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声源地 » 第十一章 编辑部深入采访,网络部全员挨训

第十一章 编辑部深入采访,网络部全员挨训

    次日早上八点。

    杨萍顶着两个黑眼圈,一脸憔悴地走进网络部。女儿发烧住院,她也一夜没合眼。

    贾小敏见杨萍来了,急忙跑过去,说:“杨总监,昨天晚上白总把我们几个都给叫回来了,撤稿,忙了大半夜。”

    “撤什么稿?”杨萍惊讶道,从昨晚到现在她一直都没顾上看手机。

    “中巴车坠桥的事儿,责任不在那个女司机,警方都发了通报了。咱们转发的那些新闻……有部分失实。”贾小敏说到最后,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李硕的网评没发吧。”杨萍问。

    贾小敏摇摇头,说:“没发,但是送到白总那‘审’了,白总好像挺生气。”

    “我知道了。”杨萍叹了口气,快步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杂志社编辑部。

    王莎莎咂着嘴看着网上新闻风向的变化,说:“昨天这女司机还被人骂得铺天盖地的,今儿风向就转了。”

    “可不是,今天一早爆出来说是因为中巴车司机跟乘客发生了争吵,司机因为分了神才出了事儿。那个女司机是被殃及的池鱼。现在网上的消息,是一天三变。”高尚感慨着。

    “要说敏锐,还得说咱们陆主任,你说他怎么看的那么准呢。”王莎莎的脸上挂着崇拜的神色。

    “我听说网络部的人昨儿挨骂了,而且杨萍也不知道去哪了,白总生气呢。”

    “是啊,刚说发展网络部,结果就给领导来了个大窝脖,搁谁谁不生气。我可记得个人传播谣言是可以定罪入刑的,像我们这样正规的媒体,报道失实可是大事故。”王莎莎阴阳怪气地说完,又满不在乎地掏出粉饼,打开来仔细照着,检查自己的妆容是否精致。

    这时,陆羽走进办公室,笑着问:“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王莎莎刚要开口恭维陆羽的英明,却被高尚的一顿高论打断。

    “陆主任,我俩正在讨论昨天中巴坠桥事件的发展曲线。”高尚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首先,从传播学角度看,根据香农和韦弗的线性传播模式,舆论的传播需要经过若干个关键节点,即信源——信道——信宿。按照目前的传播现状,在传播资源过剩,而受众注意力资源稀缺的信息社会,普通的信息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所以人为制造有指向性的话题,使信息迅速搏出位,吸引媒体报道和网民点击与转发的事情常有发生。这就好比为什么这次交通事故里,‘女司机’成为了关注焦点;

    再加上当前受众对网络依赖性增强,而信源、信道都大比例依靠网络,所以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和无阻碍性的特点,虚假信息一旦出现便会广为传播。在这个时候,随着持有相同观点的人数不断增加,所发出的声音将占据支配地位,而从属地位的声音将被削弱和压制,这样就会产生强烈而单一的社会情绪,也就是‘沉默螺旋’法则,从表面上看,这种社会情绪代表的是多数人的意见,但因其容易被操控,往往还会反过来对网络事件推波助澜,形成一种歪曲和极端化的舆论走向。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昨天舆论几乎一边倒地都在指责那个女司机。”

    王莎莎抱着手肘,倚在桌边带着几分戏谑调侃:“瞧?又到了高材生讲课时间了,不过,高尚你能不能说点一般人听得懂的话?”

    高尚笑了笑,显然并不介意王莎莎对自己的调侃。

    “大才子,传播学理论只会告诉你规律,但不会告诉你真相,要想弄清楚究竟是咋回事,只能继续深入采访、多方求证。”陆羽和蔼地说。

    “是,陆主任,我今儿再去一趟交警那,争取把事情弄明白!”高尚边说,边收拾背包准备出门。

    ……

    上午十点,白一超召集网络部人员开会。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良久,杨萍硬着头皮,开口道:“白总,昨天我们的工作有失误,我检讨。”

    白一超冷冷地看了杨萍一眼,严肃地说:“网络部不成熟,还在筹备发展阶段,我并没有要求你们作出什么特别大的成绩,但是基本的新闻判断和敬业精神还是要有的。”

    所有人都低着头,只有笔头在笔记本上沙沙写着的声音。

    “昨天,需要撤稿的时候,我在网络部找不到一个人,你这个总监电话打不通……”白一超越说越气愤。

    “白总,我……”杨萍刚开口要解释,被白一超挥手打断。

    “我知道你女儿病了,情况特殊。”白一超说,“但是,身为总监,你是不是应该主动安排手下的人值班?退一万步讲,万一这期间出了什么突发事件呢,我们就完全当看不到么?要知道,新闻不会停留在原地等我们。”

    房间内再次陷入一片沉默。

    “还有,李硕写的那个网评。”白一超提起这个,目光投向李硕。

    李硕听到领导点自己的名字,头埋得更低了,恨不得有个地缝赶紧钻起来。

    “你那篇网评的目的是什么?激化矛盾?挑起受众不满情绪?还是要搞性别歧视?!”白一超愤愤地说,“你可是编辑部出来的人,写作就是这个水平?!”

    听到白一超的话,杨萍也吃惊地看着李硕,由于昨天孩子突然发烧,情况严重,她根本没来得及看李硕写网评,她想当然的觉得李硕是编辑部干过的人,文字水平不会太差,却没想到被领导骂得狗血淋头,心里也不禁埋怨起李硕来。

    “白总,您批评的对,我们马上改正,先建立值班制度,以后保证领导随时找,随时都有人。”杨萍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为今之计只能先道歉认错,争取个好态度,平息领导的怒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