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伐清与殖民 » 159章 日月同辉(正在新书投资人小范围推广期间,求收藏求推荐票)

159章 日月同辉(正在新书投资人小范围推广期间,求收藏求推荐票)

    三桅炮船是历史上大明帆船的巅峰之作,首尾都是两门红夷大炮,船舷两侧也各有两门。

    佛郎机炮更是众多,船舷两侧各二十门,并且顶层甲板是灵活移动的中型佛郎机炮。

    灵活的移动,可三百六十度旋转,相当于盖伦船的回旋炮。

    单单是红夷大炮的摆放位置,都是有深厚研究。

    十二门红夷大炮对着荒废的屯粮城狂轰,这是觉华岛衍生以来就从未遇到过的场景,哪怕是当年努尔哈赤精锐尽出,攻打觉华岛,也不敢拖红夷大炮过来。

    船材牢固、厚实的三桅炮船,都承受不起太多的红夷大炮,在侧面连续发射。

    再厚的冰面,终究是冰面,怎么可能承受的住红夷大炮的重量,更何况红夷大炮发射时巨大的后坐力呢?

    觉华岛上,一个牛录的八旗汉军是长见识了,十二门红夷大炮轰的他们头都抬不起来,船首十二门红夷大炮发射的炮管热了,调转船头,船首的十二门继续。

    二十四门红夷大炮都到了滚烫不能再射的程度,郑恩没有再叫炮船换侧舷红夷大炮继续射。

    大江南北被华夏民族开垦了几千年,已经没有太多的优秀巨木、古木做船材,而三桅炮船的龙骨又必须要优秀的巨木。

    龙骨,郑家通过自家的实力,凑出来了,但船肋骨、船壳等所需的优秀木材是不够的。

    船舷红夷大炮每发射一次,都会损坏船体,不然三桅炮船也不是装40门佛郎机炮,8门红夷大炮了。

    也就首尾装载的红夷大炮,因为有足够的、大炮发射时的后退空间,这后退空间可以消化后坐力,加上承载后坐力的是船主体,所以才会最小化的降低红夷大炮开炮时,对船体的损坏。

    二十四门红夷大炮,发射了几百颗实心炮弹,虽然郑恩有意练兵,让新炮手们开炮,加上很多新炮手是原本做了贰臣的小官吏。

    这些选择了大炮专业的原小官吏,也是文化人,理解能力远超文盲见习炮手,加上时下有很多西方及大明本地翻译乃至书写的大炮方面知识书籍可以参考。

    成为技术军官之后,训练了十多天,也算是有些摸到门坎的意思了。

    虽比不上郑家海师的炮弹命中率,但几百发炮弹下去,也有百分之五六的命中率的。

    这个命中率,已经算很高了。

    不过这些只有郑恩知道,在外人看来这大炮定是郑家老牌炮手操弄的,而这些老牌炮手有些运气不好。

    大炮掩护一经结束,不管轰死了多少清兵,邓世忠已经安排抢滩登陆了,八旗汉军也是武勇,这个时候了,还敢站出来抵抗。

    十几位八旗汉军对着平底登陆小船发射了鸟铳,一位郑家军军官团军官中弹,当场毙命。

    “轰隆隆~”

    红夷大炮结束了,沙船却利用它平底的优势,贴近了码头打横了船只,沙船之上的佛郎机炮,攻打城墙是射程不够,攻打码头是完全可以的。

    几十门佛郎机炮发射,几十颗一斤、十两、半斤不等的炮弹,轰炸十几位八旗汉军,很有大炮打蚊子的意思。

    这还要感谢北京城库存的佛郎机炮够多,因为佛郎机炮的运送灵活,整个北京城的佛郎机炮都被郑恩搬空了。

    现在正好装备舰队。

    沙船上的佛郎机炮,离码头上的八旗汉军只有三百多步,又多是小官吏出身的技术军官,集射炮弹覆盖过去,十多位刚刚还在用鸟铳反抗的八旗汉军顿时身体四分五裂,撒的到处都是。

    八旗汉军能在这个数十海船的围攻,这必败的情况下,还反抗,这已经是战力极高了。

    最顽固的十多位成了碎肉,剩下的再无抵抗之心。

    海面上,小福船被炮船、鸟船轻松的层层包围之后,甘辉也不急着发起进攻,而是发动抬铳兵,也就是重型火铳兵。

    利用射程的优势,又不会伤到小福船,开始了实战打靶练习,一批批火铳新兵,得以在实战中开上一枪。

    这可是难得的心理素质提升,且还是没有什么危险的情况下提升。

    小福船甲板上被重型火铳打的没了活人,连船帆都被打掉绳索,落了下来,小福船彻底成了困兽,甘辉反而不着急进攻了。

    调来了更多的火铳新兵,准备让舰队所有的火铳新兵,都捞上一次实战中开枪的机会,如果这还算实战的话。

    黄昏,屯粮城衙门,“日月同辉”旗擦在了上面,同时觉华岛最高处的烽火台,一面“日月同辉”旗也擦在了上面。

    一位真鞑子,一百九十位八旗汉军,及几十位包衣水手,除了战场上被打死的三十余,余等都被捆绑押解到了衙门之中。

    郑恩坐在上坐,文武列于两旁,而堂下的真鞑子还要叫嚣着不肯下跪。

    “尼堪!尼堪!你们知道爷是谁吗?

    爷是满洲正黄旗的牛录额真!

    你们这些尼堪也敢这么对爷!爷要你们……”

    让他说话不过是因为让大家看看满人有多嚣张,特别是让没有见识过满人的福建郑家人看看。

    这下郑家人见识到了,这满人是真正的没将汉人放在眼里啊!这都死到临头了,还这么嚣张,或者说他觉得他不会死?!

    他还真死不了,郑恩可不打算让他就这么死了,这可是自己看到并抓住的第一位真鞑子呢!

    不过,也没有必要让他这么嚣张,郑恩看了看王晓。

    王晓心有领会,笑吟吟的出列,走了过去:

    “牛录额真老爷呀!奴才是辽东镶黄旗的包衣呀!两黄旗本一家,您这正黄旗汉军的牛录额真,可不就是奴才的老爷!

    对待老爷,我可是热情着呢!”

    前面王晓自称奴才,那叫一个献媚,都让郑家军文武感觉到了恶心,也让这八旗汉军的牛录额真真鞑子,感到有些信了。

    后面自称我的时候,且咬着牙齿说出“热情着呢”,加之腰间的一把匕首出鞘,这牛录额真有着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