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的爱与自由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到达地点

第一百四十三章 到达地点

    我自称为半道士,其实是毫无根据的,我压根就不沾边。只是为了唬住美猴王,我也只得这么做。那座屋子我们后来也没再来过,绕了其他的路走,至今在我心中还是个迷。

    过了屋子之后便是一段下坡路了,伴随着弯弯绕绕。我开始欣喜起来了,这意味着我们踏上了要去半山腰的路了。

    三人连忙追问着我那间屋子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也说不上来,只得随便说了个理由搪塞过去。

    经过那屋子后,美猴王算是和我们一步都离不开了,金丝猴但凡走得稍微快一些,美猴王就会叫他慢下来。不止是他,就连我也是,明显感觉到这里的光照很少,周围的气温都降了一度。

    一直到我们走进一片算是丛林的地方中,地上铺满了落叶,周遭的树木却是青色的,长得都非常高大,几乎只在顶端有叶子。我闭上眼回想一阵,确定前方不远处就是丛林了。竹子多生长于阴凉处,且降水要丰富,对于土壤并没有特殊要求,但这满地都是枯叶,想土地不富裕也是不大可能的。

    我紧紧握着双肩包的肩带,一步一步地朝内走了过去。

    不久后,我们看到了一处石碑,远方已经是有竹子的景象了。我擦了擦头上的汗,说道:“终于是走到了,可以看看先人的真迹了!”

    “好阴森呐…”美猴王向内张望着。虽说是一片竹林,可也只有一小块地方是空旷的,其他的都被密密麻麻的竹子覆盖了,想要进去也有些难度。空旷的地方算是个圆形,其中有一张石制的桌子,和几张石制板凳,都是固定在这儿的,连年的降雨和风吹雨打让这些石制品有些磨损了。

    大鸡腿三人匆匆进去了,扫清了上面的灰尘和积水,我则是蹲在石碑前观看。

    乾隆庚子年,七月七作。

    序:邦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险于南,而都邑之丽山傍景者,莫近于镇远。以至近而求最高,其势必得。余自ZY移守镇远数月,未尝知有此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所不当然者。经友孟尝所引,欲登高,而误辗转此处,得异境焉,故余作拙作以作,令人以石造之。

    正文:乾隆四十八年,ZY大水,水及余故居之半扉,百姓流离失所,朝堂无救。圣上以为办事不利,遣余自ZY守镇远。而余以为,天子年祭社稷拜江山,当以祈风调雨顺,此事皆全天灾,不足人祸。

    此山,南则镇远都城,市井富足,百姓安康;而其北则苗裔部族,常做中客安康调息,欣欣向荣;南有土匪猖獗,霍乱一方。嗟乎,此境乃据三势之力。若为人发现,则定然放于心中杂念,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梨花逗月,歌一声湖海茫茫。天下太平矣!

    此境,茂林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屹立一色。风雨晦明之间歇此间,俯仰百变。余命人开凿竹林,留以余地所筑亭,以便乞巧时携余家眷来此幽静。

    竹林巍峨挺然,似是上天使力,任工夫戮而不动,一日之程竟用三日。席地坐于空地中,合手感悟,似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似有水若上善涓涓始流,沁润万物;此居为天地精华,宜适琴弹心,作高山之曲,舞无双之势……

    到后面,石碑便因为常年的积水而模糊看不清了。

    此时三人也来到我的身边,看完了石碑。虽是古文,却是清朝的,因此能够看懂也不过奇怪,作者不详,这是莫大的遗憾了。我上网搜索了乾隆四十八年,发现这作者离我们有好几百年的时光长河,我叹了口气,感叹着岁月。

    “陈大文豪,翻译翻译呗?”美猴王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笑着给她翻译了一通。

    序:城邦在南山之下,好似起居饮食都同这山相关,四方的山,没有高过南山的,而依靠南山,傍景的却只有镇远这座县城是最近的。到镇远去求最高的山,是不可阻挡的。我从ZY移守镇远已经几个月了,都还没有听过这座山的名字,虽然这件事和我所做的政务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但从事物的道理来说,是不合理。经过好友孟尝指引,我想要登到高处,却错误地辗转到了这里,看到了这片异境,因此我写了一片拙作,让人用石碑可下来。

    正文:乾隆四十八年,ZY发了大水,水漫到了我的故居门窗的一半,百姓流离失所,朝堂却没有任何的救援。皇上以为我办事不利,将我从镇远调到了ZY镇守,而我觉得,皇上年年都祭拜社稷以求苍天之下风调雨顺,此事全然是天灾的问题,没有涉及到我的地方。

    这座山,南方是镇远的都城,街道琳琅,百姓安康;北部则是苗族的部落,常扮演中立的角色安康调息,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模样;南方有土匪猖獗,霍乱一方。哎呀!这个地方分割了三个势力,要是被人所发现,则一定会放下心中的杂念,坐于此处,将诗酒猖狂一些,唱一曲《梨花逗月》,歌一调《胡海茫茫》,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这一片竹林,是由高大的树木所封闭的,像是一个大圆环一半,唯独缺了它的西面。春天夏天交接的适合,草木仿佛要触摸到天际,秋天冬天,这里的颜色都是保持不变的。在风雨晦明的时候在这里歇息,抬头低头看看这世间万物的变化。我命人开凿处竹林,留一处地方建造亭子,以方便我在乞巧节的时候带着家里的人来到这里。

    这竹子巍峨挺然,像是上天都助力了那般,任凭工人们怎么砍伐都不动,原本一天就能干完的活却干了三天。我坐在空地中,合手去感悟这片竹林,仿佛是有鹤在野外叫,声音大到连天都听见了,似乎是有一股富含品格的水在涓涓流动,沁润万物。这地方是天地的精华,适合去弹琴聊心,作高山流水的曲子,舞动无双的舞蹈…

    我翻译得不够精准,有很多的字词都是模糊的,且那书法写得尤为任性,有许多的字词都是由我脑补出来的,我阅读的文言文量还是很少,错误得很多。美猴王在一旁听着我翻译,不禁说道:“感觉有点不符合逻辑诶,而且清朝的县长,起码都是去过会试的好不好,怎么可能文采这么差!”

    我搓了搓鼻子,说道:“古人的文章,其实说起来都是有些不符合现在的辩证逻辑的。至于这文采,我也觉得不是特别好。可能是后来人拟作的!”

    “懂得还挺多,饭都摆好了,来吃饭了!”金丝猴笑着拍了拍我,让我吃饭去。金丝猴和大鸡腿对于古文都没有太深的研究,只是喜欢写一些没有平仄的诗词而已,因此都是沉默不发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