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伐清与殖民 » 112章 错的不是自己

112章 错的不是自己

    北京通往天津海港大沽口的官道上,四千余身穿鸳鸯战袄、披头散发的青壮,扔下了肩上的担子,往四野狂奔。

    可地处平原,追击他们的又都是骑兵,两条腿又怎么能跑的过四条腿呢?

    每当有被追上的青壮都是跪在地上,将一身扒个精光,给对方搜索,当十两银子被搜出来的时候,总能换来一些欢声笑语。

    追逐的骑兵有万余,被追的人只有四千余,怎么看都是不够分的,但追逐的骑兵们并没有出现争抢。

    因为这样的队伍他们已经抢了两波了,有些还抢了三波。

    自行逃离北京的百姓不乏“聪明”的,他们没有随大流,而是准备带着行礼及白拿的钱粮,去燕云大山中躲起来。

    这批人就是被李过骑兵们抢的第一波,第二波是香河这百姓,这身穿军服却没有兵器的青壮是第三波了。

    至于没有抢过三波的也都是刘亮的人。

    刘亮被高王后以将功赎罪的名头,将他和李过一起赶了出来,追击临时朝廷。

    三波最富的还是第一波去燕云大山的,这些人往往还有意外之喜,第二三波就没有惊喜可言了,都是一水的十两银子,一担粮食。

    将他们扒光再搜索,也不过是刘亮的老弱老营兵,难得碰上这种肥差,不甘只拿十两,所以才会碰运气试试。

    不远处一片树林,郑恩领着武将们站在一个小土包上,拿着单筒望远镜,观察着李过刘亮大军的行为。

    “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是每个上位者必须掌握的,为何我还是会感觉到胸闷呢?”

    小土包本就不大,周围只有郑青狼、郑大力、张悟道、王晓四人,郑恩说这话的时候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避违了。

    心情沉重的郑恩回头看了一眼早已看不到尾的、日夜兼程提前出发的左右前中、复仇、少年六营,以及军眷们,淡淡的道:

    “是不是我太贪心了!或者说不够狠心。

    如果一早就放弃军眷,甚至放弃所有步卒。

    只领着最亲近的将士,带上皇子公主大臣们,骑着骡马逃往大沽口,现在是不是已经上了忠于朝廷的沙船帮的船,远离河北这个是非之地了!”

    郑恩在自言自语,落尾的时候还加了一句:

    “是我太优柔寡断了呀!这样以来会害死更多亲近、信任自己的人。”

    说完郑恩情绪低落的沉默了下来,一旁的四人唏嘘不已,能站在这里的,哪怕是官职最低的王晓,经过这些时间的相处,都算是郑恩最可靠的人。

    看着郑恩如此,四人都是胸口压了巨石一般,还是对于所有人都靠谱的张悟道先说话了。

    张悟道是个老好人,还是个修道中人,对于所有人都靠谱的原因是他那一尘不染的心,看着郑恩如此,他也是善心大发:

    “东家。”

    张悟道依旧按教堂的时候这么称呼郑恩,因为通过他的观察,他知道郑恩更喜欢这个寓意着相互之间感情见证的称呼。

    而且他已经看了出来,其实郑恩更多的还是对于那些被郑恩利用的北京百姓、香河百姓、附顺兵俘虏,如今正被李过等人劫掠而不忍心。

    “东家,贫道看过的史书也是不少,可以知道,不是每个上位者都是心狠手辣之辈,虽然只有心狠手辣之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这些最后的胜利者,也不是说完全就是没有良心。

    曾几何时,曹操也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虽然这个被罗贯中给误解了,但实际上是宁可我来负担天下人的受罪,也不可让天下人来为我负担我的过失。

    奸雄如曹操也是心怀天下苍生,何况是东家您呢?

    而且是非对错谁能说的清楚,这一次东家您带领最亲近最能战的燕云骑军营将士、六营军官团,殿后。

    虽然知道九千新兵不是李过万余老营兵的对手,但只要拖延一天,七军的家眷不就是可以逃到大沽口了吗?”

    说到这里,郑恩还真缓解了一些,自己领着骑军、军官团留下来,也不是没有好处。

    最起码在六营之中,在军眷之中,在临时朝廷之中,自己的地位提升了很多,也在全天下能得到更好的名声。

    照这么说来,对于自己三次利用百姓与俘虏的愧疚,也少了很多。

    曹操虽然骂声一片,心狠手辣,无所不用其极,但不正是因为他的狠辣,才让北方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和平,并驱逐异族,拯救了更多非和平状态下死亡的苍生吗?

    哎!利用他人不是自己的错,错的是这个乱世,更重要的是,即使是错,也好过眼睁睁的看着华夏沉沦。

    张悟道的劝说还在继续。

    “您都说等待在大沽口的沙船帮沈廷扬是忠臣,沙船帮的更有着几百大沙船,分批次装下三十万人逃到安全的海岛之上。

    利用流寇东虏都没有海师,再慢慢的转移三十万苍生。

    这个计划本就没错,况且令尊说不准也派了人过来迎接呢?

    二公子不是早在北京时就派了人去联系郑家人了吗?而且东家您也说过令尊是海上霸主,东家和二公子沦落北京有月余,令尊能不派人来寻找吗?”

    劝到最后,张悟道说来说去都是说郑恩的便宜父亲郑芝龙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是孤儿的原因。

    可郑恩一回想一下自己的记忆,这个父亲郑芝龙不要太坏了,往死里打他,往死里逼他,整个童年都是四书五经八股文,就从未有过亲情,按照后世对于父亲的标准,这不是严重暴力倾向还没有责任心的父亲吗?

    自己也是放过父亲更是当过爷爷的,对于自己的子孙,再怒其不争,也下不了这样的死手啊!

    这吊起来用鞭子抽都不是一两次了,什么头悬梁锥刺股都被郑芝龙逼着成了家常便饭,给同样做过父亲还做过爷爷的郑恩来说,这不是父爱,简直就是将儿子当做工具,一个提升门第的工具。

    要说郑芝龙会来救他,他是不相信的,因为北方沦落,大明再也不是泱泱大国,乱世已经来临,考功名来提升门第的工具已经不重要了。

    PS:感谢“冷朝歌”大大7张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