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 第八十三章 收复崇明(求追读!)

第八十三章 收复崇明(求追读!)

    目光所至,千帆蔽海,何老八默默取下了烽堡的旗帜,他手下的兵都在酣睡之中。

    明军舰队很快便驶过了南沙,沿着崇明岛北部海域朝着崇明县城行去。

    前锋,是施琅组织的登陆部队,精兵八千人,这是他从福建带过来的,都是精锐老兵。

    其后,张名振也组织了一万人,交由副将带领,听从施琅指挥。

    他自己则坐镇舰队,随时支援陆上。

    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前锋舰队的几艘小船率先靠岸,施琅亲率五百兵抢滩登陆。

    这里是崇明县城北,清军进行了严密的防备,每隔两里就有一座烽堡或是瞭望塔。

    夜里,还会有有卒巡视。

    说来也巧,今夜的风浪令清军麻痹大意,施琅带人轻松摸上了滩头。

    很快,施琅分兵向东西两边摸去,准备解决巡哨的人。

    后方,登陆部队开始乘小舟不断登上陆地。

    半个时辰,施琅所部八千人全部集结完毕。

    登陆地两侧的清军已经全部被毫无防备的解决。

    施琅率军朝着崇明县城急奔。

    此刻,清军崇明守备吕公义正在宅子里熟睡,最近朝廷编练了庞大的水师,而且刚刚出海,他这崇明就算是高枕无忧了。

    特别是今日,听说水师击溃了一直游弋在海上的刘孔炤所部,可算是解了吕公义的心头大患。

    白天的时候,为了庆祝难得的好觉,吕公义在街上选中了两名清秀女子,让家丁绑回了家。

    一番享受之后,今夜睡得格外香甜。

    “砰砰砰!”

