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挑灯回望旧城语 » 重回大学(三)

重回大学(三)

    “外婆我回来了。”时晞喊道。

    “是不是又贪玩了?回来的晚喽,外婆去给你把桂花糖藕热一热。”时奶奶说到。

    “谢谢外婆。”时晞说到。

    “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和外婆说?”外婆笑了笑,手上热桂花糖藕的动作却没停。

    “外婆,你怎么知道的?”时晞感到疑惑。

    “你是外婆带大的,外婆怎么会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呢。”外婆说着将桂花糖藕递给了我。

    “外婆,李爷爷说想让我跟着他学医术。”时晞倒是没隐瞒,想来即使她不说,外婆也会知道。

    “那小晞自己想学吗?”是奶奶问道。

    “外婆,我想学,但是…..”时晞话并未说完,可是奶奶却明白他的意思。

    “小晞想学,李爷爷也想教你,那小晞可要好好学,不能让外婆失望,你上大学了,也要学会照顾好自己,不要担心外婆。”时奶奶说到。

    “好的,我知道了,外婆,我不会让您和李爷爷失望的。”时晞说到。

    “好了,再不吃桂花糖藕可又要凉了,快吃。”时奶奶说道。

    “知道了,外婆,外婆做的桂花糖藕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桂花糖藕,去了A市,我就尝不到了。”时晞撇了撇嘴。

    “这孩子,想吃桂花糖藕,等放假了就回来,外婆给你做,可是,小晞,咱学业也很重要对不对?”外婆说到。

    “好,我知道了,外婆,等我去了A市,你一定要照顾好你自己。”时晞说到。

    “外婆知道,外婆不会让我们小晞担心的。”是奶奶说道。

    “外婆,你真不和我一起去A市吗?”时晞再次问道,从她的角度来说她希望外婆能和他一起走,因为,即使她不能够救回村里所有人也能救回外婆。

    “不去了,A市是你们年轻人的地方,我就呆在这儿,哪也不去了,你外公会陪着我的,你外公说过他喜欢这里的。”外婆指了指放在桌上的照片。是啊,外婆来这里不正是因为外公吗,当年外公不过就是个一穷二白的书生,虽然有些文人风骨,可那个年代,这分骨气又能干些什么呢,可那个时候的外婆却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可偏偏这吃穿不愁的大小姐看上了一穷二白的外公,外婆虽然是大户人家,却是十分讲理的,也没什么高人一等的姿态,外婆的父母亲也就是我的外曾祖父母,虽然不愿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但却喜欢外公那份傲气,对于这门并不门当户对的婚事竟也是同意了,也幸好我的外公没让我的外婆失望,外公这一生只为了两件事,一件是外婆,一件是为国,外公死于助教的山村,08年w市五月12日14时28分八级地震,当时外公在w市支教,我听外婆说外公是有机会逃出来的,只不过,外公又返回了,为了一个学生,最终那个学生,活了,外婆没了丈夫,我没了外公,外公在去支教前曾说过,等他回来了,就带着外婆来这个村庄生活,外婆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外公,于是啊,外婆带着她与外公的那份执念来到了这里,外婆说的对,我的外公会在天上保护我的外婆的。

    “外婆,那我想你怎么办?”时晞撒娇道。

    “现在不是有什么智能手机吗,回头你给外婆弄一下,有那个什么视频通话。”外婆摸了摸时晞的头说道。

    外婆还真是了解甚多。

    “知道了外婆。”时晞说道。

    接下来几天,时晞便跟着李爷爷学习医术,李爷爷教的第一个便是识别药材,苏叶、秋桑、佩兰、青黛、半夏、白芷、紫苏、泽兰、紫芙、青黛、苏木、文竹冬葵、紫芙、连翘、蔓菁、芍药、桔梗、茯苓、子芩、落葵、山奈,冬青、芫华、白芍、京墨、江篱、南星、远志、素问、白青、宛童……..时晞记忆力极好,称得上是过目不忘,连李南桢也就是李爷爷都赞叹时晞是个不可多得好苗子,不光记忆力,嗅觉最为灵敏,若是时晞知道李爷爷所想,怕是会笑,上辈子,她本就如此,若不是上司的压榨,她何需到最终落得了个落水而亡,还好,她回来了,做了阿飘这么些年,她有些能力只有她自己知道,若是被他人知道,怕是也难逃一死,有机会,还是去找孟婆婆聊聊,总归,孟婆婆是知道的。

