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伐清与殖民 » 263章 郑恩纳九妾

263章 郑恩纳九妾

    没办法,来道喜参加宴会的高官显爵太多了,北地沦陷,北地又是高官、勋贵的主要聚集地,还有巨量的宗室亲王、郡王、镇国、辅国、奉国将军、镇国、辅国、奉国中尉,这些可都是家破财空的受难者、幸存者,同时又都是高官显爵之列。

    还没来得及逃到南方的,也要靠郑家相对安全的海路护送,所以都跑了过来道喜顺便趁个饭。

    是的这些北地的、家破的高官显爵,想再吃一顿好的,就真得靠趁这一顿饭,才能最快的实现了。

    何况这一次的新郎官是顺天侯郑恩,新娘们却身份跟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新娘们,有河北六大帅非郑家的另外三家,山东总兵海丰伯高杰的女儿、登莱总兵文登伯沈廷扬的女儿、天津总兵靖南伯黄得功的女儿。

    三大总兵兼伯爵都是中壮年,却都有娇滴滴的小女儿,其中三人要嫁给顺天侯郑恩的女儿中,年纪最大的是十九岁,比郑恩大三岁,正好抱金砖。

    也是这次新娘们中年纪最大的。

    她不是三大总兵兼伯爵年纪最大正好五十岁的沈廷扬的女儿,五十岁的沈廷扬宝刀未老,小妾也多,小女儿自然也多。

    十九岁的那位,是年不过将近四十的高杰的女儿,高杰可是一个小妾都没有,只有一个妻子,也就是李自成的第二任妻子刑氏,而女儿倒有好几个,不过要么嫁人了,要么太小,影响竞争郑恩长子的产权。

    刑氏有勇武聪明,负责管理军用物资,每天分发军粮、兵器供应作战。

    又是李自成已经发家后的妻子,自然也是有容貌的,偏偏就给李自成戴了帽子,跟高杰私通到做了高杰妻子之后,那是恩爱有加,夫妻齐心。

    高杰的成就,有一半来自于他的妻子,高杰经常对人说“邢有将略,吾得以自助,非贪其色也。”

    这么厉害、有能力又漂亮、又恩爱的妻子,自然是没办法纳妾了,子女比其他人少也正常。

    说到高杰私通李自成第二任妻子刑氏,就不得不说李自成的历任妻子了。

    妻不比妾,华夏历来就是一夫一妻制,只有妻子所生,才是嫡系。

    而妾,在有些朝代,那是跟下人没什么区别的,明朝妾室的身份也不高,高低取决于娘家与夫家对她的宠爱程度。

    李自成的第一任妻子韩金儿,这个时候李自成还没有发家,只是一个最底层的驿卒,妻子容貌自然是称不上多好,不过不妨碍给他李自成戴帽子,与同村人盖虎通奸了,被李自成所杀。

    李自成第二任妻子刑氏,美丽勇武聪明,负责管理农民军军用物资,发扬了李自成妻子喜欢给他戴帽子的传统,做了他几年妻子后,与高杰私通降明。

    李自成第三任妻子高桂英,也是现任妻子,李自成于北京匆忙称帝后,立为皇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跟了李自成没几年,所以还没搞清楚李自成的身体情况,而没来得及发扬传统。

    暂时还未做发扬传统的事。

    也不知道李自成是不是身体某方面不好,快四十的人了,却是三任妻子,无数小妾,都没谁肚子生点反应。

    不止是现在,终李自成一生,都没有一儿半女。

    倒是刑氏与高杰,生了一个又一个,儿子女儿一大堆,未出阁且不影响竞争郑恩长子产权的就有十九岁的这个女儿,现在成了郑恩的新娘们之一。

    除了河北非郑家的三位总兵的女儿沈氏、黄氏、高氏,还有成国公一系朱氏。

    成国公一系,到了如今是嫡系断绝在了顺军手里,但原本旁系纯字辈的朱纯八,因为是郑恩资格最老的一批人,如今跟着郑恩飞黄成达,让传承了两百年的成国公一系幸存族人多依赖朱纯八。

    如今郑恩纳妾,就主动将女儿送了过来,还是成国公朱纯臣唯一因为在母亲娘家而没有被玷污的女儿。

    成国公到朱纯臣这代,举朱纯臣及嫡子都死在了顺军手里,又因为投靠顺军的贰臣身份,虽然成国公朱家开枝散叶族人极多,主家做了贰臣,不代表旁系也是贰臣,何况做了贰臣的只有成国公朱纯臣一个人。

    但成国公一系再想恢复以前的勋贵之首的身份,太难了,只有献上成国公的女儿给郑恩,才有一线生机。

    而对于郑恩来说,成国公两百年的富贵,两百年的开枝散叶,可以说是“枝繁叶茂”,族人极多,虽不比明朝宗室朱家几十万,但几万还是有的,且多是读书人,如今全部成了破落户。

    纳了成国公之女,正好名正言顺的接收了,这几万族人成国公一系,及其中的读书人的效忠。

    除此之外还有北京唯五幸存的勋贵,也是郑恩当初救下的,唯五没有做贰臣的勋贵,一公四侯。

    定国公徐允祯、

    永康侯徐锡登、

    武安侯郑之俊、

    定西侯蒋秉忠、

    定远侯邓文明、

    定国公徐允祯、永康侯徐锡登、武安侯郑之俊、定西侯蒋秉忠、定远侯邓文明。

    这一公四侯都以感谢救命之恩为名义,嫁小女儿给郑恩。

    其实是家大业大,又因为提前做出安排,又没做贰臣,而家族人丁保护最好,都是几千几万人口的大家族,现在家业丢了个干净,家族族人却在,带出北京的现钱都吃的差不多了。

    明新朝虽对他们大加推崇,但明新朝的国家财政都是靠郑家捐赠,才勉强维持,又哪里有钱有产业安置他们五大家族呢?

    而天下之大,新登基的皇帝都做不到,还有谁又能接下五个少说都是几千族人,多数是几万族人的,五大家族的族人安置问题呢?

    投靠郑恩,成了不做汉奸以外,唯一的选择。

    哪怕是徐达后裔定国公徐允祯,在南京还有一个同为徐达后裔的国公一系勋贵,都无法接纳这上万同是徐达后代的定国公一系。

    郑恩这一次成婚,三大总兵、六大勋贵,九位新娘,自然不可能是娶妻了,毕竟几千年的华夏传统就是一夫一妻。

    而九位新娘背后的势力,谁也说不出个高低立下,所以九位新娘都是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