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旺妇 » 第二三三章 再次出门前

第二三三章 再次出门前

    如月陪和珅去了一趟黄河后,回来便找人把官宅重新装簧了一番,偶然会去官宅里小坐一阵,意图很明显,就是怕天长时久了,和珅被长二姑调唆坏了。

    曹家得了和珅的重用,依照和珅的安排,捐了原先的财产出来,因带头捐财物赈灾有功,得了皇上的嘉奖,升了官,心里对和珅夫妻更信服了许多,对和珅更是忠心耿耿。

    曹夫人有次去官宅碰到如月,狡猾地附和上她,也不再教唆长二姑与如月作对。长二姑没了精神支持,只有本分的混着日子。

    这次动员朝庭百官捐款赈灾,和珅发现不少官员富得流油,就连刘墉家里都比自己家富有。同时这次他也得罪了不少官员,有人怀恨在心,便散布谣言说贵州总督福康安贪赃枉法,为了避谣皇上便派和珅去贵州暗查福康安,摆明了就是让他和禄康安结叶子,好让福康安来对付他。

    “做个好官怎么这么难?”

    这晚,和珅在官宅里留宿,一边与长二姑在花园里散步,一边哀叹。

    长二姑听和珅描绘了一些官员家里的富丽,原以为曹家财大,没想到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心里听得十分羡慕。

    “年年斩,为什么还是年年有人贪?这几年我为了让国库充盈起来费尽心思,谁曾想,其实治几个贪官,没收几家财产便能做到的事。”和珅心里很不平衡。

    “大夫人不是让你当个好官的吗?”长二姑故意这么说。

    “不光是她,我自己也想作个好官的。可是在朝为官越久,到下面走的次数越多,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幼稚。”和珅不敢在珅月府说这样的话,此时不由渲泄起来。

    长二姑嘟着嘴道:“你老师都劝过你,别死脑筋一个不开窍。你老师都说了,在官场中不管你是真心想贪还是假装想贪,不能随大流便会被派挤。你看现在人家扔个烫手山芋给你,还不是想借福康安除掉你。”

    是呀,福康安是皇上心爱的侄子,前几年他在外打仗,常有贪赃的传闻,每次皇上都巧妙地为他遮掩过去,只是这次谣言传得太厉害,皇上才派他去调查这事。

    “这次你去云南长个脑筋吧。别真的参了福康安,惹下大麻烦。”长二姑提醒他。

    提起福康安,和珅心里就不悦,他立有战功,每次回朝诉职时,都会当众人面奚落和珅,说全朝上下就他一个凭写烂诗往上升迁。

    “老爷,刘全来了。”这时小牛儿叫着跑进来,刘全跟在他后面。

    “老爷。”刘全也改了口不再叫和珅大少爷,称他老爷了。

    和珅扬扬眉,问:“什么事?大夫人叫你来的?”

    “这有一封冯大人送来的信,大夫人看了后让奴才即时给你送过来。”刘全把一封信递上来。

    和珅拿着信走进屋里,拆开来看了看,是冯英廉提醒他此行不必当真,无论福康安贪污多少,万万不能递折子弹赅。若有必要,可把和琳带上以缓和他与福康安之间不太和谐的关系。

    和琳现在还是个小文吏,和珅几次都想找机会助他升迁,可是清朝的规矩,真是没有战功的文吏不会轻易升级。也许这次把弟弟带上能为他提供点升职的机会。

    和珅把信函烧掉,与刘全道:“我们去老宅。”

    有了小牛儿,和珅许多事都不让刘全办。大多时候他在老宅那边陪着和琳夫妇。

    老宅里,和琳正陪着即将临产和清凤在院子里聊天。和珅走进老宅,里面虽然翻修过,可是和琳一直不愿接受他和如月的财物,屋舍依然显得简朴。

    “哥哥。”看到和珅,和琳十分欢喜。

    “你今晚好好收拾一下,明天或者后天跟我一起去贵州。”和珅眼里有些发酸,希望能助弟弟早日腾达。

    “是。”和琳听说了和珅将被派往贵州暗查福康安的事,他心里正挂念着这事,怕和珅与福康安当真,惹出大麻烦。

    和珅看眼大着肚子的清凤,对刘全说:“明天去添两个丫头回来。弟妹就要生了,家里没几个丫头怎么行?”

    清凤连连拒绝:“我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儿,这些事自己都能做的。”结婚以来,日子虽然过得不富足,却清静自在。

    “弟妹莫再客气。这次和琳跟我外出,要出去好一阵,若不配两个人手,你让我们怎么放心出去?”

