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旺妇 » 第二二三章 卖干参(2)

第二二三章 卖干参(2)

    “要啊。如不是我们自己这两年采的人工参量较大,如月小姐这些参应卖完了的。只是不巧赶上我们自己的卖参高峰期,大家又等着拿这些钱养家,所以才没先帮你们把参走掉。”狐二不好意思地道。

    地姑笑道:“我们不急着拿这钱吃饭的,当然得先卖掉你们大家的。你说那些向王采办买参的人,怎么我们就遇不到呢?”

    杉儿在边上说道:“人家找王采办,还不是看他是收参的官员,认为他路子广,信得过吧。”

    “我们库房里至少还有七百斤干货,他要得完?”地姑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参王道:“说好了。他先拿五百斤货去,价钱也公道,比原来我们走的略低一点点,总价出到五万两。”

    “好。”地姑高兴得跳了起来,向如月说道。“五万两,从价钱上看是亏了点,不过能一下走掉这么多,倒是件大好事。”

    如月被这批干参折腾了几年,早不在意能赚多少钱,种了十来年,虽是费了不少人力和心力,能拿回五万两还是件极其幸运的事。

    “你们回去就好准备一下,把干参按十斤一包包好,十天后王采办按排人带银票来提货。”参王笑道。

    “是。”如月高兴地答应。

    狐二看着如月,道:“你师傅和我没别要求,就想吃几道你和杉儿做的菜。”

    “我们这就去做。”杉儿拉着如月,笑嘻嘻地说。

    “我去帮忙。”地姑不甘落后。

    如月费尽心思做了五六道新颖的菜,荤的素的,把大家吃得赞口不绝。吃饭时,参王和狐二又细细地交待十日后卖参的诸多细节之事。

    饭手又与如月结了原来那二百斤参的货钱,一共二万五千两,如月把五千两银票交给参王:“师傅你帮忙不易,这五千两你如不收下,后面那几百斤参到时就不敢托你帮我卖了。”

    狐二推挡着不要:“不过是顺道帮你解决些而已,哪里敢收你这么多钱?再说你一直为杉儿的铺子供货,有时货不够时,你宁愿短着自己那边的货,也先保证着杉儿这边。你说这钱,你师傅收得下吗?”

    “狐二叔别把话说混了。大家原来帮我运参泥,后来又四处设法帮我卖参,就算你拿回去补贴一下大家,师傅和狐二叔,你们都得收下这点钱。”如月坚定地道。

    杉儿也在边上推辞着。

    “狐二,就按如月说的收下吧,回去分给大家。不然依如月的性格,她心中极不安的。”参王只得说道。

    狐二收了银票,如月才和地姑欢欢喜喜地辞别他们。

    积压近两年的人工参终于能卖出许多了,瑞景园里的人兴奋不已地投入到干参包装中,花了七八天时间全部分包装好,盘点下来竟然还余有八百斤干参。

    十日后,天气炽热,参王和狐二带着一队商车来到瑞景园,为首的中年商人王掌柜拿了五万两银票交与如月,见她库存的干参较多,两人约好待这批干参出掉后,再以同样的价来收购余下的三百斤干参。

    狐二帮着指挥众人搬了五百包干参出来,分别装到商车上,王掌柜一一仔细检查了纸包里的货物,到半下午时才带着他的人马离去。

    如月又拿出五千两银票给参王作为答谢,参王推辞道:“你拿这么多钱,师傅实在没理由接收。你带着大家种了十来年参,这些地里十来年没点进帐,种了参的地要过三十年才能恢复地力,这些年都不长什么,这些钱你好好放着留到大家需要时急用吧。”

    “如不是师傅帮忙,我这些参一天放坏点,要不久就扔不少了。所以这点钱你无论如何要收下的。”

    堂屋里如月和参王把五千两银票推来推去。冯善在边上也帮着如月说:“沈师傅,你就收下吧,,不然我们小姐会不安的。”

    狐二在边上道:“我当然知道她的性格。要不这样,我们拿两千两吧,免得如月认为我们白帮忙。下次王掌柜再来拿货的话,就不必再给我们好处,如何?”

