,看完之后却都沉默了,为什么他们也修炼,却一点神力也没有呢?

    进入八月份。

    在汴梁最后一座大桥建造完毕后,晁盖又默念系统回收功能,将拦水大坝的青条石再卖给系统,五丈河上的水运又恢复通航。

    这七座桥的建设成功,给了晁盖很大的自信,让他想要挑战在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上建造大桥。

    黄河大桥建造难度稍低,因为黄河有枯水期,而且不必考虑水运问题。晁盖已经命人去考察地点,并测量数据、绘制图纸等待冬季枯水期便施工。

    其他大江建设大桥难度就比较大,历来只是在战争时,才会临时搭建水上浮桥,但水上浮桥,一是木材容易被腐蚀,无法长久。二是浮桥阻碍水面交通,对于淮河、长江、珠江这样的黄金水道来说,无法通船的损失太大,建造浮桥弊大于利。

    所以,想要两全其美,必须要建造上面平坦,下面可通大船的拱桥才行。但这里面就涉及一个最大的难点,如何截断水流?

    淮河、长江、珠江常年水流量巨大,可不是区区五十丈宽的河流能比的,一旦建造堤坝,上流下来的水如果无法及时分流,就会漫灌两岸,形成洪水,对两岸百姓造成巨大灾难。

    关于这一点,晁盖倒是想起了后世的经验,那就是在主要河流的低洼地带,大量建造泄洪区和水库,分流上游河水。后世华夏从建国开始,短短七十年建造了753座大型水库、3896座中型水库和9万多座小型水库。成功让河流汛期危险降低,旱季变得游刃有余。

    这将来会是华夏治水的长期目标。

    而近期目标,则是利用现有的大湖大泽作为泄洪区,建造跨江大桥。

    比如:

    利用淮河沿岸的寿春瓦埠湖、蚌埠三岔河沼泽、五河县沱湖、淮安洪泽湖作为泄洪区,在这五处地点建造跨河大桥。

    利用长江沿岸的岳阳洞庭湖、武汉梁子湖、江州鄱阳湖、金陵绿水湾作为泄洪区,在这四处地点建造跨江大桥。

    利用珠江沿岸的天然湿地,在来宾、梧州、肇庆、广州建立珠江大桥。

    任务安排下去,只等勘探和设计完毕,明年四月再次征发劳役时,就可以出手建设。

    不是晁盖非要越俎代庖,而是以现在的建造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干,不知道要用多少年!黄河、淮河、长江、珠江这几座桥梁建成,起码得十年以上!而现在经济发展,需要尽快打通南北交通,这些大桥的建设完成,能够将国家被大江大河割裂成的碎片揉和在一起。

    等最基础的完成之后,剩下其他桥梁,就需要路桥基建部和技术人员一点点建造,自己就不用管了。

    在安排桥梁建造的问题的时候,又传来两个好消息。

    一是董平和阮小七在完成对扶桑神道教势力的清剿之后,随着天道教入驻,扶桑局势日益平稳。阮小七率领船队沿着千叶群岛探索,竟然真的摸到了北美洲,今年六月份抵达了加州长岛,并在那里建设了营地。在探索的同时,发现了土豆和番薯。继续南下在中美洲玛雅部落发现了玉米。

    二是汤隆带领的研发工匠,终于手工搓出了一台最原始版本的蒸汽机。

    这两个好消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晁盖的系统商店里,出现了大量南北美洲的特色产品。比如,就有蒸汽机密封所需的橡胶!

    晁盖将橡胶兑换出来,交给工匠们继续改进机型。兑换出大量橡胶树苗,让船队紧急运往海南岛进行种植培育。

    而玉米、土豆、番薯,则是准备等明年夏天冬小麦收获之后,再行推广。

    有了蒸汽机,铁路也要提上日程了呢。铁路线路的规划要提前着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