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最强太子 » 第三十八章 夜深沉

第三十八章 夜深沉

    “说什么支持呢,支持朝廷好不好?但是什么时候将它们交出来,得要看好时机。”赵谌说。

    邵成章是太监,却是东宫的太监,默然良久,叹息良久。

    ……

    “大王,属下已经探知,崇国公一行先是从颖昌府雇了船,约好时间,双方在南薰门外码头边汇合。装货后,四艘船逆水而上,驶入潩水源头。”朱云说道。

    “潩水源头在何处?”赵楷茫然地问。

    “大隗山。”

    “去了山区?”

    有心查是能查出来的,但不算是掩耳盗铃。

    “大王,不但是山区,山里面还有三个寨子的猎户,十分剽悍,加上贫困,素日官府的人都不敢进山,也没有征徭税。”

    “即便郑州方面同意,也要出动许多大军……关键大隗山不是开封城外的小山,乃是一片很大的茫茫山区,地形复杂,纵是派出许多军队,若是有心,还是能让某些人将崇国公带出去。”

    “这是假设,不但有剽悍的山民,此行还有十个禁兵,四个宫女,一个东宫内侍,郑州的官员也不可能同意。况且金人是真的要来了,这时候纵是圣上,也不希望大王动摇东宫。”

    让赵谌逃出去,不但是画蛇添足,也会惹出大乱子。成了,同样会捅破天。

    郑州的官员谁会答应?

    赵楷涨红了脸,愤怒地说:“这个小畜牲。”

    刘云心想,他是你亲侄子,他是小畜牲,那你是什么东西。

    但他嘴上说道:“大王,属下以为这段时间不要动弹,等金人退去再说。”

    隐忍吧,你也不是未干过。前几年北伐失败,你不也一样做了很长一段时间孙子?

    赵楷看着梁师成,梁师成老神在在,一言不发。

    “你下去吧。”

    “喏。”

    “太尉教我。”

    梁师成闭目凝思,东宫是真愚蠢,三殿下是假聪明,这个姓马的意思是说要隐忍,能等吗。

    等上几年,那个小子进一步成长,谁会是他的对手?

    眼下这个三殿下除了得到圣上宠爱外,其他方面全是一无是处,缺乏勇气,不够果决。

    就像现在,不将那个小子逼回来,过了南郊祭,谁还敢对他下手?

    梁师成也头痛了,渐渐产生退意。

    这就是赵谌所说的,这些家伙都是纵横家,一看形势不对,就会扭转方向。并且梁师成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与东宫产生严重的冲突,能两面下注。如果赵楷找的是王黼或蔡攸,那又是两样的结果。

    梁师成最后说道:“那就先等等吧。”

    这句话说完,他也泄了气。

    不过金人即将南下的消息终于瞒不住了。

    燕山府各地官府报警的奏疏雪花一般飞向京城,多则一天十几份,少者一天也有好几份。

    如赵谌所说的,看到大敌即将到来,京城还在继续准备一场隆重的南郊祭,向祖宗报喜,顶在前线的这些官员真的急了。

    就算你好大喜功,向祖宗报喜,也要有所准备吧。

    无兵无器无粮草无钱帛无诏书,整是无动于衷。

    也不是无动于衷,主要是南郊祭……谁敢在这个时候触赵佶的霉头。赵谌不想做田丰,其他人也不想做田丰。

    有人做了。

    赵佶召见诸宰相,询问。

    没有一个人敢吭声。

    他只好召赵桓过来。

    “谌儿什么时候回京?”

    “儿臣不知道,可能要过一段时间。临行前,琏儿问他,他说,新火器有了一些头绪,必须一鼓作气将它研究出来,此行可能须许久,说不定会到元旦节才能回来。一听许久,琏儿担心他在外面吃苦,又安排了四个宫婢侍奉。”

    不是出去浪的,而是出去办正事的。

    “他去了何处?”

    “儿臣不清楚。”

    “你就他一个儿子,不怕他在外面出事!真糊涂。”

    怎能不知道呢,但赵谌临行前再三嘱咐,不要说出来,糊涂就糊涂吧,赵桓不吭声了。

    赵佶又召赵良嗣觐见。

    赵桓心想,这么快就回来了?