    “那就这样吧。这次你们至少得拿三千两。下次那三百斤的货,就不再酬谢你们了。”地姑在边上建议道。

    “好吧。我们真是白白捡了如月不少银子。”狐二不好意思地道。

    “如不是你们,这些银子都捡不回来的。”如月感慨地道。

    参王与狐二拿了三千两银票,与如月告辞。

    如月拿了些银子出来赏给大家,然后让冯善驱车送她和地姑进城去钱庄里放银子。

    家里发生这样大的喜事,和珅却高兴不起来。他当内务府总管后,有想过帮如月处理掉那些干参,可是又怕引来诽议,一直不敢与采参部的几个买办走得太近。近来王锡候的事,更令他说话做事小心谨慎。现在有人参采办自己来接了他家的参,令人不敢掉以轻心。

    冯英廉对此也持谨慎态度,次日便把和珅叫到眼前仔细叮嘱:“那王采办在外面有一定的售参渠道,无非是拿着人家的参赚钱,只要不是坑蒙拐骗,不以次充正,倒也没什么。毕竟你刚当上内务府总管没多久,官场里的事又黑暗,你可得提防着那批参被人弄进宫来,赚了你们的钱,又弄丢了你这项上人头。”

    回家后,和珅便提醒如月一定要小心后面的事。

    如月却笑道:“你当我没想过这事?人参是我家的,皇上也知道是我家种有人工参。但买参又不是王采办自己,来的是个商人。他要害人,就怪不别人翻脸。只要你仔细着那批参别被他们当成官参混进宫,或者以官参的名义卖往别处,就没有你我的事。”

    她说的是事实,但和珅心里始终有些不放心,提心吊胆地过了一个月,王采办从长白参收了一批官参回来,他带着胡太医一棵一棵验收,没有发现一棵人工参,才放下心来。

    接着又平安无事地过了一个多月,天气热得树荫下的人都直冒热气。

    七月末的一天,狐二和王掌柜带着一小队人来到瑞景园,接走了如月手上库存的最后三百斤干参。

    看着空荡荡的库房,如月如做梦一般。地姑保持着清醒,惦记着陈老板那边还有几箱人参,道:“现在货都出光了。陈老板那边的货是收回来还是继续放在他那里卖?”

    如月想了想道:“这王掌柜两个多月里收了我八百斤人工参走。先把陈老板手上的货收回来好,免得外面有我们的干参在流通,先预防一下较好。”

    地姑点点头道:“我这就让冯善去收。”

    “陈老板和我们之间的尾帐,你给冯善说不要提,他如说结,你就说待我空些自会去找他。”

    如月走出库房,来到后园,书香堂里传来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信步来到书香堂外从窗外往里看,代先生正摇头晃脑地带着几个孩子念诗:“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小姐,我给你作了些连里果粥,已经冰镇过了,现在不温不火地正适合,快到堂屋坐下喝点吧。”代嫂从厨房出来找到她,看她贮立在书香堂外的一棵树下,小声叫着她。

    如月跟她回到堂屋,坐下喝粥。代嫂感叹地道:“今天看到这些参终于卖了,我这才松了口气。以后,你别再种人参了,这东西太贵重,又不好出手。”

    “是呀。那时我小,不太懂这些的。好在总算脱手,还赚了点钱。”如月笑道。

    “可惜那几亩地,现在不肯长什么东西,成天让鸡们在上面刨来刨去的。只是山头上和西头上那点地,现在闲着的人手越来越多,尤其是冬天,除了加工坊里的忙,别的都不太忙。”

    如月心中一动,笑道:“过阵我调些人出去。你看我弄片蚕园如何?”

    “你想养蚕织丝绸?”代嫂惊喜地道。

    如月笑笑不说话,喝两口淡甜的连里果粥,想起映月山庄里的那一大片连里林,如今连里果脯已成为果味多一个特色商品。

    “参地这一两年来种什么都不太长,不如种些桑树试试,桑树不象那些果树,要长好多年才成哭,如是桑树种得好,反正两边园子大,闲时我们养些蚕,将来自己织丝绸也好,卖给别人,都可以帮补些家计。”代嫂兴趣盎然道。

    “那你、冯四、王嫂商量看看吧。”

    “你放心。种桑树,我们都挺经验的。没准明年此时就有蚕茧上笼了。”代嫂开心地道。

    “呆会,我们去看看麻姑婆的坟。”

    每次来瑞景园,如月就感觉麻姑婆还活在世上一样。现在人参全卖了,她想去麻姑婆坟头叨叨话。

    代嫂准备好些香蜡纸烛和水果,与如月一同去了园子外靠溪的山坡上,麻姑婆埋在这坡上的一块平地上。

    “她在世时极舍不得这两片园子,死了,得主子厚爱,合了她的心意葬在这里,九泉之下她一定很开心的。”

    代嫂把水果摆好在她的墓前,插了两只烛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