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青冥为剑 » 第十六章 刀剑决青莲取胜,归家中李母催婚

第十六章 刀剑决青莲取胜,归家中李母催婚

    被打出火的刘烈心下一狠,在李白挥剑的瞬间,虚晃一刀,赶忙向后退去。

    “好个李白,你真不愧是江湖榜上第二十二位,让我对你刮目相看啊,逼得我只能被迫防守,不过这接下来的一刀你却是不接也得接了。”刘烈对着李白大喊道。

    李白看到刘烈全身内力凝结,刀罡遍布周身,李白也不敢大意,也是凝聚内力,要使出的是紫云剑法中最后一式,名为云山雾罩,是紫云剑法的第二十四式,也是最后一式。

    两人同时踏出,“锵”的一声,刀剑相交,李白强忍着没在将青莲抛出。

    而刘烈的刀被李白震向一旁,李白见到这等良机,自是不会错过,在刘烈还未收回刀的时候,李白的剑就已经到了咽喉处。

    “你输了。”三个字从李白口中淡淡吐出。

    “不错,我是输了,李白我认可你了,原先来时我还不信你的实力,现在看来,我刘烈是看错人了,你李白确实应该排在我的名前。”刘烈也不是做作之人,输了就是输了,也没说什么不服什么的,反而对李白更加的认可了。

    “刘兄过奖了,在下也只是侥幸才得在刘兄手上赢了半招。”李白见他是个直人也是谦虚的说道。

    “什么侥幸,赢了就是赢了,你能赢靠的是真本事,是我刘烈技不如人,哪有什么侥幸不侥幸的,和那个白面书生一样。”刘烈在一旁叫嚷道。

    李白被刘烈这么一说,反而觉得自己做作,有些不好意思了。

    “对了你说的白面书生是谁啊?”李白为了转移话题问道。

    “哼,还能是谁,不就是江湖榜上第十位的儒生剑孔辉,当时我在山东遇到他,和他比了一场,输了,他当时也是你这般的说辞,一点也没有山东人的豪迈。”刘烈听李白问他,于是就告诉了李白,但是说起来还是不忿。

    李白听了心中也是大汗,真是没想到这位还是个比武狂魔,连第十都能挑战。不过想了想自己不也是挑战了排名第八的林御了吗。

    不过李白还是觉得刘烈比较猛,因为自己挑战林御是为了获得出蜀的机会,但是这家伙挑战别人好像就是单纯的挑战,不过看他凶猛的样子,也知道是个好战的人。

    “不知刘兄这次来剑南道是为了何事啊?”李白开口问道。

    李白不会自恋到认为他是专门来挑战自己的,因为这一期的江湖榜也不过刚发出去三四天,就算他要来挑战,也不可能这么快的找到自己。

    “哦这次来剑南道,是专门来挑战剑南道第一高手的,位列江湖榜第八的紫云剑林御。”刘烈说出了自己来剑南道的事。

    李白一听不由得感叹,这刘烈果然是个好战的人,挑战第十的孔辉输了,又要挑战第八的林御,而且他还败在了自己手中,自己在江湖榜上的介绍可是写了败于紫云剑林御之手,他不可能不知道,但是还是要去挑战林御,这就很好斗了。

    “那刘兄是怎么遇到在下的呢?”李白问道。

    “哦,是这么回事,我不是要去成都吗,但是在路上累了就在这山林中休息了一会,就听见了刀剑声,于是过来看,就看到你和这些黑衣人打在了一起,我本来不想插手就此离去,但是我细看之下才发现了你李白,于是就留下看了看,并且想等你打完了,我就过来挑战你,不过你竟然发现我了,真是太巧了。”刘烈对着李白解释道。

    “是啊真是太巧了。”李白也是一样的说道,不过李白却是出了一头的冷汗啊,这家伙真是个极品。

    两人在山林中又休息了半个时辰,休息的差不多了,也就要告别,各自离去了。

    “李白下次见面我一定会找到打败你的方法的,咱们下次再战。”刘烈对着李白说道。

    李白听了这话感到无奈,以后居然还要打,不过李白是个傲气的人,他不会弱了自己的威风,于是也回道:“哈哈,那白就拭目以待了,不过下次白也未必会输啊。”

