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土匪为王 » 第48章高大秀气·还带金环

第48章高大秀气·还带金环

    听到邵一谷宣令,众人纷纷起身。

    常贵和老秀才来到邵一谷身前,整理下衣衫,郑重躬身一礼。

    邵一谷扶住二人,沉声道“事务繁杂,二位多劳”。

    “左右都是大伙儿自己的事,愿为小霸王效力”。

    “好”,邵一谷转头看着新选出来的队长。

    朗声说道“两位当家人,由小爷亲自任命。

    还有五位头领,将来自五位大队长。

    三个月后,哪个大队差事利落,队长就会成为头人。

    同样,小队长也将晋升百户职,领到总务府发的月饷”。

    “喔~~”,众人一阵欢呼。

    邵一谷抬手,待众人稍平静些。

    继续说道“一心为公,各行出彩的人,各大队小队差事上优者。

    都会先入驻新房,还能得到赏银。

    具体有大当家和二当家设定章程,进行奖励。

    有奖也得有惩,对混日子,偷奸耍滑者,也得撵出黑风寨。

    吃里扒外,出卖黑风寨者,绑到木桩上喂狼。

    将来咱们会有很多个黑风寨,也会有许多头人的位子。

    能否走得远,走得稳,就看在场的所有人。

    你们~,行不行?”,“行,行,行”。

    当晚,中屯北侧三里外沟渠南岸。

    六十个烧黑石的土炉,已经修筑完成。

    三个铁匠师傅,各领两百个半大小子。

    郑重的在辕门处,挂上写有黑风寨铁工坊的木牌。

    四周房屋地基正在开挖,力争雨季来临前,建好铁工坊的房子。

    随着叮叮当当敲打声,伴着四溅的铁屑花,和一丈高烟囱冒出的黑烟。

    这片沉寂了不知多少年的山谷,陡然焕发勃勃生机。

    演兵场北侧的大殿打扫完毕,正开着殿门通风除霉。

    天亮后还要派人检查房梁,刷洗桐油除虫。

    殿前的草垛清理了一半,没了窝的鸡鹅,反抗者被扔进大铁锅。

    五张门板临时搭了五张桌子,每桌四个盆子,一坛子糙酒。

    大殿廊下挂着四个灯笼,一块长八尺宽四尺的木板,搭在长条凳子上。

    老秀才挽着袖子,露出细长小臂,拿着支大号毛笔。

    在陶碗里蘸饱墨汁,接过裴勇递来的酒碗,一饮而尽。

    将碗扔给裴勇,俯身凝神,挥毫泼墨一挥而就。

    ‘总务府’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跃然木板之上。

    围在四周的人一片掌声,虽然能认识这仨字的人不多。

    却不妨碍对字的喜爱,和对写字人的敬重。

    邵一谷钦佩的说道“很难想象,这雄浑有力的字体,来自如此瘦消的老人。

    落款,必须落款,以后还得加上师爷大印”。

    老秀才也不矫情,将风刮到脸颊上的几根白发扔回后脑勺。

    另选支小号毛笔,蘸满墨汁。

    在右下角写到:钟璃题,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年春·于蘇镇塞外;。

    见他放下笔,老常贵招呼道“赵多,后面就看你了,明天卯时别误了升匾”。

    “误不了,请好吧”,一个老实巴交中年汉子答应着。

    招呼四个小子,抬着木板离去。

    他将连夜把字雕刻出来,总务府也会明天正式挂匾。

    中屯酒馆掌柜纳札亲自掌锅,炖的羊肉,猪肉,鸡肉,鹅肉。

    ‘精湛’的厨艺,硬是整的四个菜一个味。

    五桌席面,盛情似海深,激动的裴勇抖手扔给掌柜十两银子菜金。

    把老秀才心痛的,亲自骑驴跑到酒馆。

    寒着脸要了五坛子糙酒,让驴驮回来才好受些。

    邵一谷在常贵和老秀才陪同下,每桌看望来自三个屯的老者。

    并共同举碗,喝下酸咸的‘美酒’。

    回到座位,邵一谷拿起根羊骨刚要啃。

    老常贵站起身,以夜半更深为由,宣布宴会结束。

    紧接着众人起身,抱盆子拿陶碗抬酒坛子一哄而散。

    不知从哪里跑出些半大孩子,将门板凳子抬个干净。

    一个小孩来到邵一谷跟前,小手向上抬了抬。

    邵一谷赶紧起身,这孩子扛起凳子就走,速度惊人。

    邵一谷手里拿着根羊骨,站在那里一脸懵逼。

    想起小狐狸雪铃还没吃饭,便四下寻找。

    听到大殿门栏处有咀嚼声,过去一看,小狐狸雪铃正大嚼着熟鹅腿。

    看到邵一谷正瞅自己,雪铃叼起鹅腿跑进大殿,头都不回。

    邵一谷看看手里细细的羊肋骨,对雪铃的背影竖起大拇哥,真仗义。

    翌日辰时,总务府的牌匾,在近万人见证下,挂到大殿正门上方。

    五个大队在各自红旗指引下,开往各自场区。

    农垦大队近两万劳力,来到西屯撂荒的万顷田地扎营。

    他们将除草刨根,翻土起垅,犁沟播种一体进行。

    每六个时辰一波人马牲畜,昼夜不停进行耕种。

    邵一谷和常贵,老秀才专门找了几户种植倭瓜,方瓜,南瓜的农户。

    在演兵场南侧水塘边,开出三百亩田,用枝条搭好木架。

    将各种瓜苗,按照三步一颗的距离仔细栽好。

    原先种这些瓜,任其在房前屋后乱爬。

    偶尔长几个瓜,留着断粮时续命,没想它会有多大产量。

    看到搭起的木架,一些见过‘世面’的妇人嘀咕“看,那胡人把南瓜当葡萄栽,八成是想家了”。

    “你知道这胡人~,家是哪里?”,“伊利呗,眼睛是彩色的”。

    “胡人真好看,高大秀气,还带金环”。

    “就是能吃,听说昨晚自己吃了整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