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风起2005 » 第545章 借个名儿

第545章 借个名儿

    “胡闹,使不得.使不得!”

    听见马凉居然打算直接投一个项目给女儿练手,饶是韩三爷这些年见多识广,都感觉过于夸张。

    虽说自从执掌中影集团的大权以来,没少人逢迎讨好自己。

    可像这般豁得出去的也是为数不多,毕竟哪怕一部再小的电影,那也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投资。

    他才不相信马凉会只拿个几十万出来,真当给女儿“练手”呢。

    也不怪韩三爷震惊,毕竟现在才2008年,国内电影市场体量十分有限。

    单个项目即便里面的利益再大,也大不到过于夸张的程度。

    不像是十几年后,动不动就干个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票房,那才叫天大的利益呢。

    所以面对马凉报来的“李子”,韩三爷压根不敢轻易答应。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如此大的利益,背后必然有更大的诉求,他和眼前这年轻人不过才刚刚见面,可不敢太乱来。

    马凉在说出刚刚那番话的时候,心里头就早有所料。

    要是韩三爷这么容易就答应,他反倒要担心了,好在一切都和他预想的那样,韩三爷果然拒绝了。

    对方要连这点儿谨慎都没有,又怎能走到如此高的位置呢。

    马凉跟着便补充道:“三爷,我可不是瞎胡闹,刚刚的提议是真心诚意思考后才说出来的。”

    “感谢马总的好意,不过还是算吧!

    佳女她现在连北影的学都还没去上呢,一点儿理论基础都没有,又何谈练手一说。”

    韩三爷仍是坚定地拒绝道,只不过心里头难免觉得可惜。

    如果女儿当年能听从自己的建议,本科就去读北影导演系,现在不就正好可以有个好项目练手么。

    如果是他自己,倒也能给女儿搞点资金,拍个学生电影练练手根本不叫事儿。

    不过投资金额就不会太大,毕竟他身为华夏影视圈一哥,也不能把事情做的太过分,总要面子上过得去才行。

    可如果是另有老板投资,上手就给女儿整个大项目练手,那起点就不一样了。

    社会层级越高,其实反倒是越难直接扶持后辈。

    随便扶扶当然没问题了,但是想扶到一定的高度,那打铁也要自身硬才是。

    如果各行各业的头部都轻易成世袭了,那整个社会还玩个屁。

    所以韩三爷也不禁为女儿可惜,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毕竟眼前这位年轻的投资人既然敢开口,出手肯定不会小。

    现在也只能拒绝,待女儿毕业之后再说了。

    马凉见对方仍是坚持拒绝,也感觉十分为难,他就知道事情没这么容易。

    就好比是官场送礼,不是说你送的多,就一定能送成的,你哪知道对方敢不敢收、愿不愿收,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因缘际会。

    于是他只好进一步解释道:“三爷,您大概是误会了。

    我最近是真有一个新的影视项目准备启动呢,而且投资总额比《长江七号》只多不少。

    之所以会说拿给咱大侄女练手,是因为这是一部动画片电影。

    毕竟动画片电影的操作难度比真人电影要容易很多,无非是多花点钱砸在动画制作上而已。

    剧本都是现成的,人物形象也设计好了,拿来练手再合适不过。

    这下,您总应该放心了吧!”

    “动画电影?”韩三爷听完当场就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那我就更加不能答应了!

    自从《宝莲灯》之后,国内再没有动画电影的成功案例。

    这个领域一直都是迪斯尼、皮克斯等海外电影巨头的天下,国产动画电影任重道远啊……”

    一听马凉说的是动画电影,他就更不敢答应了。

    一方面是不想看见眼前这年轻人亏钱,另一方面则是不想女儿职业生涯经手的第一个影视项目就直接扑街。

    谁不想履历上面全是亮点啊,没有人会上杆子主动给自己加个污点的。

    马凉唯有再继续解释起来:“三爷,动画电影成不成功,一是由剧本和故事决定,二则是由动画电影的人物形象决定。

    这两点我都经过了充分的验证,孩子们绝对会喜欢的。

    尤其是第二点,从《长江七号》的周边产品大卖,已经能充分看出来了。

    只要卡通人物足够可爱,连大人们都抗拒不了,何况是孩子。

    您也不用急着答应,回头我把剧本和卡通人物形象设计图全都发给您过目。

    到时候如果您要还觉得没信心,那我就不劳烦咱大侄女了。

    不管怎么说,这个项目我是必须要启动的。因为在我看来,这部动画电影的IP价值潜力巨大,甚至会是《长江七号》的好几倍。

    光是卖周边产品,都能够带来上亿的利润,我指的是美金……”

    马凉这样一说,一桌子人纷纷用极其怪异的眼神望着他。特别是韩三爷和星爷,都像是在看外行人的笑话似的。

    毕竟刚刚的话一开始就已经够夸张了,到后面竟然还说卖周边产品能卖出过亿美金。关键还说的是利润,而不是收入,简直是想钱想疯了。

    就连一向对马凉很有信心的柴大官人听了,都只能尴尬地笑了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无脑地跟风喊666。

    柴进忍不住就劝道:“老弟,要不咱还是私下再参谋参谋吧。

    你就算是想投个影视项目给咱大侄女练手,也用不着一上来就玩得这么大啊!”