    这边时晞跟着李爷爷学习了不少,虽比不上悬壶济世这四个字,却也能够自保,李爷爷说,医者,可救人,也可杀人,至于生死,全在自己一念之间。

    忘川河边,孟婆一如既往的做着自己的生意,自从被时晞薅了不少羊毛后,她的孟婆汤就翻了一倍价格,被人亲切的称为“黑心孟婆”,黑心归黑心,可孟婆汤还要喝,要不然入不了轮回那可亏大了,地府的房价可不便宜,这几年,人口增多,越来越贵了,“主子,你怎么来了。”孟婆放下了手中的汤,尊敬的说道。

    “我来看看,她没回来过?”男人问道。

    “小姐兴许是有事,还未来得及,老夫人和李先生都已经回到了小姐的身旁,小姐想来是开心的,这几天,小姐跟着李先生研习医术呢。”孟婆回到,作为黄泉之主,时晞在人间的活动她自是一清二楚。

    “学医?这倒是她的性子,学学也好,收收她贪玩的性子。”男人说到。

    “小姐还小,主人不必着急。”孟婆说到。

    “我若不着急,这大任谁担,你吗?”男人说到,好似有些愠怒。

    “属下知罪。”孟婆道,谁能想到堂堂黄泉之主会将自己称作属下。

    “起来,此事与你无关,这是她的劫,她该自己度。”男人说到。

    “主人无需担心,小姐想来是个有福气的人。”孟婆说到。

    “但愿如此,若不能成,那也要护住她。”男人说到。

    “已让黑白无常二人化为人形伴随在小姐身旁,小姐回到A市后,而然自会跟随,有他二人在,主人大可放心。”孟婆说到。

    “你办事想来稳重,我放心。”男人说到。

    “属下分内之事,主人谬赞。”孟婆说到。

    “今日为何多了这么多人?可是人界有动荡?”男人问到,的确,自前日起,地府人数的数量变多了许多,即便黑白无常本体不在,可留在地府的分身也足以应付,不会平白无故多出这么多人,何况,一大部分竟是冤魂,看来,有些东西呆不住了,去了人界。

    “属下失责,定会尽快查明原因。”孟婆说到。

    “你好生看着她,若有什么变故,及时禀告,至于这件事就交由崔府君调查。”男人说到。

    “是,属下这就向崔府君禀告。”孟婆说到。

    “不必了,我亲自去,你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男人说到。

    “是,属下明白。”孟婆答道。

    “恭送主上”孟婆说。

    男人转眼间便消失不见,男人面色永远是清冷的,从未见一丝暖意,他一身淡蓝色的长袍,袍袖处绣着朵朵冷梅,染成几分清冷之色,他身形修长,正双手环胸,脸上带着一抹淡然的冷意,他剑眉星目,面若白玉,棱角分明的脸庞泛着一层清冷巨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冽之光,一双略带茶色的眼睛流动着冷意,如同满月的光晖,让人一震。他一举一动之间,都满是那股与生俱来的傲然与贵气,也就是这样一个人,能让堂堂黄泉之主称他为主上。

    “崔钰。”男人冷声喊道。

    “主上怎得亲自来了。”崔府君行礼说到,为男人递上一杯茶,崔府君原名崔钰,隋唐时期鼓城县人,生于隋开皇五年,唐太宗时授长子县令,后历任滏阳县令、卫县令、蒲州刺史兼河北二十四州采访使。在任期间,屡有异政,时称治行第一。唐贞观二十二年十月十日卒于任上,葬于滏阳县鼓山西侧和村。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封护国显应侯。宋仁宗景祐二年,加封为护国显应公。宋哲宗元符二年改封为护国显应王。相传金兵南下时,崔珏显圣挡驾,泥马渡康王,宋高宗加封护国显灵真君。金章宗封亚岳之神。元成宗封灵惠齐圣广祐王。后人为显是对崔钰的尊敬,尊称为崔府君,又称崔判官。

    “近来地府人数增多不少,你没发现吗?”男人接过杯子冷声说道。

    “属下不知,请主上告知。”崔钰道。

    “既然不知,为何不查?”男人说到。

    “属下明白,主上恕罪”崔钰说到。

    “既知有罪!便自行领罚。”男人说到。

    “是。”崔钰达到,近来却是他自己失责了,这么大的变化竟然没发现,地府的人数是有定数的,就如同大自然弱肉强食的食物链,一旦破坏,后果任谁也难以承担。看来,是要好好查查了,那些个东西总是要收拾。

    “好自为之”男人说完便化作一缕青烟散去。

    “恭送主上。”崔钰说到。想着还是要与十殿阎王商量,世人都说阎王可怕,可那个人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