    和琳笑道:“这次就听了大哥的安排吧。”

    清凤不再开口。

    “明早得先去早朝,我得回珅月府了。刘全你留在这里,你两口子好好伺候着弟妹。”

    因冯英廉送过信来,和珅怕如月担忧,安排好弟弟同行的事,便急冲冲地回珅月府。

    回到府里,走廊上灯火透亮,东院的主人屋里却不见如月,忙让小牛儿把雪雁叫来问话。雪雁说:“老爷。先前沙济真来报信说说丑奴今日研制成功一种会发光的蚕,所以小姐带着地姑去映月山庄看那蚕去了。”

    几年了,沙济阿果真是个真君子,与如月保持着清白的距离,令他不好问沙济阿如何没死的事,更不好擅自去映月山庄,怕引起如月的误会生气。

    早听说丑奴与沙济真一起在研究培育一种发光的蚕,现在听说了这个消息,和珅哪能错过这机会?此时不去映月山庄,更待何时?

    “老爷。你明早一早要上朝,没准皇上让你明下午就出门的,现在天色晚了,你还有精神去看热闹?”小牛儿却劝阻他道。

    和珅笑笑:“你去睡吧,我自己骑马去更方便些。”

    “那怎么能行?”小牛儿已经从个俊秀的少年长成个英挺的成年男人,跟着和珅久了,言谈举止间脱去了不少奴仆气。

    和珅不理他,去马厩解下匹马往映月山庄奔去。

    “太神奇了。”地姑和如月在北院的蚕房里看着已经上了草笼的蚕子们吐着亮闪闪的银线,地姑不停地赞叹。

    丑奴笑道:“把灯灭了看试试。”

    地姑熄了灯,屋里先是一黑,接着看到满屋都是碧莹可爱的光芒。

    “天哪。”地姑惊呼起来。

    丑奴点上灯,如月满脸笑容,这才称赞出来:“你和沙济真真有本事,对着原来桑庄拿回来的农事日记和《农政全书》里的养蚕记载,竟然养出这样蚕来。用这种丝织成绸缎,卖到外国去,只怕洋毛鬼子抢都来不及。”

    “原来听你说和珅发展布业充盈国库,这几年虽有成绩,但收入仍然较缓。以后我们专搞这彩蚕丝业,专门去赚洋毛鬼子的钱。”丑奴骄傲地说。

    地姑奇怪地看着他,道:“你倒是悲天悯人,比皇帝老儿还担心?”

    “不可胡说。”如月招呼地姑。地姑吐吐舌头。

    三人在蚕房欣赏了一阵蚕子吐丝,如月兴致上来,对地姑道:“取得如此大的突破,今晚我们得对饮几杯。”

    “天色已晚。”丑奴提醒她们。

    地姑扮个鬼脸道:“老爷去长二姑那边了。”

    “多嘴,还不快去准备酒食?”如月轻轻打了下她。

    “扎!”

    三人在静院的廊上的木亭里加了盏灯,摆上一桌酒食,兴高采烈地边聊边吃,说的无非是以后怎么开拓这个彩蚕的事业。

    却说和珅这时终于赶到,急慌慌穿过树阵,跑到静院,撞上他们正喝酒聊天,甚是欢娱,心里升起一股醋劲,倘若不是自己这时跑来了,难道今晚如月又不回府?

    丑奴听到有人进了庄里,起身往外一看,见和珅大步走了进来,忙躬着背迎上去:“老爷,快请上坐。”

    和珅虚伪地笑道:“听说你们养成了发光蚕,所以我特地跑来见识。”

    地姑起身,大声讲道:“老爷,不得了,你去蚕房看了就知道,这个事有多神奇。”

    丑奴微笑着,道:“我先带老爷去看看吧。”

    和珅点点头,跟他一起去了蚕房,丑奴熄了灯让他体会了一下彩蚕的美妙,然后才又点上灯,看得和珅双目发呆,直赞扬:“沙济阿,你真了不起。”

    这时如月和地姑正好跟进来,听到他的赞扬,都惊了一跳,倒底一直是天敌,所以总不能忘记沙济阿这个人?

    丑奴却平静地道:“老爷,你又认错人了。奴才是丑奴。”

    和珅自知失口,回过神又赞扬了一番丑奴的聪明。

    四人回到廊上的桌前,如月夫妇挨着坐下,丑奴和地姑却不敢再入坐。

    和珅忙起身请道:“一起坐下,给我说说这发光彩蚕的事。”

    地姑和丑奴在两边坐下。和珅此时忘了问沙济阿怎么没死的事,一直追问他怎么养出这蚕的。

    丑奴只浮光掠影地答道:“其中的过程十分麻烦。这批蚕结茧后,得先让它们留下蚕种,以备明年春天大量喂养,待以后织成丝绸后,好让老爷把它们出口到外国多赚些钱,来帮助那些受灾的穷人。”

    沙济阿,你和原来一样傻,自己都这样了,还在忧国忧民。和珅心里对他生出几分佩服和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