    敲门声传来。

    吕公义被惊醒,睡意朦胧地抬头看了看。

    “老爷,该巡岸了。”门外,传来了家丁的声音。

    吕公义平素都有后半夜巡视沿岸烽堡的习惯,自从被提拔为守备之后,他可是尽心尽力,生怕惹得主子不高兴。

    这县衙中,可还住着一位八旗主子呢。

    县衙附近驻八旗兵三千,由两位参领统帅,皆是都统巴哈纳麾下的精锐旗丁。

    吕公义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只觉得腰酸背痛,双膝发软,实在是困得不行。

    床边,两名女子被双手反剪,玉颈上系着绳圈,拴在床尾,互相依靠着沉睡。

    “今夜浪大,不去了!”吕公义又扯起被子躺下,口中哼哼道。

    “得嘞!”门外的家丁也是一喜,这下可以接着去睡觉了。

    窗外风怒号,吕公义沉沉睡去。

    县城外的土路上,施琅被吹得睁不开眼睛,艰难前行。

    “总兵,风太大,后面的兄弟可能上不来了!”副将皱眉担心道。

    这么大的风,估计张名振的那一万人不好登陆了。

    副将有些担心,只靠他们八千人,拿下县城恐怕有些吃力。

    “无妨,敌军无备,趁夜偷城!”施琅压根没在担心,他对自己手下的这些老卒们可是信心十足。

    夜幕下,县城已经隐约可见。

    施琅停下了部队,派出了精锐斥候先行探查,以防有诈。

    根据白天探查到的消息,清军县城的驻军位于城南,有八旗兵三千。其余汉军都位于其他岛上。

    “总兵,咱们是直接冲营还是?”副将跃跃欲试道。

    施琅想了想,直接夜袭八旗军大营风险太高,一旦有失,让他们快速入城那就麻烦了。

    所以还是先偷取县城较为稳妥,即便之后鞑子反应过来,他们也只需坚守到天亮,等到张名振部前来支援,便可无忧。

    “等探子回来,若是没有情况,就派老手攀城夺门。”施琅下令道。

    “明白!”副将点点头,便转身前去挑选先登之士。

    大约两炷香功夫,派出的探子返回。

    县城情况一切正常,城墙经过了加固,不过其上守备稀疏,没看到几个人影。

    现在又是后半夜,正是守军迷糊的时候。

    施琅当即派出了先登三百人,准备攀城夺门。

    大军隐蔽在守军视线外,准备随时冲锋。

    口衔刀,背负索,这些老兵轻车熟路地摸到了城下。

    随后,便在斥候的指引下,找到了合适的位置,甩上了钩爪,开始攀登城头。

    崇明县城,城墙约有三人高,土石所筑,未设城楼。

    吕公义到任后,修葺了城墙,用一些青石加固了外围,防止雨水冲泡。

    明军精锐很快爬上了城头,本来都准备上去后手起刀落,大杀四方了,结果城墙上的守军几乎全在靠着墙垛犯迷糊。

    没费多少功夫,就将守军全部抹了脖子。

    领头的明军把总一看,这还打个屁,这不白送吗?

    于是他一边命人控制城门,一边向远方的大军举火示意。

    明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打开了城门,顺利的连施琅都有些自我怀疑。

    “什么情况?”施琅问着那夺门的把总。

    “守军都是些县兵......”把总有些无语,自己还准备浴血搏杀,然后建立奇功,结果对手如此模样,弄得自己白白兴奋一场。

    明军大部迅速开进城中,朝着四门分奔。

    施琅亲领亲兵营,朝着县署杀去。

    此时,天边已经泛起了一抹熹光。

    晓风残月,满城清梦。

    吕公义打着哈欠起身。

    床位拴着的两名女子早已醒来,正靠着床边默默流泪。

    见吕公义坐起,两人浑身一颤,吓得往边上挪了挪。

    “一大早,哭哭啼啼,哭丧呢?”吕公义一边穿衣一边骂道。

    扭了扭老腰,只觉得快要断开,吕公义打开了房门,伸着懒腰准备洗漱。

    咦?

    怎么院子里一个下人都没有了?

    环视一圈,空空荡荡,连个说话的声音都没有。

    吕公义奇怪的喊了几声,却无人回话。

    正准备出院门去看看,却不想大门忽然被蛮横撞开。

    大队兵马鱼贯而入,将吕公义团团围住。

    吕公义大惊,急忙喝问:“尔等是哪部的兵?不要命了?”

    这时,施琅走进了院中,朝着吕公义笑道:“吕大人,难得好觉,本兵便没有让部下打扰你,不过现在睡醒了,是不是该办正事了?”

    “你你你......你们......”吕公义这时才反应过来事情不太对劲。

    “忘了介绍一下,本官乃是大明钱塘水师副总兵施琅,奉命收复失地!你这走狗,日子到头了!”施琅不禁唾骂道。

    吕公义心中骇然,怎么自己一觉起来,变天了呢?

    想到自己这是被偷家了,不禁心中苦涩极了。

    不对呀?八旗大爷们呢?

    难不成他们也被歼灭了?

    吕公义竖起耳朵想听一下外面有没有什么动静,可外面一片安静。

    施琅连连冷笑,大军进城后,直接锁闭四门,据城固守。

    原本想等到张名振所部抵达后,会攻清军,可没想到张名振也不是寻常人。

    他竟然命大军迎浪强渡,强行登岸。

    尽管有一些损失,可大军还是连夜赶到了崇明城下。

    两军会师,施琅决定一鼓作气,直接趁着夜色,将驻扎在城南的八旗大营给一把火烧了个天翻地覆。

    清军大乱,烧死者不计其数,奔走践踏者死伤更多。

    撤离的清军不明所以的想要从南门进入县城,结果被早已经埋伏好的明军关门打狗,全歼在城内。

    其余逃散的清军则是被在外围的张名振部纷纷绞杀干净。

    天大亮之时,清军大营已经被烧为了一片白地,青烟阵阵。

    等到午时,吕公义被施琅当着县民的面给斩首,并且宣布了崇明回归大明的消息。

    然而,令他大失所望的是,似乎县民们没有太多情绪,只是麻木的看着他一个人激动万分。

    此时,淮抚田仰,诚意伯刘孔炤也赶到了县城。

    田仰暂署县事,刘孔炤则是提着吕公义的脑袋率军前去招降各岛驻军。

    张名振大军则是驻泊在崇明港口,维护战船。

    崇明,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