    马凉就知道几人会是这样的反应,不这样才怪呢。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重生大佬,而且他也不是迪斯尼的老板,说要做一部动画电影利润能有上亿美金,是个人都不会轻易相信。

    于是他也不过多劝解,而是直接朝着韩三爷表态道:“三爷,还是那句话,您用不着今天就决定。

    回头我让助理准备好项目资料,甚至连卡通人物的公仔都可以做出来,一并交给您过目。

    回头您可以找个幼儿园做个测试,把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把卡通人物的公仔展示给孩子们看,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喜欢。

    然后您再考虑考虑,要不要拿这个项目给咱大侄女儿练手。

    放心,不管您的决定如何,都不会影响咱们之间的交情,我还不至于那么没格局!”

    “成吧,马总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还能说什么。

    那就静候你的好消息了,希望一切都能如你所说,那咱们就皆大欢喜。”韩三爷终究是应了下来。

    毕竟他也不想硬驳了这位年轻投资人的面子,回头再婉拒也行。

    马凉见对方兴致寥寥,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谁说重生大佬就无往而不利的,在没有成功案例的领域还不是要被人怀疑。

    之所以这么上杆子送项目给韩三爷父女,其实是有自己的打算。

    毕竟他不是电影专业人士,这方面的资源积累几乎为零,玩一般的电影项目也就算了,《冰雪奇缘》这种吸金神作可不能白瞎了。

    而韩三爷就不同了,不仅人脉资源通天,更是位高权重。

    明面上《冰雪奇缘》是拿给他闺女练手,实际上对方肯定会不惜动用所有资源,全程给女儿保驾护航的。

    最让马凉看中的,是一个更大的可能性。

    就是他想让韩三爷促成这个项目和迪斯尼达成合作,共同进行IP开发。

    要知道《冰雪奇缘》的IP在他手里玩,和在迪斯尼手里玩,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迪斯尼的全球影响力和渠道资源,根本不是他一个创业者可比。

    做生意嘛,有时候借鸡生蛋会远比自己当母鸡赚得还要多,甚至多十几倍都有可能。

    这就像电商行业极度发达后,很多品牌直接在电商平台上面开卖,远比自建销售渠道发展更快,赚得更多。

    反正马凉的志向也不在电影行业,也不想深耕这个赛道。

    只要在《冰雪奇缘》上捞一大笔就够了,更何况这个IP唯有通过迪斯尼的运营,才能源源不断产生利润。

    要知道单就一个迪斯尼乐园,每年都会吸引不少孩子购买《冰雪奇缘》里艾莎公主的裙子呢。

    通过迪斯尼的运营,每卖出一条裙子,马凉一样可以有收益。

    这才是对动漫IP开发最好的方式,而不是什么都想着撰在手里,结果自己做又做不好,那才是纯纯的大冤种呢。

    想促成这件事情,还真得韩三爷出面不可。

    毕竟迪斯尼也要给这位大佬面子,没有韩三爷点头,以后迪斯尼的电影就别想在国内上映。

    因为所有的进口电影都只能通过中影集团进出口分公司引进,不管是分账片还是批片都需要海外片商或协助推广方把片子报到进出口公司,拿到名额才行。

    但这仍不代表由中影进口就能稳稳过审、稳上映,其实被毙掉的还有一大堆。

    所以迪斯尼想要国内的市场,那在《冰雪奇缘》的项目合作上,就必然要讨好一下韩三爷。

    这才是马凉上杆子送项目给对方的原因,他也是无利不起早的。

    “马总,你说的我都好奇了!”

    周星弛在一旁听了,出于电影人的敏感性,也不禁想探知一二。如果真有可能成事,他都想跟着掺和一手。

    赚钱嘛,谁会嫌多呢!

    这次《长江七号》电影周边产品的大卖,他可是第一次尝到了这方面的甜头。

    马凉自然不会轻易答应,毕竟《冰雪奇缘》也用不上星爷的资源和影响力,况且这部吸金神作,分钱的人越少越好。

    于是他赶忙转移话题:“八字还没一撇呢,回头等三爷敲定了再说。

    不过我倒是有个事儿想麻烦周导,不知到您是否愿意?”

    “什么事情?”周星弛一脸好奇地问道。

    马凉终于道出了这次京城之行的第二个目的:“我想借用一下您的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