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魔教穿越诸天万界 » 第66章 明教入中土史

第66章 明教入中土史

    段碧兒道:“他們拜火神也是一件好事。怎麼又會被稱為魔教?”原來苗人崇拜多種神靈,拜山神、樹神、獵神、雨神、火神……甚麼都拜,故此與明教拜火有些相同。

    藍玉說道:“那拜火的依我看來亦是邪靈,並非阿拉真神。這明教被稱為魔教也真是不錯。”

    南宮奇心道:“回回教祇獨尊阿拉神,當然把別的神視為邪神。”

    “藍少俠所言亦甚是。明教教義獨特,與中土各教派自來便有衝突。”莊玉蝶道:“唐高宗、武后時期,摩尼教逐漸傳播。但摩尼教在初入中土時其實並不順利。在玄宗開元期間,吐火羅國王曾獻一慕闈於大唐,獲唐室接待。不過,在安史之亂前,該教並未在華設寺院,史書反而載有對該教之禁令。據史書所載,玄宗不久以摩尼教“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為由,下令國人嚴禁參與。然大致與入唐的同時,摩尼教也大規模地傳入回紇,其後更被定為國教。安史亂後,因回紇助唐平亂有功,摩尼教徒藉回紇的支持,得以在大唐傳教。據佛門經典所記載,代宗大曆三年,敕準回紇摩尼教徒在長安建摩尼寺──大雲光明寺。其後,又應回紇之請,於荊州、揚州、越州等州建寺。憲宗元和二年,再於河南、太原建摩尼寺二所,並派專員保護,自此以後,摩尼教寺滿佈中土境內。摩尼教士隨回教使者來中土,他們得到唐帝禮遇,在中土迅速傳播。部份摩尼教徒也從事商業,據《舊唐書,回鶻傳》︰“摩尼至高師,歲往來西市,商賈頗與囊橐為奸”。唐武宗會昌元年,回紇被中亞新興的戛黠斯擊敗,國勢衰落,唐廷對回紇和摩尼教的態度立即改變。據某書中記載,武宗會昌三年,回紇國勢衰落,從大唐撤兵,要求唐室“安存摩尼”,但大唐突改前態,下令禁江淮諸鎮的摩尼寺。會昌滅法時,摩尼教亦難逃其劫,《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說︰“會昌三年四月中旬,敕天下殺摩尼師,剃髮令著袈裟,作沙門形而殺之。”事實上,大唐朝廷於會昌年已下令沒收摩尼教資產與書像等物,由於一些摩尼教沒反抗,致令京城摩尼死者達七十二人。當時,摩尼教流行的地區以西域、北方地區為主,在福建、浙江沿海地區,因與波斯等國有海路交往,摩尼教也有一定勢力。自此就與下層的鬥爭結合起來,成為農民起事的號召旗幟之一。

    摩尼教先於祅教、景教被禁,而史書的記載亦較詳細,可見該教在大唐後期聲勢頗大,經會昌一劫,摩尼教再不能在社會公開傳教,轉而在民間秘密流傳,並漸與其他宗教結合,歷五代兩宋仍不衰。數百年前,陳州摩尼教徒曾聚徒起義。前朝大宋的方臘也曾起義。如今明教抗元,自來有因。”

    段碧兒道:“看來明教原來慣於與官府作對,我倒是錯怪了彼等。”稍頓又問道:“袄教拜火,與苗疆拜火神有相似,但景教是甚麼?”

    “史料記載,景教教義拜西方聖神耶穌基督……”

    “耶穌基督?”段碧兒道:“這又是甚麼神靈?”

    莊玉蝶搖搖頭道:“詳情我也不太清楚,據史料及一本古書聖經記載,一千多年前,西方有耶穌基督,據說是神的兒子,為救世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後復活升天,他有十二位門下弟子,便是所有教徒最初的師父,到處傳教,至中土稱為景教。”

    段碧兒道:“他們又有甚麼武功?”

    莊玉蝶搖搖頭道:“很奇怪,他們半點武功也不會。但他們提倡愛人如己,能行神跡,可以令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

    “好利害。”段碧兒沉思了一下,說道:“武功、毒功都是殺人的多、救人的少。那行神跡的確比任何武功有用。”

    莊玉蝶點頭道:“所以景教在唐代初期搏得皇帝好感,當時大唐皇帝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長安興建廟寺一所,初稱“波斯寺”,後更名為“羅馬寺”、“大秦寺”;到唐高宗年間,阿羅本被奉為鎮國大法主,往後教堂亦挂上歷代唐朝皇帝像。大唐年間安史之亂爆發後,景教徒伊斯曾協助郭子儀平亂,後被賜紫衣袈裟。從那年開始,景教在中國順利發展了百多年,與祆教及摩尼教並稱唐代“三夷教”。在會昌法難之後,景教慢慢走向衰弱,至今式微。”

    “真可惜。”南宮奇心道:“愛人……甚合我意。”不覺看了一下身邊眾女。

    藍玉道:“那九大派為何又與明教反目成仇?”

    南宮奇心道:“看來這小子真是初出茅廬,居然連這事都不知道。”

    “儒生都尊王攘夷,自來支持官家。佛、道都是出家人,也看不慣明教中人所作所為。故此常生衝突。但明教並不好惹。”莊玉蝶說道:“波斯明教中人從來便武功高強,武功源自“山中老人”霍山,霍山武功震動西方,當年十字軍之時,西域提起“山中老人”霍山之名,無不心驚色變。其時西域各國君王喪生於“山中老人”手下者不記其數。”

    南宮奇問道:“十字軍,這是甚麼軍隊?”

