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兜鍪 » 第二百八十七章 年节文武齐聚首

第二百八十七章 年节文武齐聚首

    年节眨眼间便至,赵楷的秦王府中热闹非凡。

    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原本就打算在长安过年,反正他二人的长辈俱已经辞世,家中除了他二人之外也颇为冷清,倒不如乘着这年节到外走走看看。

    赵楷在长安城中的秦王府邸是原来本地一户姓朱的大户的宅院,在年初的清理行动中被抄家,赵楷便将其买下当做自己在这长安城中的落脚之地了。

    毕竟这京兆府是西北六路最大的城池,也是经济政治中心,赵楷身为统领西北军政事务的秦王,理应坐镇此处,不能再长期留在凤翔。

    宅子很大,府中加上下人一起才不到二十人,显得十分冷清。倒是这几日上门的人才多了起来。

    赵明诚夫妇自是不用谈,被赵楷留在府中留宿。还有从凤翔赶来的凤翔知府李纲和半养老状态的刘法,以及熙河军现在应该叫静塞军的折可存与姚平仲,还有刘锜的父亲刘仲武和其兄长刘锡,姚氏兄弟的父亲姚古,吴用的兄弟卢俊义。

    几乎赵楷倚重的西北将领除了尚在江南平叛的神勇军诸将,全部齐聚一堂。

    赵楷来者不拒,一股脑全部将他们安排在自己的宅子中住下。房间倒是够的,只是一下子来了如此多人,府中的下人倒是有些不够用了。

    唐重看到赵楷府中的情形,立刻从自己府上派了十个侍女前来帮忙,再加上府上大都是些军头,平日里都是不羁的性子,也不需要人照顾,自己便能动手,一番分配下来人手倒也勉强够用。

    为了感谢这么多人相聚一堂,赵楷将年夜饭布置地十分隆重,盛大。

    按着古礼列席两侧,因为众人基本都有官阶在身,便按着官身大小依次而坐,大厅中央则是空着,两侧有舞女、乐者侯在一旁。

    凡有盛宴,必有舞乐以助兴,这是从周朝时便流传下来的礼仪。赵楷本也不是个讲排场的人,平日里也不曾有这种铺张的举动。

    但今日,赵楷破例一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况今日?

    赵楷端起酒杯,站了起来,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他。

    “在座的诸位,论文,有学识广博的德甫兄,易安居士夫妇,有我们的两位西北重镇知府圣任唐重的字和伯纪李纲的字。论武,有两位刘帅和古帅,以及中生代、年轻一辈的将领,可谓是人才济济,能人辈出。看到在座的你们,我不禁心生豪迈之感!大宋正是因为有你们,才得以有今日之伟业。”

    “回首往事,大宋自太祖建隆元年至今已有百六十年,文武之能人远超汉唐,文自不必论,欧公、王荆公、司马公、范公、三苏……随意便能说出二三十人。即便是今日,若以诗词论,小王以为李易安犹比东坡,当属当今第一!”

    众人没想到赵楷对赵明诚的夫人评价如此之高,纷纷看向李清照,她连忙带着一丝歉意朝诸位频频点头致意,表示自己不敢当。

    “大宋之所以能结束五代的动乱,重拾礼仪教化,新建人伦纲常,使得天下人心思定,天下太平。这第一杯酒,我当敬你们!”

    唐重、李纲、赵明诚等人纷纷起身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饮罢,众人重新落座,赵楷仍旧自顾说着“若以勇武论,我大宋将士之雄亦不下汉之卫青、唐之李靖。太祖太宗朝自不必说,真宗朝有曹武穆公曹玮为将四十年未尝失利,威震四海;仁宗朝有狄武襄公狄青起于微末之中而威震西夏,平定侬智高;神宗朝有王襄敏公王韶开边熙河,扩地两千里;哲宗朝有章庄敏公章楶于平夏城大破西夏,使其不敢向东而牧。而今日,其中在座皆是良将!此时此刻,江南的神勇军将士还在与贼寇厮杀。正是有了你们,我大宋这百余年来随战事不断,但依旧江山稳固,百姓安享太平。第二杯敬给你们!”

    将领们同样起身与赵楷同饮。

    “这第三杯酒……”赵楷又给自己斟满一杯,看着杯中的琼浆。

    “我时常想,既然我大宋文武皆备,当世乃历朝历代之极巅,可为何疆域却不如汉唐秦隋四朝?可为何还要常年被异族所侵犯,年年纳贡?昔日范公曾言我朝之弊病在于冗兵、冗吏、冗费三大问题。果真如此乎?”

    众人皆默不作声,这种事情他们又如何敢随意开口呢?

    “后王荆公主持煕宁变法,锐意革新,无不针对于此三项。然后来元祐更化,致使神宗十余年新法之心血尽数被废,一朝回到改革前,何也?”

    “此乃君臣上下不和之缘由也!”

    “朝中朋党口伐笔诛,互相攻讦。他们都是小人么?不是,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君子!做的都是意气之争,致使小人登台。小人获得权力又排挤君子,君子为了将小人踢出朝堂又不得不求晋升而加入其中。犹如一锅蜩螗沸羹,又有谁是干净的呢?”

    “这第三杯酒,我想请诸位引以为戒,大宋百年来虽然看似没有重大的祸事。但燎原之火起于微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诚我西北官员将士同心戮力,再创大宋辉煌之际,希望诸位能够引此以为戒,团结起来,争取明年一举拿下西夏!”

    “敢不为殿下效死力?”众人再次起身,只有身为外人的敖鲁斡在冷眼旁观。

    由是他也不得不暗自认可,从今日宴中诸人的气场、举止、谈吐来看,都可称一声人杰。

    众人饮罢,李清照却道“今日如此盛事,秦王殿下为何不赋壮词一首以助兴?”

    原来李清照心细如发,发现赵楷后面的一番话使得众人原本的高兴兴致低了不少,场面没有再次热烈起来,因此提醒赵楷作一首壮词以应景。

    “嫂夫人,这里论诗词当以你为首,我还是不嫌丑了吧!”赵楷连饮三大杯,有些不胜酒力摆手笑道。

    “大王此言差矣,我一介女子,不过作些深闺怨句,怎能比得上大王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李清照摇头,执意要赵楷作一首。

    赵楷听她此言,想想觉得确实有些道理,这等场合本就应该热烈一些,便道“那在下便献丑了!”

    命人取来纸笔,赵楷稍稍沾染,便借着酒劲奋笔疾书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阿瞒寄奴,稍逊风骚。一代天骄,耶律保机,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此番赵楷以草书所写,字迹洒脱不羁,一气呵成,众人一见纷纷道好。只有坐在角落里的敖鲁斡一见,气的立马立马摔杯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