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失败者的经验 » 第六十五章 自我批评未必真的是批评自我

第六十五章 自我批评未必真的是批评自我

    韩国的电影尺度一向很大,类似《素媛》《玩物》之类的电影直击当下社会的痛点,上映之后掀起了很大的舆论风波。

    然而,仅此而已。

    不少人赞扬韩国的导演们,表示他们够胆,敢于揭露现实问题。

    其实还有其他许多题材看起来好像也是在对某些部门和群体的深度批判,创作团队一副英雄主义的模样。

    然而,仅此而已。

    有关自我批评,古来有之,最近比较知名的则是在抗战时期提到的,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所有信徒们都应该学着批评和自我批评,因为人总会有缺点和认识不足的地方,这样互相督促才能实现共同目标。

    然而,仅此而已。

    我们已见惯了各种所谓的壮士断腕,貌似很有勇气进行自我剖析,刮骨疗毒之流,实则多是为了受自身利益驱使,是为了求生存的被动选择,而不是为了其他人的权益。

    为了别人而做的事,确实太过伟大,如此要求别人,不免有道德绑架之嫌,所以我们直接跳过这种问题,坚决不要道德绑架,与之相应的,也就不要动辄感激涕零,一个人做一件事其实没那么多想法,想做就做了,或是主观意愿,或是被迫选择,都仅此而已,没有任何色彩可言。

    时人总是易被误导,就是想当然地给某些人某些事染上颜色,却不知道那些人与你并无二致,那些事与吃饭睡觉也无本质区别,过度贬低或是神化都是自取烦恼。

    说回韩国电影,尺度不可谓不小,但拍摄某些敏感题材的影片并不是拯救社会的法门,更多只是沦为话题噱头,用来盈利,所谓哗众取宠,正是指此,一切都是为了流量,为了观众,为了长久的话题热度,为了金钱,除此之外,如果能引发某些机构的重视,也不过是迫于舆论压力,因为那些好像是电影揭露出来的问题,某些机构是一早就知道的,但在电影上映之前却并没有采取行动,等到上映之后,看到舆论不断发酵不得已再出手,岂不是掩耳盗铃之举,这样的举动初衷就是邪恶的,等到舆论没那么激烈,自然息事宁人了。

    提到舆论,民众普遍在别人的事上面表现得极尽真善美,反正不用自己出力,只是动动嘴皮子,因此一旦让他们参与的时候,他们就气馁了,就退缩了,就没那么真实善良美丽了,心底的邪恶因子也开始滋生,这一点在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时候,表现得愈加明显。

    所以掌握话语权的人,只要投其所好,满足大家的虚荣心,未必一定要干实事,喊喊口号就足够吸引大批信徒。

    韩国这些类型的电影之所以越拍越多,就是因为有受众喜欢,只要有观众,就意味着可以赚钱,一切都是以利益为先的。

    这就好比是当下直播网红一样,大部分网红都是把自己包装成容易引起话题的形象,而且多半是篇负面的,或是长相扮丑或是编一些若隐若现的限制级故事,这类人是很容易走红的,因为可以第一时间抓住大部分人的眼球,他们就是一面被人消遣,一面赚着消遣他的人们的钱,而消遣他的人们还乐此不疲,丝毫没有意识到已堕入他的网中,而且不断循环。

    自我批评多数时候也是这个道理,是一种表演,只要让观众满意,结果并不重要,而且观众也并不真的在意结果,他们只是起哄,只是三分钟热度,图一时的嘴瘾眼瘾,爽过之后谁还追在后面观察事情真正的进展呢。

    这是个死循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未来也一定不会消失,或许也是人类社会的潜规则,放眼望去,熟练掌握这一规则的人,多半功成名就了,而另外一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是不得要领的人呢,则当韭菜被别人不断阉割不断阉割,时间长了,渐渐也习惯了,习惯到麻木不仁,习惯到自甘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