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伐清与殖民 » 244章 势如破竹的郑家军朝鲜营

244章 势如破竹的郑家军朝鲜营

    七月十五,郑恩及68人观战团还身处全州码头,七月十九,大家就已经坐在全州牧牧署了。

    大堂之上,众人分主次而坐,坐而论道的有驳礼数的问题,也就是排不上号的小问题了,四天前史可法还在担心四营朝鲜兵有忠心差的问题。

    这个时候已经换话题了

    “顺天侯,这朝鲜乃大明祖上就位列不征之国,哪怕因为朝鲜挑事在先,可如今我们已经攻下他们一州牧,该给的教训也够了。

    那么是不是该让八营的朝鲜停下来,我们再跟他们国王谈谈了。

    不然有违祖训啊!”

    是的,拿下全州只用了四天,且全程都是四营朝鲜兵在出工出力。

    跟他们一起出战的汉军是分两组轮班倒。

    第一组新军官营、复仇营、敢死营、燕云骑军营、炮兵营。

    第二组前后左右中五营。

    一营有三部,即可分三班,每一次都是第一组中,出正好值班的各营所部,加上每一次营本部基本都是随从的。

    而第二组又是五营分五班,每一次出动完整的一个营。

    简单来说就是每一次郑家军汉军,都是第一组五个营中各出一部人马,加上营本部,而第二组出完整的一个营。

    差不多就是三万五的汉军。

    而这三万五的汉军是不会随便参战的,只有那轮班的前后左右中的一营,因为练兵的原因,会去参加常规战。

    余等一般只打顺风战。

    八个不满编营的郑家军朝鲜兵,近八万大军,才是主力,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作战时格外的卖力。

    史可法先说朝鲜营不可靠,现在朝鲜营格外的卖力,四天拿下了全州全境,郑恩特此将麾下大半的朝鲜男丁,及全州的朝鲜男丁拉出,补充朝鲜营。

    现史可法又说不征之国,郑恩是很无奈,不过这些邀请过来的人,终究脱离不了明朝的主流思想约束,而明朝的主流思想正是这次的主要目标之一。

    所以还得耐着性子。

    “史阁老,我知道祖训重要,朝鲜是为我们大明的不征之国,但这是开国之初的事情。

    再说开国之初,安南也是不征之国之列。

    太祖成祖时期,安南两次犯边,不依旧被太祖成祖两次征讨的称臣纳贡吗?

    还有倭国也在不征之国之列,可倭寇于嘉靖,于万历,那一次不是跟我们大明大打出手。”

    “这能一样吗?这朝对我们大明,可一直都是忠心耿……”

    史可法引经据典的就是一通说,说的郑恩都没机会打断,听起来好像有那么一些道理,实际上是——狗屁不通。

    出于尊敬,出于要史可法心服口服,扭转大明主流思想上的古板、名大过利、赔钱赚吆喝、死到临头还讲祖训等。

    郑恩等史可法说完之后,才微笑的开口提醒

    “史阁老,您说的这些都在理,我都懂,就像我知道按照祖训,人前我应该自称本侯,但我依旧称我。

    是因为我这个自称,更拉近我与出生入死的将士们,还有大明百姓之间的距离,显得没那么生份。

    现在是特殊时期,清虏都迁都北京了,最少都是一个宋时的金国,且谁也不能保证大明能不能够延续下去,提前步入宋对元时的后尘。”

    郑恩停顿了一会,看向话说到这里,整个观战团的人都看向了史可法,他本人也要说话的样子。

    史可法欲言又止,终究没有说出口,郑恩从史可法,再到马士英、高弘图,以及官职最低的典吏阎应,眼睛一一看了过去才接着道

    “如今大明国难当头,八旗朝鲜更是杀我汉人无数。

    于情于理,都应当以家国大事为重,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折不断,一指势薄,五指成拳,这些道理我就不多说了。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模拟,一个大明未来将要面对的危机的模拟!

    为的是这个可能就在明年,也可能就在今天的灭顶之灾,提前做个预估,根据预估做出一个相应的判断!

    大家且行且看!我说完了。”

    这边,郑恩正在与观战团谈天说地,那边,罗州牧,郑家军朝鲜八营,正在甘辉的指挥,朝鲜营游击将军王晓的统领下,将罗州牧州牧城,给里三层外三层给围三缺一包围了。

    当着朝鲜八营将领的面,王晓是官威大的很,指着八营将领的鼻子就是破口大骂

    “谁跟我保证的!谁跟我保证到了罗州城下,就能一举拿下罗州城!

    现在罗州城被我们包围整整一天了,你们说的一举拿下罗州城呢!我王晓不比甘副帅,喜欢跟你们讲那么多家长里短!

    全军军议的时候给你们面子,没有说你们,现在关起门来,就要说清楚个一二三!

    李书林你是朝鲜营的老人了,现在又调离济州岛,升了副游击将军,代领除我麾下一营外,最精锐的一营朝鲜兵。

    你告诉我!为何不能一天攻下罗州城!”

    朝鲜八营,分前后左右中、前前、左左、右右,主将官职最高的除了中营主将王晓为游击将军。

    余等主将都是副游击将军代领。

    而朝鲜八营,又有一半四营主将是汉人,八营中各级军官,也一半是汉人。

    八营,双副官制,哪怕剔除队一级不算军官行列,从四十人的旗开始算,一旗就是三个军官,算上旗以上的军官,相当于,最少每四十人就有一个军官。

    而八营八万大军,就是八千军官,一半的汉人军官比例就是四千,光主官就有2666以上。

    郑家军初建,又哪来这么一将难求的军官呢?

    这就要说到军官团了,简而言之,就是在军官团集训加实战三四月的军官们,如今是除留下军官团担任军官的,还有后加入没满三个月的军官。

    余等四千余,都下到朝鲜营实习统兵。

    至于语言交流问题,自有朝鲜翻译官,还有普及常用军令汉语化。

    而,不管是汉人还是朝鲜将领,在王晓面前都被骂的抬不起头,汉人实习将领抬不起头的原因是,王晓与甘辉、郑恩,三人都是实习统兵军官的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