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旺妇 » 第六十一章 虚惊

第六十一章 虚惊

    如月等来到店铺里,柜台前闹嚷嚷地围着许多人,冯明高叫着正和一帮人理论。

    陈老板在外面急得打转,见到如月,忙小声道:“你来得正好。”

    如月和他点点头,与和珅、杉儿等拨开众人,迅即来到柜台前。

    沙济真兄弟俩将食盒交给二勇和文生,挽起衣袖便要清人。如月瞪眼示意,切不可胡乱动物。他们只得对这帮少年横眉竖眼,随时保持戒备。

    一华服少年正趾高气扬,气哼哼地指着冯明教训:“奸商。我要告你,拿你!”一群华服子弟随他起轰,有的拿拳头敲拍着柜台上面,有的拿脚踢柜台侧面,“咚咚”地弄得声势吓人,一看他们都是八旗贵族子弟。

    冯明毫无惧色,满脸通红、理直气壮地高声辩道:“我们店里从不短斤少两,但凡来买过东西的,谁不知称出去的斤两只有多无少。你竟说我短了半斤花生糖,又说那边短了你半斤油酥苹果哩。倘要告官,我们就衙门见。”

    如月反应极快,知是少年生事,忙叫道:“冯明叔叔,这里怎么了?”

    冯明见如月等来了,更加气壮,委屈道:“这公子刚才来店里,说要一斤花生杂糖,要一斤油酥苹果哩。我这里倒好,你要一斤我装一斤,秋菊那边要现酥一斤。给他包好了,他还未付钱,却拿到秤上自己秤一下,说我以一斤的量冒充一斤半,向他收取一斤半的银两。无中生有,根本就是他在寻事!”

    如月眉头微蹙,细看这少年气宇昂扬,非普通富贵,腰间挂着进出皇宫的腰脾,衣帽上缀着皇宫专用的珠玉。她相信冯明不会坑人,只是这少年是谁,何以无故寻衅?

    和珅见了他,却大吃一惊,这不是福康安吗?平时在学校就飞扬跋扈,大家都讨好着他让着他。看他这样并不象想吃白食,却又为何?

    福康安看了眼如月,仍然耍横,凶悍地揪着冯明的衣襟大叫:“走,见官!”

    如月一怔,他何以如此大胆?和珅与她小声耳语一番。她听了心中却更气。眼前这少年竟是福康安。

    她早已从爷爷口中知道,和八阿哥到瑞景园来的林安,是国舅傅恒之子福隆安,是和嘉公主附马爷,并听闻其三弟福康安,十分得皇上喜爱,自幼居于宫中,被皇上视如亲子般。但他此时在这如此嚣张,只怕在皇上面前,并不敢这样。心中一横,便秀眉竖立,把小手叉在腰上,莺声厉斥:“这事见官不如见皇上!”

    她这气势昂扬的一言,让福康安等大吃吃惊。看她这架势,不象寻常富商子弟。

    福康安拿眼瞧她,只见她长得粉团玉娇,红唇星目,着一身翠锦旗装,裙摆下露出截精致的汉式式绣花鞋,不戴头骑,也不穿厚木底的花盆鞋。胸前有一块淡黄的丝帕有些耀眼。这丫头说话的样子,天真下有一道诡异的神秘。她这番样子,曾听谁说过?他平日多在皇宫中,和几位皇子表兄弟走得较近……

    又听她刚才叫柜台里的掌柜叫“冯明叔叔”,想必她也姓冯氏?莫非这就是十一阿哥说的冯如月?瞧这情形和十一阿哥形容的冯如月相差无几。不由歪着头看着她发愣,这就是前些阵宫里弄得谣言满天的冯如月?给皇上送美食的冯如月?

    又一眼看到和珅与她一道,心中奇怪,怎地这店与和珅也有干系?

    便不自觉地放开冯明。冯明拉拉自己衣襟,气得直发抖,今天真个倒霉,遇上这么横个小爷。想乱骂他几句,却又不能。

    他旁边有个奴才样的人拉着个四岁左右的男孩子,男孩子眼睛红红地,象是刚哭过,嘴角边有点出血的痕迹,听如月说要见皇上,声音细微颤栗地道:“三哥。先前吃苹果哩时,是我自己咬伤了嘴,不是他们东西不好。”

    孩童无谎言。如月恍然大悟,定是这小孩子自己吃东西吃伤了嘴,出了血,福康安便赖果味多头上,来生事。于是忙弯腰对他和颜道:“小弟弟。是不是你刚咬疼了嘴,你哥哥心疼你,以为是我们的东西不伤到了你?姐姐把这斤果干和苹果哩送给你,但你吃时一定要当心,好不好?”

    他眼睫毛上还有泪花,刚才看哥哥他们闹得有点让人害怕。先前自己咬伤了嘴里,但他很喜欢果味多的零食,听如月这么说,惊喜道:“姐姐不许哄我!”

