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十记 » 第四章 农村庙会白三十发横财

第四章 农村庙会白三十发横财

    对于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来说。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十来年。农民从思想上已经和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白三十作为农村青年农民,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时代。农民又可以做生意,又可以种地。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家家户户不仅能吃饱饭,还能挣一些现钱。这是多好的事儿。就比如这一次他摆摊。他投入了不到500块钱。很多用具都是七拼八凑而来。大部分是借的,在农村互相之间帮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白三十在这次庙会上算是一次初步的尝试。他觉得现在的庙会和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的庙会虽然很热闹,但是农民没有多少现钱,购买力有限。做生意的也勉强能够糊口,想挣钱难上加难。现在的庙会。请戏班子听说就花了3万多块钱,是村里主要的年度支出。既然西营村敢花3万多块钱请戏班子。摊位费已经上涨到100元1天。说明庙会已经成了西营村重要的收入来源。

    白三十做生意有的思路。赶庙会的人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才有一些中年人和半大娃娃。所以大家喝羊肉汤的时候,经常自带一些馒头,不买他的烧饼。他也并不生气。

    白三十的羊肉汤价格非常便宜。大碗3块钱,小碗2块钱。加一份肉5块钱。

    这几乎是羊肉馆价格的一半。附近的村民也经常来他这里光顾。

    三个人几乎是从早忙到晚,片刻不能休息。

    王彩虹开始端碗上水的还不好意思,忙起来也顾不上了害羞。像饭店的服务员一样麻利。她需要不断地端热腾腾的羊肉汤,每只碗都有十斤重,她能端两碗汤。不端碗的时候,她需要清洗碗筷,在帐篷的后面,放一只大盆,王福地也帮忙从周边的农户家里不断地提水,就这样还供不上使用。

    三天下来,王福地要多买几只羊,和白三十一合计,毛利居然赚了6000多元,把三个人都高兴坏了。平均下来一天要卖掉三只羊。

    庙会晚上比白天还热闹,主要是白天很多人都是吃饱了才来的,只有晚上看戏晚了,吃饭的人多。

    庙会结束的时候,三人什么东西都没有买,没有时间买。摊位离不开人,再说,买了东西也不回家,捎不回去!

    整个庙会下来,三人赚了1万多块钱,王福地给了王彩虹一千块的工资,这是早就说好了的,人家起早贪黑,真是帮了不少忙。王福地把剩下的钱都留给了白三十。他知道白三十20多岁的大人了,没有一点积蓄是不行的。

    白三十执意只留一半,他觉得王福地两口子对他有恩,不能忘恩负义。

    最后王福地拗不过白三十,勉强说:“我给你留着娶媳妇用。”

    王福地整天把娶媳妇挂在嘴上也是无奈,毕竟自己三个儿子,才一座院子和几间房子,现在都住不下,更别说以后结婚生子了。

    他目前最着急的事情就是给老二王汉再申请一座院子,省得两兄弟在一个院子里打闹。这是老人的心思,时不常老两口躺在土炕上内心翻腾,要是这两个小子有一个能大学毕业出去寻个门路,也不至于在家里呆坐着,说完又对白三十搬出家门有一些内疚,毕竟他们收养了白三十,却让人家住到十亩地农场去,好像王家容不下白三十似的。老两口愁得睡不着,最近又新添了王秦看上了王彩虹,但人家女娃根本就不搭理王秦,王秦心眼死板,偏看上人家,还老跑到人家家里去干活。村里人也议论纷纷。带着这么多的问题,老两口才心事重重地睡去。

    有了5000多块钱,白三十真是激动得睡不着觉,在三十原,一万块钱就能盖门口或者一间瓦房,也就是说他至少有了半间房子。万事开头难,他最近琢磨一定要好好用这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