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伐清与殖民 » 067章 上万会众(万更五,求收藏求推荐)

067章 上万会众(万更五,求收藏求推荐)

    “外城复仇军因为控制力度不强,合格军官不足,因此对于加入的新兵要求更严,如此也有一千五将士。”

    说到这郑青狼还特意停顿了一下,咽了口唾沫之后才道:

    “但是天地会的入会要求,内城外城是统一的,当初顺军进城的时候,以贫民居多的外城百姓最是期待和欢迎的,而如今在顺军的无差别摧残下。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爱的越深恨得越深,加上外城人口比内城多的多,躲避战乱逃进城的也多进的外城,外城人口超过了五十万。

    这五十万人口,哪怕是贫民窟都受到过顺军的欺凌或者驱赶出城。

    而天地会入会的要求是内部成员推荐、担保,并不限制是否亲朋,因此,外城天地会成员只是男丁就有……”

    郑青狼再次咽了咽口水,没想到郑恩这一搞,能弄出这么大的手笔。

    “天地会男丁有一万余!”

    “到时一整编,这就是一万大军呀,看来内城复仇军得多派些骨干过去了,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这支人马,青狼你以后也常驻外城吧!”

    郑恩说这话时,语气有波澜,但不大。

    历史上李自成刚刚带着顺军主力出北京城,去给清兵送菜,北京城内就有人作乱,还整出了什么“太子”继位举事。

    只是缺乏统一的指挥与组织,使北京反顺义军一盘散沙。

    如今有了自己带头,有了天地会这个组织,还有了复仇军统一指挥,能扩展到上万男丁,是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郑恩波澜是小小溪流翻了个浪花的话,郑青狼内心的波澜就是十八级台风的大海了。

    在郑青狼以往的眼中,他贴身保护的郑恩不过是只知道读八股文的书呆子,天天之乎者也其实百无一用,除了考科举以外。

    偏偏家主就看中了他这点,特别是少年中秀才,又入了北京国子监为贡生,郑家差点因此锣鼓喧天。

    如今头部受伤醒来之后,八股文没见读了,文韬武略却是节节升,一挥手就是上万人马,还整出了一套完善的三进制编制,虽然如今没有骑兵。

    那时候不知道为何郑恩要一次性将编制列举到镇,这个部队最高编制,现在知道了,这到时一组织,再临时拉一些人,可不就是一镇人马。

    郑青狼内心惊涛骇浪,郑恩也不管台风有没有超18级的,还要给郑青狼内心的台风风力加大一些。

    郑恩流露出不满足的表情,真觉得这还不够似的感叹道:

    “上万人马是众,可惜缺乏训练,又没有足够的合格的军官,终还是一盘乌合,难发挥出大战力呀!

    除非我们有足够多合格军官指挥大军,或者能让所有人知道我们必胜,否则人数再多几倍,都难以撼动顺军呀!”

    听的那叫一个无语,这也太贪心不足了,可回头一想,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北京住进了几十万顺军,哪怕光是老营兵,就有数万。

    在尸山尸海中筛选出来的老营兵,哪怕只有千人,也不是时下这天地会万人能拿下的。

    郑青狼没话说了,一旁的李邦华一直像看客一般,郑渡、假神父已经成了石像。

    在郑渡看来,郑家才多少人马,二十万,不知道为什么在内心,郑渡会给二十万大军前面加个“才”。

    这弟弟郑恩一挥手,也没见他做什么,麾下就有了上万,这简直厉害的没天理了。

    当然郑渡是不知道郑家二十万精锐与上万乌合的区别的,对于大军的战力,他更喜欢用加减法。

    郑恩又继续道:

    “青狼,外城就交给你了,二哥我们还有多少银子?”

    这大手大脚的,已经不是撒能形容的了,简直就是一箱一箱的往外倒,两位首富之一再有钱,总该有个度吧!

    为了给郑渡找点事做,管钱的事情交给了他,本就有贡生功名,写写记记算算还是能做到的。

    “啊!”

    郑渡没想到在上万人马的主将面前,还有跟他说话的份,他刚想拿账单查一查,可看了看这一次又抬过来几箱更大的箱子,也不用账本了。

    扣扣手指就算了出来。

    “三弟,还有几百两。”

    “几百两?”

    郑恩重复了一句,这可麻烦了。

    郑渡这边还以为郑恩觉得他没算对,开始跟他对起了账单。

    “三弟你十八日晚上出去,共花了三千两,你说给西南角楼的将士了。

    几天后你又花了三千两,你说给彰义门的烈士家属了。

    之后到三天前,你共花了一千两,你说用来发展组建天地会了。”

    天地会刚建的时候,都是一些名义上的成员,混点小好处,所以联系的人多,花的钱并不多。

    郑渡还在细数,看来是对于本职工作认真的很。

    “三天前,天地会首次集会,在场七十多人,你花了七百多两,还给邓世忠、朱纯八两个百户一人百两,说是给他们作为复仇军的流动银子,共一千两。

    这三天,你又给青狼拿了三千两,说是沟通天地会、复仇军上下。

    今天,第二次集会,你说有多少拿多少,我想着你那一次开销也没低过千两,就留了几百两零头,剩下的两千两整都拿来了。

    所有的银子加起来,算上你先后给神父的两千两,共一万五千两银子。

    这是父亲给我们两常备银子的标准,没错呀。”

    两个相当于后世上北大的大学生,父亲给两人常备一万五千两银子,相当于后世一千万块,这也是没谁了。

    不是钱太少,而是有人太能花了,每一笔都没有低于千两的。

    至于为何是一万五千两常备银子呢?

    是因为郑渡常备银子是一万两,郑恩的常备银子是五千两,相差了整整一倍。

    再想到父亲对于哥哥弟弟们都是宠爱有加,对于他郑恩,天天都是板着脸恶言相向,现在常备打关系加零花的银子,差别都这么大,想想都来气。

    “哎!同样是首富之子,要是我也有万两银子零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