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4:我的东北往事 » 第45章 我可一分钱都没赚呀

第45章 我可一分钱都没赚呀

    不管王主任这态度之中,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张卫东也赶紧跟着站了起来,双手握住王主任伸过来的右手,“领导,您太过奖了!”

    “我就是尽一点儿自己的能力,主要还是您在其中运筹帷幄,这才能解决群众们关心的问题呀。”

    王主任点了点张卫东,笑着说道,“你这个小张呀,不但有办事儿的能力,说话也漂亮,不错,很不错啊,哈哈哈哈。”

    两人再次坐下,王主任又抽出一支‘牡丹’,把烟盒往张卫东这边推了推,“抽烟,你也抽。”

    张卫东这才从裤兜里掏出‘恒大’,“领导,我抽这个,有劲儿。”

    “哈哈,看不出来,你年纪不大,烟瘾还不小呢。”王主任随口说了一句。

    张卫东笑着先给王主任点上烟,然后才点燃了自己的。

    ……

    王主任吐出一口烟雾,向张卫东问道,“小张啊,你这鸡蛋,从什么时候开始送呀?”

    “两天之后开始送,领导,您看行不?”

    王主任点点头,没说什么。

    他倒是希望张卫东明天就能开始往这边送。

    可他在商业局工作多年了,也知道一桩交易从达成到执行,前期是有必要准备时间的。

    一番热络之后,张卫东心里已经有了底气,向王主任问道,“领导,您看这收购价格?”

    说到这里他把话停住了,想看看王主任是个什么意思。

    王主任夹着烟,大手一挥,“市局从禽蛋厂统一进货的价格是七毛八,我就按这个价格收你的鸡蛋,咋样?”

    张卫东心说,我从下面屯子里三斤省票收一斤蛋,这就是六毛了。

    再算上陶大民、强子和老色他们的工资,一斤七毛八往外出,那还有多少赚头?

    肯定是不成啊!

    当下,他面做为难的对王主任说道,“领导,我这鸡蛋不比禽蛋厂里,人家那是大批大批的生产。”

    “我这儿都是去下面屯子里,挨家挨户收的。”

    “要是按七毛八一斤算,我白搭辛苦不说,还得往里面贴钱呢……”

    张卫东这话,说的是半真半假。

    王主任一时之间,倒是信了个全套。

    在他想来,这么大批量的鸡蛋,张卫东肯定也是从外面零散收购来的。

    既然是零散收购,那么在成本上,肯定是和禽蛋厂大批量生产没法比的。

    自己如果执意把价格压在七毛八一斤,不说对方最终是否能够同意。

    就算是张卫东暂时同意了,以后干着亏本,这买卖势必也长不了。

    到时候,自己这边儿又得缺鸡蛋,群众们又要到处去反应。

    明年调回市局的事情,岂不是彻底泡汤了?

    可要说给一个比七毛八更高的价格,王主任心里也犯难。

    他一辈子循规蹈矩惯了。

    现在能收张卫东手里的鸡蛋,那是因为这些年的政策变化。

    可提高收购价格这事儿,他却是心里没谱。

    当下,王主任犹豫着说道,“可是,局里一直都是这个价收蛋的,我一个副食品公司主任,哪有擅作主张的权利呀。”

    “而且,公司一直是七毛八收、一块零六分卖,要是抬高了收购价格,这利润对不上了,也是个麻烦事儿啊。”

    张卫东也看出了王主任神色中的犹豫,笑着对他说道。

    “领导,现在郭嘉不是实行‘双轨制’了么。”

    “对于计划外的生活资料和部分生产资料,订购和销售价格,均可以在计划价格的基础上,允许有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价格浮动。”

    “咱这边儿从我这收购的鸡蛋,就属于计划外的,销售价格浮动到一块三毛也不违反政策呀。”

    “到时候,不但利润能够保证,年底还能有些剩余、给同志们发发福利,这么一来,同志们不得都记您的好儿啊!”

    王主任听着张卫东给他分析,越听眼睛越亮。

    对方说的政策,确实是有这么回事儿。

    他在参加商业局组织政策学习的时候,也曾经听过。

    只不过那时候,他只是囫囵吞枣,记忆都不深刻,就更别说是应用了。

    等张卫东说完了,王主任的心里也有底儿了。

    既然有政策做支撑,那么这事儿就可以考虑。

    与此同时,又能给手下的员工谋福利,那他何乐而不为呢?

    要知道,他想要在商业局‘更进一步’,群众基础同样是很重要的。

    至于说抬高销售价格,居民们能否接受,在王主任看来,完全不成问题。

    毕竟,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

    现在,城市里家庭条件好的人家,越来越多了。

    只要在合理范围内的浮动价格,人们还是愿意为之掏钱的。

    这总比花钱也买不到强吧?

    想买原价的?可以呀,你早来排队呗。

    想到这里,王主任对张卫东说道,“嗯,要这么说的话,这事儿也不是不能做。”

    “不过,小张啊,你的价格也不能要的太高,不然万一局里要是追究起来的话,我可就不好说话了。”

    “那哪能呢?”张卫东故作惊讶的说道,“咱这主要是为了给群众们解决实际问题,又没打算着赚多少钱。”

    “这样吧,领导,我先给您表个态,九毛一斤,咋样?”

    “这价格,可是刚刚覆盖了收购的成本和日常吃喝,我可一分钱都没赚呀!”

    得!张卫东这就算是学会了王主任的那套嗑儿,并且活学活用了。

    对于张卫东说的‘一分钱都没赚’,王主任自然是不会相信的。

    但他在心里默算了一下,九毛一斤,照比百分之二十的浮动上限,还有一段距离,因此也就没有出言拒绝。

    因为张卫东送来的这一百斤鸡蛋,后面牵扯着和他直接相关的利益。

    他肯定是乐见其成的。

    当下他感叹了一句,“小张啊,没想到你对郭嘉政策还知道的这么清楚,你们制锨厂真是出人才啊。”

    王主任这话倒不是客套,他是真的挺佩服眼前这个小伙子的。

    明明只是一个工人,却对郭嘉最新的政策如此熟悉。

    不仅熟悉,还能够活学活用。

    别说是在制锨厂了,就算放到机关单位里,也算是个人才了。

    张卫东听王主任如此说,笑着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