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道莲生 » 第二章 金鼎丹书

第二章 金鼎丹书

    一个满是屏幕的房间,每一块屏幕上,显示的都是天空中的青铜门。

    许多人围绕大量质料,在做研究。

    有些白发苍苍的老者,扶着眼镜,激动的抚摸照片。

    “经过初步分析,铜门图刻,和山海经中的异兽相近”。有人用山海经中记述的文字对比。

    青铜门上勾勒的图画,大多数都能和山海经中的异兽对上号。

    “那些和异兽战斗的人,疑似天庭天兵……”。有人说道。

    尽管早有猜测,众人依旧震惊,如果真的是天兵,那么,上古神话是否真的存在?

    这些天兵使用的是原始的领冷兵器,能飞天遁地,若真是他们制造的青铜门。那么,他们的文明将与地球的科学文明完全相饽。

    神话与科学,究竟谁强谁弱?

    “这是卜纹,又称巫文,骨文、云纹,是古人用龟甲占卜时,放在火中焚烧,爆裂形成的纹路”。有个老者颤抖着双手,指着青铜门顶端的文字解释。

    “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有人疑问。

    “不知道?”老者摇头。看着大家殷切的目光,老者继续摇头道:“它无法被解读”。

    “不可能,所有文字都有迹可循,无论是古希腊文,古埃及文,古印度文,哪怕是消逝的古玛雅文字,我们都能尝试解读,不可能你们华夏古文字不能解读”。

    一位西方古文字学学者驳斥。他不相信世界上有无法解读的文明。

    “方老,这……”。青铜门关系到世界的安危。

    它待在天空,哪怕没有任何反应,依旧让世界各国担忧,它出现的实在太诡异了。

    “卜文在古人认为,是神对占卜者传达的神旨,他并不是人为刻画的,每一个字的出现,都是神意,他和华夏古文字没有任何连系”。老者解释道。

    “难道没有任何痕迹可循”。有人不甘。

    “我们曾出土过巫对于卜文的解释,但卜文是龟甲焚烧的裂痕,非人为,很随意,每一次都不一样,只有当时的巫才能够解释”。

    “世界上根本没有神明”。有人反驳。

    “我也这样认为,但是现在我只想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人指着屏幕上的青铜门。

    青铜门是各国高层的烦恼,但普通人还是照样生活。

    “金丹功法”。苏策看着手中的残片。

    残片已经清理掉淤泥,它整体呈青黑色,材质是青铜,古朴无华。

    残片上面有密密麻麻的阴文刻字,组成一篇,金丹功法。

    “不是阴刻”。苏策仔细研究刻画的痕迹,看工艺应该是错金技艺,不过金丝已经被人剥离下来。

    结合麻袋中的镐头铁锨,这应该是盗墓贼干的吧,扣下金丝丢掉道经。

    买椟还珠,没文化真可怕!

    苏策摇头,仔细端详这块残片。

    他看不出残片经历了多少岁月,只能从文字形式,大致判断,应该是隋唐时期。

    根据苏策的古文功底和道家的知识,把经文断口部分残缺的句子去掉,他很快就整理出一小篇完整功法。

    铁锅中翻腾着咕嘟声,鱼汤的香味弥漫开,苏策暂时放下手中的残片,洗净手,开始最后的调味。

    一顿美味的鱼头豆腐,伴着米饭,苏策吃的满足。

    饭毕,漱口净面,持经跌坐,口诵无量度人经。

    苏策对着面前碗中的鱼骨真诚诵经,修仙应当诚心,要有爱心,此二鱼渡我一餐饱腹,使我能过五时不饿,当有大功德,吾愿为其诵经。

    “鱼啊鱼,相遇便是缘,愿你来生多富贵,奉劝你,来世莫作恶,休学我修仙”。一片经文念完,苏策双手捧着鱼骨,口中念念有词。

    走到墙边一撒手,扔出墙外,拍拍手了解一场孽缘。

    和爷爷的爱好相似,苏策非常喜欢自在的生活,更喜欢寻仙问道。

    也因为这个,苏策和父亲的关系不太融洽。

    饭后无事的苏策继续研究古铜残片。

    根据推测,残片应该属于一个圆形器物。苏策计算残片弧度,推测出器物的大小。

    是一个直径五十厘米左右的圆形铜器,器物上雕刻道家功法,应该属于道家摆件物品。

    道家的常用摆件,又是圆形,大器,最多的应该就是大钟和丹鼎这两样重器了,如果苏策没猜错,这应该是一个青铜错金鼎。

    它一定是出现在大富大贵之家,还必须是个向道的贵族,以时间来看,最可能的就是唐代李氏皇族。

    经文上方有个略大一些的独立字体,是玉字,旁边有个残字,根据字体结构,像似真字。

    若是玉真或者玉贞?苏策开始回忆道家有此名号的道人。似乎更像女冠……

    苏策想了许久,实在想不起来。

    幸好他有修仙无上法宝,扣脚写手的金手指。

    苏策从怀中一掏,大触屏手机拿出来。

    打开搜索软件……

    哦……

    “原来是此人!”