    “據一位稱為馬哥孛羅的西方教士某書中所記,大地之極西有地稱歐羅巴,又稱西歐,當地全為景教徒,奉教主為各王之皇,當年教主奉“主的旨意”,西歐各王、大商人在“上帝的引導下”,打著從“異教徒”即是***……又稱回民的手中奪回“聖地”耶路撒冷的旗號,對東部沿岸各國進行了持續近百年的侵略性遠征。十字軍遠征參加者的衣服上縫有用紅布制成的十字,由此稱為“十字軍”。”

    “原來如此。”南宮奇氣憤地道:“這班人枉稱景教徒,甚麼愛人如己?”

    莊玉蝶道:“這種事不稀奇,據我所知,景教本就主張人人有罪,戰爭殺人本是人們常犯之罪。更奇怪的是,景教與回教同源於一地,同信一真神,互相爭戰之事,據說郤又已記於古卷聖經一書中。”

    “那是人的問題。”袁凌波插口道:“要打架,信甚麼都會打起來。”

    藍玉點頭。景教徒十字軍與回民百年大戰之事,他自然略有所聞。

    “明教傳入中土後,也加入了不少各門派甚至邪派武林中人,令其武功更怪異難擋。”莊玉蝶道:“明教總壇就設在崑崙山區坐忘峰光明頂上,要上光明頂得先經過七巔十三崖天險,地勢陡峭,危險萬分,加上明教天地風雷四門與五行旗高手如雲,四處設下重重埋伏,總壇有固若金湯之實。明教設有教主一人,絕不世襲,實力至上;輔政大臣六人,計有光明左右使者、護教紫白金青四大法王;其他尚有五散人─冷面先生冷謙、布袋和尚說不得、遊行散人周顛、彭和尚彭瑩玉、鐵冠道人張中。明教教眾共分成三大部份:光明左使直轄的天地風雷四字門;已故白眉鷹王所轄之天鷹旗,分為天微、紫微、天市三堂,和神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五壇;尚有無堅不摧五行旗,計銳金、巨木、洪水、烈火、厚土五旗,各掌旗正副使者武功高強,皆可獨當一面。”莊玉蝶對明教所知極詳,眾人聽得不住點頭。接下來段碧兒還再向她請教了一些問題。

    南宮奇想道:“莊玉蝶博覽群書,竟把明教來源變革說得頭頭是道。”南宮奇不禁肅然起敬,環顧身邊諸女,迎兒情深意重,袁凌波出塵飄逸,莊玉蝶慧質蘭心,藍翠嬌美中帶俠氣,各有不同氣質。最神秘的殷離露出一對明亮秋水,眼眸中笑意更是勾魂攝魄。南宮奇心癢癢地老想能掀開她的神秘面紗便好了。可惜快到苗疆交界處,對方已提出分道揚鑣。

    殷離道:“我看到你這種風流種便心中有氣。我倆不奉陪了!”原來她急於北上見張無忌。藍玉也抱拳說道:“南宮兄,在下告辭了。”藍玉兩兄妹自然跟隨。南宮奇無奈說道:“各位小心保重了!他日有緣再見!”

    南宮奇一直盯著殷離,卻沒注意到藍翠與袁、凌二女交換了一個眼神。袁凌波說道:“藍姑娘,請代小女子兩姊妹向張公子夫婦問好。”迎兒卻默不作聲。自從南宮奇告訴她身世秘密,迎兒一直若有所思,患得患失地有點失魂落魄。有好幾回半夜醒來,迎兒悄悄地向南宮奇追問詳情,南宮奇祇推說不知。

    眾人話別分手後,南宮奇等人晝伏夜出,終於到了苗疆。南宮奇祇道苗疆乃是個四處窮山惡水的地方,那知縱目所見,青山重重中,綠水迂迴如帶,密林深不知處,雲煙霧鎖山峰。

    此時晨光熹微,飛鳥成群在山峰間穿過。陽光透過雲霄照在眾人身上。南宮奇伸展了一下身子,吁了一口氣道:“這裡風景真好,絕不比江南遜色啊!”

    莊玉蝶道:“中原以名山大川吸引、江南以水鄉園林聞名,但苗疆山峰不高,但重重疊疊,密林怪石,湖泊青翠,景色別有一番風味。”諸女四處張望,也覺神奇。

    段碧兒肅容道:“苗疆風光雖好,但林中滿佈毒蟲猛獸,還有山林瘴氣、泥沼毒霧,非常凶險。相公和諸位姊妹務必小心。”又取出幾顆藥丸,說道:“先吞服這藥,可解百毒。待會兒小妹帶路,大夥兒緊跟著我,千萬別掉隊落後或走岔了。”段碧兒率先走在前頭,往往在看不見前路之處走入小徑。迎兒緊靠南宮奇,忽然輕聲驚呼:“蛇!少爺小心毒蛇!”原來路旁樹梢上掛滿了不少青綠斑紋小蛇。南宮奇“嗯”了一聲,心想:“玉蝶兒見一條毒蜈蚣便怕成那樣子,如今卻對如斯多毒蛇都毫無懼意。可見她本性根本堅強,當時定是故意引我入她算計中。但她倆如此委身於我有何用意呢?”南宮奇邊走邊沉思,不經不覺已進入密林中,陽光難以穿越大樹枝葉,光線漸暗。段碧兒不知何時點燃了火把,照著左邊地方一大塊泥淖地帶,拋出一支樹枝,說道:“你們瞧!”那樹枝竟慢慢地沉入泥淖中。“看!這便是吃人浮泥帶,祇要一不小心踏錯一步,它會吸引你一直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