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4:我的东北往事 » 第50章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第50章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爷俩儿一个抽着卷烟,一个抽着烟锅,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着。

    奶奶坐了一会儿,就起身下炕,“老头子,你和孙子在这说话儿,我去做晌午饭。”

    张卫东不愿意奶奶麻烦,便推说一会儿要去找老强子他俩,不在家里吃了。

    “哪有大中午去人家的道理,在这儿等着,奶奶给做你最愿意吃的炝锅面!”

    奶奶说的炝锅面,是自己做出的手擀面,再用猪油葱花一炝锅。

    那个香滑、那个劲道儿,就甭提了。

    打小只有张卫东生病或是胃口不好的时候,才能享受到这道美味。

    听到奶奶说到这一口儿,张卫东还真有些想了。

    因此便不再和奶奶推辞,坐在炕上继续和爷爷闲唠嗑。

    奶奶从外屋地拿了面盆,去西屋凉房去哙面。

    等她端着面盆从西屋出来的时候,院儿门口传来声音,“妈,我给你和俺爸做饭来啦。”

    奶奶郭秀花听到这声音,有些无奈的站住了脚。

    “老三家的,都和你们说了,我和你爸的身体硬实着呢,用不着天天儿的过来。”

    “那哪成?分家的时候都说好了,我二哥家管上半月,我们家管下半月。”

    “我要是少来一天,嫂子那边儿可不得说我闲话儿呀!”

    随着声音,一个三十岁左右、穿着碎花布的小褂子的农村妇女,一摇一摆的走了进来。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心说,你俩那是给我们来做饭么?你们是把这儿当成食堂了吧。

    来的人是张卫东的三婶儿,沈翠琴。

    她和张卫东二婶儿俩人,打着照顾老人、给老人做饭的由头,天天来两个老人这边儿蹭吃蹭喝。

    那架势,就是打着吃了这一顿,一天都不带再吃饭的。

    有人可能会想,一个妇女再能吃,又能吃得了多少?

    他那是没见过那个年代农村妇女吃席的场面。

    那可真是小小的身材,大大的能量呀!

    要不然爷爷奶奶这边儿的粮食,也不至于一直那么紧张,还要靠张卫东母亲赵巧玉时不时的支应。

    奶奶郭秀花站住了脚儿,三婶儿一眼看到了陶瓷面盆里雪花一般的纯白面。

    “呀!白面!今儿个可让我赶上了!”

    “俗话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这要是让我嫂子知道了,还不得气的跳脚儿呀,哈哈哈。”

    原来,今天恰好是下半月的第一天。

    昨天的时候,还是张卫东的二婶贾永芳在这边儿做饭呢。

    忽然,沈翠琴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对婆婆问道,“妈,不会是我嫂子在这儿的时候,天天都是吃白面吧?”

    “瞎说什么呢。”奶奶郭秀花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这不是给你吃的,你想吃就去凉房里弄‘三合面’去。”

    所谓的三合面,是用面粉、玉米面、豆面三种粮食掺和到一起的。

    口感比‘二合面’还要差,不过胜在节省粮食,能吃饱。

    沈翠琴一听白面不给她吃,顿时不乐意了。

    “妈,你咋还吃独食儿呀,你满屯子里打听打听,谁家的婆婆背着儿媳妇儿自个开小灶啊?”

    奶奶郭秀花早就习惯了儿媳妇这种毫无教养的大呼小叫,也懒的和她辩解,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

    “你想上哪打听就上哪打听去,这白面是给我大孙子,你别惦记就行。”

    沈翠琴这时也发现了院里停着的大金鹿,立马阴阳怪气的说道。

    “呦~~~,怪不得你舍得哙这么一盆的白面呢,感情是卫东来了。”

    “可人家现在不是咱老张家的人了,要不是他后老儿恰巧也姓张,现在早连姓都改了,你这还一口一个大孙子的叫着亲呢,啧啧啧。”

    类似的话,郭秀花早就听过无数遍,耳子都起茧子了,早就淡了和儿媳妇争执的心。

    也不理会沈翠琴,当下就要端着面盆回外屋。

    沈翠琴此时看到了张卫东车把上挂的网兜,不依不饶的说道,“看看,人家买了东西都没想着你们老两口,你这还上杆子的给人整白面吃……”

    爷爷在炕上听的直皱眉头。

    但他作为公公,却没有因为几句碎嘴子,就说叨儿媳妇的道理。

    只能在坐那里闷着吧嗒烟杆儿。

    张卫东心里也是一阵儿的烦躁。

    自己这两个婶子,原本就是嫌贫爱富,爱占小便宜的主儿。

    自从自己父亲过世之后,一直都和他们娘仨儿不对付。

    上一世,他混迹社会之后,自己母亲更是因为这个,没少听她们的冷嘲热讽、阴阳怪气。

    可就因为几句闲话儿,现在就和对方翻脸,也有些小题大做。

    毕竟那是他的长辈儿。

    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注重长幼有序的。

    传出去,因为婶子说了几句闲话,张卫东就和对方闹翻,落下不好名声的,反而会是张卫东自己。

    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过富裕了。

    到时候,她们反而会涎皮赖脸的找上门儿,各种好话说到你肉麻……

    想到这里,张卫东下炕套上鞋子,对爷爷说道,“爷,我找强子、二山真的有事儿,中午就不留这儿啦。”

    爷爷张水林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刚进外屋地的奶奶却不干了。

    “卫东,你就待在炕上,哪也不用去。”

    “我和你爷还没老到靠别人吃饭、看别人脸色的地步呢。”

    “再说了,就这白面也是你妈背过来的,你也吃的着!”

    此时天已经很暖和了,外屋地的门大敞四开。

    奶奶这话就是说给儿媳妇沈翠琴听的。

    可沈翠琴哪是那种吃亏的主儿?

    当下对着婆婆说道,“哎呀,妈,你这说的是啥话啊,谁给你脸色看啦?”

    “可你这当奶奶的也不能这么偏心是吧?俺家生子、二顺、大妮儿来的时候,咋没见着你这么一大碗的白面伺候着呀?”

    这要是搁到以前,她还得继续叭叭。

    说张卫东母亲之所以拿这白面来,那是因为她亏心,她做了对不起老张家的事儿。

    可最近屯子里都在传闻,屯子里老张家的张卫东,暴打了制锨厂附近一带的小混混,还把厂里的会计刘大拿给吓尿了裤子。

    说是那小子发狠的时候,就像是一只要吃人的张三。

    现在张卫东就在屋里,想到这些传言的沈翠琴,硬生生把到嘴边儿话又给憋了回去。

    她是泼辣不假,但却不傻。

    她知道对着张卫东说两句阴阳怪气的话,对方不能把她咋样。

    但是,她要是敢说到张卫东母亲的头上,那么对方当场跟她翻脸,她吃了亏都没地儿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