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声源地 » 第十九章 网络报道引关注 韩意出镜意外走红(上)

第十九章 网络报道引关注 韩意出镜意外走红(上)

    回到网络部,韩意叫来几个编辑,告诉他们寒门双胞胎双双考入名校的新闻线索,问道:“你们谁想去做采访?接触一下当事人,做个图文报道回来。”

    韩意说完,没有人接话。

    见大家都不接话,韩意无奈地摇摇头说:“你们早晚都得走出去,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除了要外出采访,还得会拍摄、会做视频,会做现场直播。既然你们选择了这个行业,采访的事儿就别想躲!”

    “韩副总监,不是我们不支持您工作,是因为大家都没什么经验,怕做不好!”李硕看韩意遭遇了冷场,心里有些不忍,于是吭吭唧唧地说道。

    “任何工作都有第一次,不怕做不好,就怕不去做!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只要身为记者,不会采访就是失职。这样吧,李硕,你跟我一起去采访。”韩意命令道。

    “我?”李硕心里暗骂着自己,干嘛要一时不忍心接了韩意接的话茬儿。可事已至此,他挠了挠头,继续说:“那好吧,韩副总监,你别嫌我笨。”

    贾小敏和于甜甜一看有李硕顶了雷都松了一口气,如蒙大赦一般回座位干活去了。

    韩意看着李硕问:“你会用手机拍视频吗?”

    李硕无奈地说:“会操作,只是没咋拍过,心里没底。”

    “没事儿,边走边说。”韩意拿起背包,带着李硕走出了办公室。

    杨萍看到韩意和李硕出去,从办公室走出来,对贾小敏和于甜甜说:“好好干你们手里的活儿,别一天到晚不切实际地瞎折腾。”

    韩意和李硕刚一下楼迎面碰到了王莎莎。她看了两人一眼,问道:“呦,李硕这是要去哪儿啊?”

    李硕回答:“咱们市有一对双胞胎考生今年高考双双考入了名校,韩副总监和我去采访一下。”

    王莎莎不屑地笑着说:“哎呦,韩副总监可真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啊,小李子,你可得好好学学。”

    李硕看了一眼韩意,忙说:“莎莎姐,我们先走了,88。”

    根据白一超提供的线索,韩意和李硕来到了京州市城南的洼水坪,洼水坪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地,与市区截然不同,这里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没有笔直宽广的马路,所见之处都是坑洼不平的泥土路,各种简易房和临时搭建的违章建筑混乱地排列在裸露的土地上,路两旁的饭馆、小卖部、发廊、网吧堆积在一起,没有任何次序,隔个三五米就是生活垃圾的堆积处,夏日里,苍蝇嗡嗡嗡地乱飞,空气里充斥着各种奇怪的味道。

    “让让,嘿——”骑着板车儿,拉着西瓜的小贩子从狭窄的巷子里突然冲出来,吆喝着让韩意和李硕让路。

    “当心!韩副总监!”李硕一把拉过韩意,给西瓜车让出道路。

    “李硕,咱们走的这条路没错吧?刚才导航说的是往那边儿拐。”正值中午,炎炎烈日让韩意一张白皙精致的脸庞被晒得发红。

    “应该没错,我看地图显示咱们现在走的是小路,这儿也确实是洼水坪二条,到了巷子口我再找人打听一下,估计就能找到了!”李硕笃定地说。

    “李硕,我发现你认路还是挺有一套的。”韩意笑着称赞道,她发现其实这个愣头愣脑地男生身上还是有不少优点。听了美女副总监的夸奖,李硕摸了一把汗嘿嘿地笑了拐进洼水坪二条,李硕四下看看,就看见一个小卖部开着门,他和韩意一前一后走了进去。

    来到巷子口,李硕看到有一家很小的便利店,便走进去说:“老板,来两瓶水!热死了!”

    老板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她应了一声,递过两瓶矿泉水。

    “老板,我跟您打听个事儿。”李硕边说边递给了韩意一瓶水,然后拧开瓶子咕咚咕咚的一气儿喝掉了半瓶,才继续说:“您知道陈光和陈辉这小哥俩吗?他们家是不是住在这附近?”

    老板娘一听说这小哥俩的名字,立马来了精神,说:“你们找他俩干啥啊?”

