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纵横,从马贼开始 » 第四十五章 书剑尾声

第四十五章 书剑尾声

    兆惠麾下的五万大军被复汉军和回部联手歼灭的消息一经传出,瞬间震动了整个天下。

    这次大军在之前的几年时间里,两败准噶尔,威凌回部,在西北地区不可一世。

    以前被认为是不可战胜的清军主力大败亏输,使得各地方的反清势力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和清廷斗到底的信心。

    而清廷的上层则是少不了彷徨和惊惧,西北数万清军的覆灭是自顺治年间李定国两厥名王之后清廷遭遇的最大失败,损失之巨大远超过让清廷二十多年不在西北动兵的和通泊之战。

    因为中原根本之地烽烟遍地的缘故,清廷暂时顾不上辽阔的大西北。只得在西安、潼关等地部署重兵,防止复汉军东进。

    与此同时,加紧了对豫东刘松、山东王伦等中原地区白莲教势力的进剿,好打通南下的通路,夺回李可秀手中的江南财税重地,再凭借钱粮上的优势与各地叛军周旋,最终依靠深厚的底蕴完成平叛。

    嘉庆元年六月,军机处领班大臣傅恒率军剿灭了山东王伦部的清水教义军。

    同一时间,派出偏师将豫东刘松部的混元教义军击溃,混元教教首刘松率残部数千人西逃。

    八月,傅恒麾下聚集了由五万旗兵、八万绿营兵组成的平南大军,携大胜之势进抵长江,对李可秀部控制下的江宁府展开了猛攻。

    对比乾隆中期军事统率能力首屈一指,紫光阁功臣中位列第一的傅恒,李可秀的军事指挥能力肯定是差上了不少,面对清军的攻势节节败退,扬州、泗州、滁州等地的江宁府外围防线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被逐一攻破,十数万清军将江宁团团围住。

    面对此等危局,李可秀使出了张乐康提前布置好的后手,由红花会利用数万会众抛出了一直握在他们手中的那张杀手锏——乾隆身世。

    鞑清的上一任皇帝乾隆是一个汉人,是雍正皇帝为了增加夺嫡的胜算从大学士陈世倌家换来的孩子,这个消息一下子就成了全国热门的话题。尤其是红花会那边说的有理有据,还拿出了多项书面证据,更加将此事的真实性提高了几分。

    清廷想要管制相关消息传播,却没能取得成功。这样略带狗血的剧情简直是完美满足了吃瓜群众的窥探欲,根本就控制不住。

    就连帝国的心脏北京城中,也有不少人在私下里讨论此事。

    闲散旗人那五和索七各自提着一个鸟笼坐在裕泰茶楼中闲聊。

    索七小声说起了这件事:“那五爷,你说这先帝爷难道真的是雍正爷从陈家抱出来的不成,那咱们大清朝的皇位正统岂不是落在了汉人的手里,现在那位爷也……”

    说着,还往上指了一指。

    那五赶忙打断道:“噤声,你不要命了!怎么什么有的没的也敢乱说,没见这些天八旗都统衙门和顺天府抓了多少人,都是因说这事被抓的。这种事情是真是假与我们这样的普通旗民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别短了我的铁杆庄稼,就算龙椅上真是个汉人皇帝也无所谓。”

    索七点点头道:“说的也是,什么八旗荣光,和咱们有多大关系,别打扰了咱们遛鸟喝茶的兴致就行。”

    事实上,不止是中下层百姓,清廷的大批高层也被这条消息搅动了心思。

    作为先帝乾隆的亲弟,和亲王弘昼虽然不怎么管事,但是凭借高贵的血脉和尊崇的身份新帝登基未久的清廷中,说话颇有分量。

    在他的府上,最近时常有宗室重臣来找这位曾经的闲散亲王说话。

    几天之后的夜里,和亲王府灯火通明,和亲王弘昼、庄亲王允禄、履亲王允祹、怡亲王弘晓、果亲王弘瞻、裕亲王广禄、显亲王衍璜、信郡王德昭等七位爱新觉罗家的王公齐聚于此。

    弘昼开门见山道:“各位叔王、兄弟,有关四哥身世的传闻,大家多少也都听到了一些。有什么想法咱们就议一议吧?”