    “哈哈,这样说话才对嘛,咱们山高路远,江湖再见。”刘烈对着李白大笑道。

    “哈哈,刘兄下次再见了。”李白也是大笑的回道。

    说完话李白和刘烈就向着相反的方向离开了,一人要去成都,一人刚从成都出来。

    路上,骑在马上的李白心中不由得感叹,这江湖还真是个不错的地方,自己与那刘烈也是第一次见面,竟然不过一个时辰就成了朋友。

    江湖纵马,快意恩仇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若是自己的志向完成,或许进入江湖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李白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是江湖中人,他还是认为自己是个门外人,可是一日入江湖,这辈子也只能在江湖中游走了。

    又是半个月后,李白终于回道了自己的家,锦州,一路上李白风尘仆仆,只想快速回家,可是临近了家乡竟也有了近乡情怯的感觉。

    李白站在城门前,一时间竟然踌躇不安,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看着城墙上写着昌明两个大字,心中有了无限的感慨。

    “哟,这不是李家的小子长庚吗?”一位老婆婆对着李白说道。

    李白转身望去,认出了那个老婆婆,是住在自家旁边的一位长辈姓张。

    “张婆婆是我,我是长庚,我回来了。”李白对着张婆婆说道。

    “回了啦,那你还不赶快回家,这两年你不在家,你娘每天都为你担心啊。”张婆婆对着李白有些生气的说道。

    李白想到自己的母亲,心中也是十分的伤感,自己出家前母亲焦虑的样子历历在目。

    “张婆婆所言甚是,长庚这就回家。”李白对着张婆婆说完自己就牵着马进入了城中。

    穿过人来人往的街道,终于来到了自家的门前,看着自家的大门心中万分的激动。

    李白的父亲是矿商,可以说李白家里家财万贯,所以李白的家很也是富贵堂皇,还雇有门房。

    李白牵着马就要上前进门,却是被一个门房拦住了。

    门房对着李白说道:“你是谁啊,不说一句就要往里面闯,你说你叫什么,我去通报一声。”

    李白听了不由得一笑,连进自己的家也需要通报了,同时心中又是一股的忧愁。

    “你就说来人名叫李白,你快去通报吧。”李白对着门房说道。

    门房也没在耽搁,进去通报了,门房刚走到院里就遇到了李府的管家,管家看到他,自然知道是有人来了,于是就问道:“阿福是谁来了?”

    门房阿福听到管家问他,于是停下了脚步,回道:“那人说他叫做李白。”

    “什么,你说他叫什么?”管家大声的问道。

    “叫李白啊,怎么了管家?”阿福不知道管家为何这般惊讶。

    “那是咱们家少爷回来了。”管家大声说道。

    “他就是离家两年的少爷啊,我说听名字很耳熟的。”阿福嘀咕道。

    “你还在这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请少爷进来,我现在就去通知夫人,快去。”管家对着阿福大声的说道。

    阿福连忙点头,快速的跑了出去。

    阿福回到大门处,看到李白,立刻恭敬的说道:“小人不知是少爷回来,还请少爷责罚。”

    “责罚就不必了,你也算是尽忠职守了,那我现在能进去了吗?”李白对着阿福问道。

    “请进,少爷将马给我,我去给您牵到后院去。”阿福说道。

    李白也没说什么,只是将马给了他,自己进府了。

    一别两年,李白看着自家府中的景观也有些陌生了。

    “长庚,长庚回来了,管家长庚在哪呢,你们倒是快点啊。”,“夫人你慢点,这少爷回来还能跑了不成。”

    李白刚走到院子中,还未进屋,就听见自己母亲的声音,李白连忙向着声音传来的地方奔去。

    李白在一个房屋的拐角就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李白没有多做什么赶忙迎了过去,到了母亲身前就是双膝跪下。