    听这话头,韩意猜到老板娘准是认识这小哥俩,赶紧上前说:“我们是《大众视角》杂志社的记者,听说这小哥俩今年高考考得特别好,所以特意来采访他们的。”

    老板娘看看韩意,满脸笑意地说:“呦,这女记者长得可真好看!《大众视角》我知道!前阵子我在前面那个报摊儿常看到你们的杂志,坠车那个事,好多人买来读,我也读了,写的可真好!要我说……”老板娘喋喋不休地说。

    “是啊,我们听说陈光和陈辉家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他俩却考出了优异的成绩,所以我们想来采访采访他们,您知道他们住在哪吗?”韩意不失时机地问道。

    老板娘比划着说:“那小哥俩啊就住在这巷子尽头的那片房子里,就是最右手的那间!”

    向老板娘道谢后,韩意和李硕往巷子尽头走去。

    来到门前发现房门上着锁,显然这一家子都不在。李硕有些傻眼,说:“这,这可怎么办?”

    韩意四下里看了看,指着旁边的一户说:“肯定不能白来,看他家邻居在不在,问问情况。”

    李硕去敲隔壁邻居的门。

    敲了一会,隔壁的房门开了,一个五十岁的大妈探出头来有些警惕地看着韩意和李硕问道:“你们找谁?。

    “阿姨您好,打扰了,我们是《大众视角》杂志社的记者,想找陈光和陈辉采访,请问他们是住在这儿吧?”李硕诚恳地说。

    大妈看了看两个人,说:“对,他们就住隔壁,不过这会儿人不在,出去了。”

    “那您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吗?”李硕追问。

    大妈知道他们是记者也放下了戒备心,说:“估计得等会儿了,他们哥俩刚走没多久。”

    李硕听了这话,有点泄气,说:“那谢谢您了,我们在他家门前等会儿。”

    “要不,你们在我家坐一会儿喝口水吧,这天儿这么热,两位记者同志也辛苦了。一会儿等他们回来了,在我家也能听到。”大妈热心肠地说。

    两个人进了大妈家。

    李硕问:“阿姨您贵姓?”

    “我姓张。”大妈回答道。

    说着话,大妈转身去厨房倒水,看着张阿姨的背影,韩意脑子中突然闪过一个想法,于是,她捅了捅正在看手机的李硕道:“李硕,咱别白等着,可以先采访一下张阿姨,她是那哥俩的邻居,肯定知道很多事儿。你把手机准备好,一会拍一下我们俩聊天的视频。”

    李硕马上说:“好的,韩副总监!”

    “两位,喝水。”大妈把倒满水的水杯递给他们。

    “谢谢,张阿姨。”韩意说。

    喝了一口水,韩意和气地说:“张阿姨,您是不是跟隔壁的陈家人很熟悉?我们能不能先请您给我们说说他们家的情况?”

    听说要先采访自己,张阿姨挺开心,可是嘴里却推辞着说:“哎呦,我可说不好,一把年纪了还接受记者采访多不好意思,不要了不要了,不过你们想知道什么,我倒是可以给你们说说。”

    见张阿姨愿意配合,于是韩意忙给李硕试了个眼色,让他注意拍摄。

    一看还要拍视频,大妈有些紧张起来,于是韩意赶忙安慰道:“没事儿张阿姨,您别紧张,也不用看镜头,我们就是留个资料,咱俩聊聊天。”

    听韩意这么说,张阿姨放下心来,说道:“好…好,聊天好。”虽然这么说,可是张阿姨还是不时地瞄一眼在一旁鼓捣手机准备拍摄的李硕。

    很快,李硕做了个ok的手势。

    韩意点了点头,开口道:“张阿姨,您是陈光和陈辉这小哥俩的邻居,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哥俩的大致情况?”

    “这小哥俩平时可乖了,不像我们巷子里那些混小子,整天只知道打架闯祸。他们俩平时挺斯文的,对人也有礼貌,平时除了帮着父母做做家务,就是在屋里学习。”张阿姨一看正式开始拍了,便不自觉地正襟危坐起来,字正腔圆地介绍着。

    韩意见状抿嘴笑了笑,拉住张大妈的手语调轻快地说:“张阿姨,您放松点,咱们又不是开总结会,别太拘谨了。您和他们做了多长时间邻居了?”