    要是她的话,真有可能得到道家真经。

    苏策把铜片拿在手中,开始诵读上面的功法。

    日中之时,开乾闭巽,留坤塞艮,据天罡,持斗杓,谒轩辕,过扶桑,入广寒,面鹑尾,举黄钟,泛海槎,登昆仑,佩唐符,撼天雷,游巫山,呼黄童,召朱儿,取青龙肝、白虎髓、赤凤血、黑龟精,入土釜,启荧惑,命阏伯,化成丹砂,开华池,吸神水,饮刀圭,从无入有,无质生质,抽铅添汞,开天辟地,纳结百灵,孕育种胎。气海既满,灵珠浑圆,生息不朽,谓之金丹。

    苏策虽然不是受箓的道士,道经却也不曾少读,静心打坐日夜不坠,一些修炼道家术语,他都跟爷爷仔细学过。

    眼前这部功法,与流传于世的道经,大相径庭。

    这篇功法,开篇明义,直指金丹大道的根本,乃是一篇道家筑基,开辟气海的功法……

    苏策觉得……

    这功法残缺无名,苏策根据铜鼎,暂时起名金鼎丹书。

    修真者,借假修真也。道教中,学道修行,求得真我,去伪存真为修真。

    何为假?何为真?

    道教经典多有赘述,只是大多数经文,浅尝即止,记述的朦朦胧胧。读之,让人如坠雾里,始终不得真道。

    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古铜残片上的经文虽短,却直接点明开辟气海的关键。

    苏策用几日的时间,理清头绪,结合道家理论,解悟功法诀窍,尔后开始修炼。

    “诸位,已经一年时间,我们需要尽快解开谜团,否则它绝对是我们人类的大麻烦”。研究室中,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汇聚,他们来自世界各国。

    “这座青铜门正在散发某种能量,这种能量具有环境改造能力,根据生物部的研究,如果这种能量足够多,可能会导致基因变异,我们不能在拖延了”。青铜门研究的负责人说道,他的压力很大,这关系到全世界人类。

    “不是可能,而是已经发生”。另一个人站起来,他摇控投影仪,放出一些照片。

    “这是来自澳洲一株菱花草,它在过去的一年内疯长,完全打破生物常态,已经变成一株大树”。

    “欧洲、南美、印度,许多地方都有违背科学理论的事情发生。

    它们有的突破种族限制,快速进化成其他物种。

    有的反古,变得更加凶猛强壮,甚至连人都受到影响,长出尾巴。

    如果再任由这种能量弥漫,我们将迎来小说中的末世”。

    会议室里沉静,无人说话,青铜门太诡异了,他们动用了现今最先进的科技,最硬的钻头,始终无法破坏分毫,而金属探查的结果,仅仅是普通的青铜材料。

    它无法解读,无法摧毁。

    “说实话,我们无能为力,他不应该属于人世间”。一个老人叹息,他一辈子崇尚科学,而在生命的最后,宇宙给他上了一课。

    科学研究者们摇头,青铜门是如何漂浮在太空,他又为何能够从太空移动到地球。

    如此简单的一座青铜门,他的动力来自那里,这些用科学都无法解答。

    “钟道长,你们有什么结果”。有人询问在座的道家代表人物。

    钟道长张了张嘴巴,面对一群世界顶尖的科学家讲诉道家理论,这可能是道家史上第一次。他居然有些紧张。

    “经过我们道家各派代表的推论,它可能是玄牝之门”。

    “玄牝之门?”白发苍苍教授疑问:“为什么不是众妙之门”。

    虽然他们是科学家,但是道德经这种充满智慧的书籍,经常会读。

    “众妙之门代表的是道,它没有实指。儒道,佛道,道路,小路,树木,植物,动物,甚至是科学,它泛指一切的运行规则。

    玄牝之门代表的是生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运转,春生夏长”。钟道长为这些科学家普及基础知识。

    “好了钟道长,我们现在不需要明白道家理论,我们最想知道的是,门上的三个卜文是什么?”负责人打断钟道长的讲诉。

    “根据符箓派的传承,我们只能推断出,中间的云纹代表仙,前后两个字还没有头绪”。钟道长回答。

    他心中叹息,这些人仍然以科学为主,实际上道家内部对玄牝之门已经有所猜想,但这些猜想全都依托在道家理论,和道家传说,这全都属于封建迷信范畴,无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