    诸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开口。

    弘昼点名道:“十六叔,父皇的诸多兄弟里,以你的爵位最尊,要不你老先说说。”

    允禄平淡地说道:“这事有什么可议的,红花会反贼放出来这个消息为的就是祸乱我大清朝纲,破话平南大计,真要是信了,那才是坏了大事。”

    弘晓摇了摇头:“十六叔此言差矣,我大清皇室的血脉何其尊贵,怎么能被汉人给玷污了。红花会这事说得还有鼻子有眼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我说句大不敬的话,先帝的那个相貌,诸位也是看在眼里的,哪还有半点满人的样子。”

    弘瞻道:“怡亲王说的是,先帝的身世要真是如坊间传闻的那样,咱们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岂不是落入了外人之手。待我等死去之后,又有何面目去见太祖爷、太宗爷等列祖列宗。”

    允祹和允禄对视了一眼,发现自家这三个亲侄子这是站到了一起,对先帝乾隆的血统提出了质疑,想要通过此事把心中多年的怨气发泄了出来。

    世人都在说雍正皇帝如何苛待手足兄弟,与他站在对立面的手足们大多被监禁宗人府或者贬为庶人。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更是被他赐予了侮辱性名字并圈禁致死,就连同母兄弟十四阿哥胤禵也被派去守陵。

    其实到了乾隆这里也不遑多让,雍正帝一共十个儿子,活到乾隆朝的一共就弘历、弘昼、弘瞻三人,其中排行最小的弘瞻还被乾隆安排过继了果亲王允礼,成为了别人的儿子看,而且屡遭训斥。

    而雍正第五子弘昼因为只比乾隆小了一个月,实际上备受忌惮。为了自污,弘昼不得不经常在自己的王府中作冥器、象鼎、彝盘盂等物品,放在自己的塌前,然后让府中的家人和下人都对着他自己的牌位祭奠哀泣。

    弘晓这个乾隆的叔伯兄弟,也因为父亲怡贤亲王胤祥在雍正朝权倾朝野的缘故,哪怕写诗作画当了一介闲散亲王,仍然备受乾隆的忌惮,时不时要被敲打一番。

    允祹问道:“你们的意思是?”

    弘昼开口道:“我意重启八王议政,推举新君。宗室之中以二位叔王为尊,正要请二位叔王主持大局。”

    允祹的眼神落到了广禄、衍璜、德昭这三位旁系宗王的身上,“你们三个也是这个意思?”

    “请十二叔(十二哥)、十六叔(十六哥)做主!”广禄、衍璜、德昭三人齐声说道。

    “十六弟,你看?”允祹侧身问道。

    允禄半眯着的双眼精光一闪,随即又浑浊了下来,恢复到“十六聋”的状态:“既然是众望所归,那我这个老朽自然不会阻拦。明日上朝,让太皇太后给咱们一个说法。若是不行,那就重启八王议政,推举新君。”

    面对诸王逼宫的滔滔大势,以及弘昼之母裕贵太妃从宫中找到的证人,太皇太后钮祜禄氏也不得不退让,承认了先帝乾隆并非是自己所出,确系雍正帝从陈世倌家里抱来的儿子。

    自此,登基刚一年多的嘉庆皇帝爱新觉罗·永琪下诏退位。

    爱新觉罗·弘昼作为皇族之中血脉离雍正帝最近之人,得到了宗室诸王的支持,正式荣登大宝。

    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换帅,命令阿桂南下接替傅恒的平南主帅之位。

    平南大军共有十余万人,弘昼可不放心将这样一支力量放在乾隆的小舅子傅恒的手里,哪怕是攻破江宁府已近在咫尺,也抵不过他的猜忌之心。万一立下不世之功的傅恒回来讨一个说法,他们这帮宗室皇亲还真不见得是对手。

    弘昼的圣旨到达平南大营后,权重一时的傅恒也只能俯首接旨,将手中的兵权交给了阿桂。

    返回北京前,傅恒对侄子明瑞私语道:“临阵换帅,平南大事,必将功亏一篑,如此一来,我大清的江山危矣!”