    张阿姨被韩意的话逗笑了,表情也放松了一些,她略想了一下,说:“也有五六年了,他们爸妈不是本地人,在咱们市做建筑工人都好几年了,这两孩子初中以后就回老家上学了,不过每年的寒暑假都会过来陪爸妈。白天他们就在家学习、做做家务,中午自己做了饭吃,每天晚上小哥俩都有一个陪着爸妈出去摆小摊赚点零钱,另外一个就在家看书复习,兄弟俩轮流着。”

    韩意道:“您是说,他们日常也帮父母摆摊儿赚钱?”

    张阿姨点点头说:“是啊,他们家生活负担挺重的,两个孩子上学,他妈妈身体不好,他们租的这个简易房是那边老张家搭出来的房子,一个月的租金是600块,算是我们这一片儿最便宜的房子了。想着两个孩子将来还要上大学,所以两口子拼命赚钱呢,不过,他们俩赚的那点钱,怕是也不够。俩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了是喜事儿,可是街坊们都知道大兵两口子都在为学费发愁呢!”

    “大兵?”韩意问。

    “陈大兵是陈光和陈辉的爸爸。”张阿姨解释,说到这儿,她颇有感触:“这两口子也不容易,每天拼命挣钱,有一次那个孩子妈都累得晕倒了,还是我带着几个邻居把她送去医院的,结果,第二天孩子妈就强行出院了,说在医院费用太高,舍不得。现在这俩孩子这么争气,也算回报他们爹妈了……”

    正说着呢,听到巷子里有人走过来,还有说有笑的。

    “等等啊,好像是陈光他们回来了,”说完,张阿姨站起来,走出去打开门一看,就招呼韩意和李硕道:“哎,真是他们回来了!”

    韩意和李硕忙走出来,只见走过来两个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男孩儿,他们的穿着非常朴素,但干净整洁。两个人一个手里拎着两包菜,一个手里拎着建筑工具,后面还跟着一对看起来长得有点沧桑的夫妇。

    “大兵、桂英,你们也回来了。”张阿姨热情地打招呼。

    “回来了,呦,张大姐,有客人哪?”男人看着跟着张阿姨走出来的韩意和李硕问道。

    “哈哈,是客人,不过是你们家的客人。”张阿姨笑着答道。

    “这两位是《大众视角》杂志社的记者,知道你们家俩孩子考上了大学,特意过来想采访的。这不我看外面太热了,就让他们先到我屋里坐坐。我们正聊着呢,你们就回来了。”张阿姨解释说。

    韩意和李硕赶紧走上前来跟陈大兵一家打招呼。陈大兵和佟桂英有些拘谨地笑了笑,对他们说:“两位记者同志,你们的消息还真灵通,这大热天过来真是辛苦了,我们就是个普通家庭,俩孩子就是普通的考生,没想过为了这个事儿引起关注。”

    韩意笑着说:“您家的两个孩子考上理想大学是喜事儿,而且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能够坚持学习我们也很佩服,说实话,现在很多小孩家境优渥,可是他们不思进取,一味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软件,我们采访的目的是想让陈光和陈辉为同龄人做个榜样,让更多的孩子重视学习,珍惜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

    陈大兵忙说:“其实这个事儿真的没什么,小光和小辉是学生,就应该尽到学生的本分,好好学习。这事儿真的没什么可报道的,谢谢你们了。”

    眼见着采访要“黄”,李硕心里有些着急,转头看了一眼韩意,却发现她一脸的淡定。

    “两位先别忙着拒绝我们,是这样的,我们杂志社的发行量和影响力还是挺大的,或许采访了你们以后,小光和小辉的学费就有着落了!”韩意微笑着说。

    李硕忽然想起以前在编辑部工作的时候,陆羽常说的一句话,要想打动采访对象接受采访,就得说中他们的心事,看到韩意这么机智的采访邀约,不禁暗自佩服。

    听了韩意的话,张阿姨在一旁帮腔:“是啊,这女记者说得对,如果大家看了他们写的文章,肯定有好心人给你们捐款呢,这样一来,孩子们上学的学费不就好凑了,你们两口子也能松口气。”

