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的爱与自由 » 第五十一章 和师兄的讨论

第五十一章 和师兄的讨论

    此后,我在道观的休闲时光就只有几件事:练书法,看古文,吹笛子。

    而舞剑锻炼一类则是天天都会进行。初学笛子时我根本吹不响,一直认为是师兄做的问题,然而师兄却能吹得响。师兄说吹笛子是很需要技术的,嘴巴撅着,让气流以窄而高速冲击孔的内壁或外壁,便可吹响。

    话是如此说,然而真正实践起来却要了我的命,我的口水都快飙完了就算吹不响,师兄说这个不急,得慢慢来,多练个几天就能吹响了,而后就可以练音调了。

    师兄常在我的面前吹笛子,我觉得师兄的笛子很好听,声音很清脆,而且他常常吹的《美丽的神话》也正是我喜欢的,我时常问师兄吹这么多次不会腻吗?他答道:“易小川爱了玉漱两千年都不会腻,我怎么会腻呢?”

    我觉得这两个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但我却能从师兄的眼中看出了一丝伤感和落寞的情绪。

    接下来的日子按理说应该是平淡的,每天的事情都是一模一样,三点一线的生活。然而三人成伴,有了有趣的师兄和可爱的师妹后,生活竟也不觉得无聊,反而闲情雅致了。我常常和师兄交流一些我认为是哲学的问题,师兄也耐心地和我探讨,他说我这么小能思考这么多,长大一定不得了。

    我对于师妹则是科普一些现代生活的东西,在这个智能机的时代,她和师兄甚至只听说过手机这个东西,然而完全没摸过,我很震惊。

    有一次,我基于师兄说的新文体不会出现在纸上一论发出了疑问“纸质书会消失吗?”

    我综合我自己的观察——各大书店已经无人问津了,尤其是电子书的兴起,对于那些出版了的文学作品而言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书店仅靠着一部分人的购买来维持生计,然而绝大多数润买了就放在书柜中,让其生灰去了。针对我这个问题,师兄也思考了很久,我是早上问的,他说他晚上再来和我说。

    我自己趁着师兄早课的时间,躺在椅子上遐想。我认为纸质书是会消失的,师兄说过新文体是依靠着科技的,而在我的认知世界中,cf、dnf的游戏视频已经正在兴起了,并且得到了很高的播放量。我是喜欢看纸质书的,也许是因为我没有智能手机的原因。坦白来说,视频的精选内容远比文字要吸引人的多,一些人运用标题、文案来进行新颖化创作,对于阅读文字来说,影响思考要深远地多,加上目前纸质书的现状,让我笃定了未来的纸质书会消亡,也许只需要三十年,也许只需要五十年,也许要两百年。

    我能看出来师兄也是思考过了的,他一整天都愁眉不展的,学习的时候我将视频的思考告诉了师兄后师兄更加郁闷了,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一般,平常乐于说话的他如今也是沉默不语,小师妹还以为我们吵架了,跑来劝我和师兄道歉,我当时哈哈大笑,差点惊扰了师兄的思考。

    到了晚上的时候,师兄却得出了与我不一样的答案——纸质书不会消亡。我愣了一下,因为我认为纸质书的消亡是大势所趋,并且我的思考的逻辑严谨,有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师兄应该要从哪里攻破呢?

    师兄并没有直接说自己为什么得出的结论,而是问了我一个问题。

    “你觉得读书是一种什么行为?”师兄问我道。

    “是一种学习。”

    “那你在平常的生活中,有没有因为读书而被人夸赞过‘爱学习’,‘文化人’这样的词汇,尽管你看的是小说种种。”

    “有的。”我仿佛有些明白了师兄所说的意思了。

    诚然,读书正在演变为“爱学习”,“文化人”的专项活动了,因为我从年少就开始看书,因此无论是长辈还是同学之间都不免夸赞,而我闲暇的时间依旧会去玩游戏看视频。我只是觉得玩游戏看视频的吸引力要比读书大得多,而我完全忽略了少部分人爱看纸质书的现实,尽管这样的人数很少。

    “我觉得,如果未来的科技发展得还是这么迅速的话,我相信读纸质书的人会越来越少。科技发展得快,代表人的压力就大,就越来越喜欢看人的笑话来释放压力,或者一些其他的来释放压力。释放压力的方式有很多种,然而读书是一种最广为人知却难以坚持的活动。”师兄喝了一口茶,皱着眉头淡淡说道。

    “那…师兄的意思不正是代表着纸质书要消亡了吗?”我疑惑地问道,其实师兄说到这,和我的想法是大致不差的。

    “我说过了,现在已经有了专利的趋势,那便是‘读书人’,‘文化人’的专利。我相信不久的未来,这种专利性会更加严重。那时读书或许就会成了高尔夫那样的运动,只供上流人士使用了,因为普通人无法承受读书的高时间和高精力,科技飞速发展,他们会很忙的。”

    ……

    我与师兄聊了一晚上,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但我们又知道了看待问题的另一种角度和方式。我认为我俩的辩论是十分有意义的,远比读书还要有趣一些,准备了整整一天空闲时间的辩论词有时会在一瞬间瓦解崩溃,有时也会给予师兄沉重的一击。

    然而小师妹则是有些被孤立了,她加入不到我们的聊天中来,存在感极低。我和师兄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全然不顾她,她很委屈,但不大闹,只眼泪嘀嗒。师兄看到了后马上停止了辩论,让我一同安慰小师妹。

    或许是我们的天天辩论,也让小师妹有了一些发现问题的本领,或者年纪小,对世界的认识不够清楚,她常常会问一些怪问题,让人解答不上来,但那些问题往往能引发我和师兄很深的思考。

    譬如,有一次周末下村子看电视,看的是还珠格格时,小师妹问为什么会有“继承制”这个东西,我和师兄异口同声回答道是爱,小师妹懵懂,但也不再追问了。事后师兄找我聊天,关于继承的东西,问我能不能想到什么,我摇了摇头,继承制是封建的东西,我没活在那个年代,很难去体悟当时的压迫感。

    那一天晚上师兄也给我说了一些常识,说我们这个道观是私人所有的,也可以说是继承制,但和血缘那样的不同,也许是由大师姐来继承,也许是由大师兄来继承。我同样说这是因为爱,师兄笑道:“师父只爱我们两人吗?”

    “道长师傅更爱你们两人。”我回答道。其实我是下意识地判断了,因为我没从师兄的童年生活过。

    “师父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你入了门也会和我一样得到师父的爱。”师兄低头道。让大师姐或者师兄来继承道观全然是因为就他们年纪大一些,入道的时间长一些,道行深一些,人心足一些而已。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着继承这个东西,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既然我认为继承是封建的制度。那么如果只继承财而不继承权,那还是封建吗?

    在我的认知中,如今的社会指导思想的终极目标是人人平等,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看待我们这种的继承财产制,是不是也是一种封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