    “娘亲孩儿不孝,离家两载,让母亲担心了,请母亲责罚。”李白看着泪眼婆娑的母亲自责道。

    “不,长庚你快起来,让娘我好好看看。”李氏连忙擦了眼泪,用手将李白扶了起来。

    李白起身看着自己的母亲,四十余岁的母亲,两鬓已经显得有些斑白了。李氏摸着李白的脸,一把将他拉倒自己的怀里,眼泪又不由得落下了。

    等两人克制了情绪,来到了家中的大厅里,李氏拉着李白坐下,有些责怪的说道:“长庚你这次回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啊,好让母亲有些准备。”

    “孩儿怕母亲过度操劳,因此隐瞒了母亲,还请母亲勿怪。”李白笑着对母亲说道。

    “看你这话说的,为娘的不为儿子操劳,那为谁操劳啊,我已经让管家吩咐厨房了,今天做的全是你爱吃的菜。”李氏宠溺的说道。

    “让母亲费心了,不知道父亲去哪里了?”李白问道。

    “唉,还能去哪,去矿地了,你说他去哪什么也不做,但还是坚持要去,说什么放心不下。”李氏抱怨的说道。

    李白点了点头,自己的父亲确实如此,经常去矿地看看,就怕别人做什么伤害他的事,李白也觉得自己的父亲太过谨慎,甚至看着都有点胆小了,不过李白李白身为人子,子不论父是基本的礼仪,所以李白一直没有明说。

    “那父亲何时才能回来?”李白追问道。

    “哼,满心就知道想你的父亲,看来为娘是白疼你了。”李氏故作不开心的说道。

    李白看到母亲这个样子也是很无奈,只能劝说道:“母亲这说的哪里话,儿子心里也很想念您啊,只是现在父亲不在这里,所以才多问了几句。”

    “行了,为娘当然知道,刚才不过是逗你呢,管家已经让人去矿上通知你父亲了,想来今天下午就回来了。”李氏对着李白说道。

    李白点了点头,和自己的母亲聊了起了这两年发生的事,不过有关内卫府的事却是一字未提,就怕母亲会担心。

    虽然有些李白已经在以往的信中提过了,但是李氏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那赵蕤先生真是有大学问啊。”李氏感叹道。

    “确实,老师博古通今,是有真学问的。”李白答到。

    “我儿一去两年,现在越发的英俊了,是该找个女子成家了。”李氏突然转了话题。

    李氏的话猝不及防,李白被母亲的话惊到了,连忙拒绝的说道:“如今孩儿还未有任何功名,不愿想那些儿女情长的事。”

    “什么功名,什么儿女情长啊,这男人娶妻生子是必然的,要是没有功名就不娶妻了,那这天下有多少能结婚的。”李氏对着李白说道。

    “那个孩儿还小,对此事不着急。”李白连忙又说了个理由。

    “还小?你马上就要及冠了你知道吗,管家的儿子小六,比你还小两岁,人家都娶妻了。”李氏再次否决了李白的理由。

    “啊,你说小六他,他已经结婚了,什么时候的事,这我怎么不知道?”李白不可置信的问道。

    “就是去年,你走了大约半年的时间,人家就娶妻了,而且人家不仅成亲了,现在人家娘子还怀了个孩子,再过不了多久啊,管家就要报孙子了,你说说你连个娘子也没有。”李氏说完了小六的事,又埋怨了李白几句。

    李白没在说话,就怕母亲在说出什么反驳他们的事。

    可是李氏见李白不说话,还以为自己把他说服了,于是接着说道:“咱们李家虽然不算是大户人家,但是在这昌明这一亩三分地上还是有点名声的,你说你想娶谁家的闺女,母亲这就托人去说,要是不行,为娘可以亲自去说啊,不管你喜欢什么样的,为娘是绝不反对,你看这可以了吧,就是咱们县令家的女儿我也能给你说来。”

    李白被李氏说的满是头疼,他现在只想越过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