    听韩意这么说,陈家夫妇沉默了,一旁的陈光和陈辉低声商量了一下,然后陈光就开口说:“我们哥俩愿意接受采访。”

    陈大兵夫妇看俩孩子同意了,也没再说什么。

    “能不能让我们进家去拍摄一下两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韩意问。

    佟桂英点点头,就把门打开了,李硕快步进屋转了一圈,屋子不大,只30多平米,前后隔成两间,屋内非常低矮采光不太好,唯一一个能够照到阳光,看上去明亮的地方就是进门靠窗的地方,在这里有一张两尺宽的小方桌,上面整整齐齐码放了两摞复习资料,看来,这里是两兄弟平时学习的地方。

    屋内非常简陋,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更没有卫生间,靠边的地方摆着一个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灶台,旁边墙角摆着四个热水瓶,看来是这一家人烧饭喝水洗澡都要用这热水瓶里的水。家里唯一的电器是两台电风扇。

    李硕用手机把屋子里外拍了一圈,屋子里有点暗,有些画面显然拍的不尽如人意,然而却更能真实的表现出他们生活环境的恶劣。

    “可以了?”等李硕在屋子里走了一圈儿后,韩意问。

    “嗯。”李硕点点头。

    “你准备一下,我们开始采访。”韩意简单交代了一下。

    “好。就那里吧?”李硕指了指屋内唯一还算明亮的窗前说。

    “OK!”韩意做了一个手势,然后对陈光和陈辉招招手说:“我们坐在这里谈吧。”哥俩走过来,与韩意一起坐在窗台下的方桌前接受采访。

    韩意问:“你们今年考了多少分?考到哪所大学了?学的什么专业呢?”

    陈光比弟弟活泼一些,他说:“我考了722分,BJ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陈辉腼腆地笑笑,说:“我没哥哥考的高,695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韩意由衷地称赞道:“考得真好!你们对大学有什么憧憬和打算吗?”

    陈光想了想说:“我从小就励志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因为我妈妈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我希望能用自己日后学到的医学知识让她少受点痛苦,我知道学医科压力很大,但是我会尽最大努力去学。”

    陈辉说:“我知道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所以我也想在大学里继续努力,争取拿到奖学金,然后早日找一份好工作,让爸爸妈妈的负担不要那么重,让他们享享福。”

    韩意继续问:“刚才采访邻居张阿姨的时候,她说你们学习特别用功,你们觉得学习辛苦吗?”

    陈光笑着说:“怎么会觉得辛苦呢?学习对我而言是特别快乐的事情,我很享受学习中解决难题的乐趣,感觉像是在做游戏。”

    陈辉也说:“我也有同感,我们哥俩觉得学习再苦也不叫苦,谋生赚钱再简单也不简单。”

    韩意笑着问:“这么有哲理的话,你俩是从哪里听到的?”

    陈光说:“不是听到的,是我们从生活里总结出来的。这是我们亲眼所见!我们的父母在这个城市谋生活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平时生活拮据,又要千方百计地给我们创造学习和生活条件,相比他们,我们俩努力学习是本分,根本不算是苦。”

    他顿了顿,继续说:“记得有一次家里炖鱼,刚开始妈妈一口都不吃,后来经不住我们哥俩劝,她就夹了鱼尾上的肉吃,还说她只爱吃鱼尾,后来我偷偷尝了一口,发现鱼尾全是刺还特别腥,我就知道妈妈是不舍得吃留给我们吃,所以才故意说只爱吃鱼尾。”

    陈辉补充说:“从那之后,哥哥就经常跟我说,如果我们连学习都学不好,那真的是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这些年来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努力。”哥俩一番质朴的回答让母亲佟桂英潸然泪下。李硕看到佟桂英落泪,赶紧把镜头对准了佟桂英,韩意走到佟桂英身边,轻轻拍着她的肩膀安慰道:“您有这么懂事和优秀的孩子们应该感到很欣慰,很幸福。不要哭,等他们读完书、走上社会,您家的好日子就该开始了!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佟桂英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说:“是啊是啊,我这是高兴的。”

    等到佟桂英心情稍稍平复了,韩意又邀请她和陈大兵接受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