    不但出忽他的预料,也出忽了赵谌的预料。

    原因就是赵良嗣是一个马商,会骑马,而且是一个北人,谁愿意呆在南方?

    听到诏书后,骑马回来了,只要骑马,速度立即快了起来。

    等了一会,赵良嗣来到垂拱殿。

    赵佶问:“两年前,我朝与金辽交接燕山府,你私下对人说,三年内金人必违反誓言?”

    赵良嗣刚来到京城,不过一路上已经听到了许多风风雨雨。

    他从容说道:“圣上恕罪,小臣是说过。”

    “为何?”

    “圣上,金人桀骜不驯,我朝两次北上,因指挥有误,两上两败。故朝廷接纳张觉时,小臣竭力反对。不接纳,或者能以道义约束金人,两相和平也。接纳,必激恼金人,我朝悔盟在先,金人必然也会悔盟,其结果就是挥军南下。”

    “朕问你是为何私下对人言之,却不上书向朕禀报?”

    赵良嗣也怒了,你这个昏君,我对你说,你听吗?

    “当时我朝新得燕山府,举国欢庆,小臣说了,也无人相信,就像收留张觉,小臣说了,却远窜郴州。”

    主要赵良嗣来京的时间不长,若是多呆几天,将南郊祭的意味琢磨过来,就不会这样说了。

    赵佶立时大怒:“你是说朕是昏君。”

    赵野也站了起来说:“圣上,纵金人南下,郭药师手中有三万精兵,能御敌于国门之外。我朝现在最怕的就是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当年说联金抗辽是赵良嗣,如今说金人违盟是赵良嗣,且将违盟之责归于我朝,传扬出去,必有失军心民心,请圣上将之弃市。”

    “赵相公啊,时与时不同啊,”赵良嗣耐心地说。

    说的不对吗?

    上次赵谌说了宇文虚中,宇文虚中开始时也不是坚定反对海上之盟的,然后看到宋军种种情况,立即规劝朝廷改变立场。

    宇文虚中未说时与时不同,两者意思却是差不多的。

    赵谌也是一样的说法。

    起初不知道金人如此强大,与金人搭成联盟是可以理解的。

    辽国都快要灭亡了,能看到金人的凶悍,还继续与之联盟抗辽,那不是能理解了,纯是找死的。

    但殿上坐着的是一个有名的昏君啊,并且又是这当口。

    赵野又说道:“当年赵良嗣为了换取荣华富贵,多次欲蒙骗圣上,今天又如此。圣上,且看崇国公,方九岁,虽然言语错谬百出,然说了出来,为何,天下谁敢欺骗圣上!那怕崇国公乃是一个九岁稚童。”

    赵桓有些不解,这家伙不是三弟的人吗,为什么帮自己儿子说话?

    才不是帮赵谌说话呢。

    “故臣再次恳请圣上将之弃市。”

    赵良嗣真的怒了,若不是在垂拱殿,他都想上前给赵野来上一记老拳。

    他正考虑说什么好呢?

    而且剧本不对啊,我两年前就看出来金人违盟,这说明了我有远见,但今天上殿不但不重用,反而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这是为何?就在他思考时,没料到赵佶冷声说道:“准。”

    “圣上,圣上,”赵良嗣刚叫了两声,就被几名侍卫拉了下去。

    赵桓看着这一幕,身上冒冷汗,又心想,吾儿英明。

    赵谌和赵良嗣还是不同的,不过再三蛊惑下,就什么也不好说了。但一会儿,赵桓也醒悟过来,这个家伙并不是帮他儿子说话。

    一是言语错谬百出,等于全盘否决了重阳宴对,两次垂拱殿对,赵谌所说的话。

    一是斩杀赵良嗣,偏偏重阳宴对,赵谌所说的最重要的证据,便是赵良嗣两年前私下里所说的那句话。

    “真不是一个好人。”

    这些个大佬岂是一个好人坏人能评价的。

    而且现在朝堂上能找出几个“好人”?

    赵桓从垂拱殿走了出来,北风吹来,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

    回到东宫,继续发呆。

    夜色就降临下来了,在这个阴晦的日子里,天空无月无星,黑得如此深沉。

    几天后,赵良嗣就被弃市了,许多京城百姓不知真相,居然啖其肉,饮其血。

    自此以后,那怕燕山府一天送来一百份警讯,也没有一个大臣进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