    如月把柜台上的两包东西塞到那奴才手上,大方而委婉道:“既是一场误会,大家不必再彼此责怪,你家小主子吃东西时,你需仔细照料,他毕竟只有这么点大,不象我们大些知道轻重。”

    这奴才见她小小年纪,气势并不低于三少爷福康安,又听她刚才那话,必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再看她这番行事,知是擅长处世的聪明人,心里怕这事真闹到皇宫,自己必定被大主子痛打,因此忙接过零食,另只手狠狠掌了自己一记耳光,哀声道:“三少爷,都是奴才的错,刚才没说得清楚,害你着急,引出这场误会。”

    和珅半笑着看福康安,拱手招呼:“学弟,幸会。”

    福康安平日虽强横,但怕和珅把这事胡传到学校和宫里,又怕这行事古怪的冯如月,真闹到皇上面前,给家里惹来麻烦,只得息下气来,勉强笑道:“幸会。这店家是你朋友吗?若是,看你面上,我不再计较。只是他们以后再短人斤两,我必定为民除害。”

    围观中早有人看不过去,在旁边劝道:“他们若短斤少两,我们自然不会放过。”言外之意是轰他们出去。

    边上另个少年是大他许多的同学,见如月衣襟上别的丝织手帕,识得是贡品丝绸,看她这番言行果断且有魄力,是个硬角,忙轻轻扯下他衣袖,与他悄语几句,似劝其离开。福康安眼珠一转,毕竟是皇上喜爱的侄子,遇事能进能退,便向和珅点下头:“我先告辞。”

    他们一走,围观的人立即散去。有人小声愤骂着:“妈的。这年头真是狗仗人势。”

    冯明直吐着大气,难以消气,这摆明来耍横。若不是小姐回来得即时,化解了风波,真闹上官府,即使自己有理,老爷定会生大气。

    如月知他心中有气,忙叫沙济真他们把店里的人换到里间吃饭。

    自己又亲自开解冯明:“做生意是这样。我刚才也是大着胆儿,拿话吓他们。不然,我还不是和你一样,害怕事闹到爷爷那里,让他又气又急,把这店子关了。但现在事已平息,你就莫再气。只把这事忘记,当没发生。”

    刘全在边上安慰道:“你快吃这些豆花菜,都是如月小姐为你们留出来的,干净得很。小姐对你们可是十分体贴。”

    秋菊也劝道:“明哥,算了。以后我们自己多当心。别给小姐和老爷添堵。”

    冯明点点头,吐口气,半笑半嗔道:“娘希匹的,今天算是知道了什么叫冤枉。好在如月来得及时,不然我今晚这耳朵,非给老爷叨掉半只。”

    如月取下手帕,捂着鼻子,痒痒的象要打喷嚏,没打出来,又把手帕挂到衣襟上。这手帕正是她剪了块宫绸做的,她看那几匹宫绸放在那也是放在那,有块颜色好看,所以下了几块下来让静香帮她绣了几条漂亮的手绢。刚才福康安他们看到这帕子乃宫中之物做成,无意中倒起了化解危机的作用。自己不由嘿嘿笑起来,这世上的事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她先前都以为会闹大到衙门,没想到虚惊一场。

    见冯明还在气呼呼地愤怨中,笑着道:“刚才,我可是第一次听你骂人。”

    “我还头次听你叫我冯明叔叔呢……”冯明不再生气。先前小姐叫他一声叔叔,比叫他一声爹还让他喜悦。

    “嘿嘿。快吃这豆花好吃吗。”如月拿起个汤勺给他添了豆花。

    如月待自己太好,可自己哪敢消受如月的伺候?冯明忙抢过她手上的汤勺,说道:“我来,我自己来……”说着吃了几口豆花,赞扬道:“这豆花,真好吃!是我今生吃过最好吃的豆花!”

    刘全在边上看得心中一热。他和珅两兄弟之间的情感,也眼前十分相似。只有忠心的仆人,才能换来主人真心的情意。

    文生和二勇对视一下,不敢啃声。店规中有条:“顾客永远都对。”先前他们虽不满那帮人胡搅,但愤怨之余却不敢轻易动手,怕打了架被如月扣奖金。他们又不懂这类事情如何处理,只得傻傻地站在一边,看着冯明独自撑局。经这一事方知,要能成为掌事的人真不容易。再看小姐对冯明的敬爱和关心,很多事够得他们学习。

    和珅心里又因此一震。如月真是非常之事非常解决,平日和大家和气规矩着,一遇非常之事,便不依规矩来处理。作人真是不能太老实,遇事得随机应变,勿需死搬道理,若处处死守常规便无法走出困境。

    这番小插曲却给如月提了个惊醒。若今天禄康安再横一点,只怕还有诸多说不清。便慎重叮嘱冯明:“以后定要更加把细些,尤其提防性格古怪好寻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