    说起铁将军阿桂,他在乾隆诸多名臣大将中也是能力较为突出的一个,但是他真正的辉煌要等二平金川时才会到来,随后出将入相正式成为乾隆朝举足轻重的重臣。

    乾隆二十五年的他,能力虽然已经十分出众,但资历上尚且不足以服众,不能像出任军机处领班大臣十年以上的傅恒一样将这支平南大军指挥得如臂使指。

    敏感注意到清军变化的李可秀先是派出红花会众当家率领精锐小队连续几夜袭扰清军各营,再以大军突袭清军江南大营,将长江以南的清军一扫而空。

    重新全据长江下游的李可秀和阿桂麾下的十万清军开始了漫长的对峙。

    江南地区,清军和李可秀部形成了僵持,其他地区的战事可没闲着。

    如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的白莲教义军终究还是敌不过清廷的正规军和地方团练联手,纷纷进行了战略转移,和清军打开了游击。

    而在西北地区,复汉军稍作休整。随后在张乐康的率领下,携大胜兆惠之威,一路上横扫甘肃、陕西等地。和逃窜至河南西部地区的郑伦部携手猛攻七日,攻破了由丰升额镇守的潼关,打开了由关中进军关东的通道。

    随即便是一路破汝州、下平阳、克太原,攻占了表里山河的山西省中南部地区。

    在太原,张乐康乘胜兵分两路:南路出故关,袭大名、真定,由南直逼京师;他本人自率主力为北路,出宁武关,由大同进取北京,走的是李自成进军北京的路线。

    光绪元年夏,复汉军攻破了北京西边的重镇宣化,皇帝弘昼大为惊惧,在十万八旗的护送下,与皇亲宗室、文武百官一同经热河北撤到蒙古草原,想要凭借博格达汗的名头以及和蒙古诸王的血缘在草原上立足,图谋反攻中原。

    至于为什么清廷不返回关外老家,原因其实很简单,后路已经被人断了。

    中原各地起兵后,胡一刀和苗人凤两人依照当年和张乐康的约定在关外起兵。久在关外的几万八旗兵丁,战斗力远及不上中原的满蒙八旗,三个月内就丢失了盛京东南的大片地区。五个月后,盛京将军清保的人头成了关外义军的战利品。

    到了弘昼下令撤出北京时,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的清廷高层根本不敢出关,生怕被复汉军两面夹击,覆灭于锦州府。

    光绪元年秋九月,复汉军攻下北京,这座沉沦异族统治百余年的汉人故都光复。

    李可秀部改旗易帜为复汉军东南方面军,阿桂所部在复汉军的南北夹击下被全歼,阿桂自杀殉国。

    次年二月,襄阳混元教、福建天地会等各地反清势力见复汉军势大,纷纷投诚。复汉军名义上掌握了汉地十八省大部。

    次年三月,春暖花开,张乐康在北京称帝,定国号为汉,立夫人李沅芷为后,尊张尔玉和李瑾瑜为太上皇、太上皇后。

    随即派遣官员,统计户籍人口,丈量天下田地,将地方上的土地重新登记,展开分田。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因为分田事宜涉及到地主们的切身利益,各地的地主乡绅等旧势力勾连在一起反抗新朝雅政,最后被新兴的军功集团手持钢刀杀了个人头滚滚。

    张乐康的分田政策,是在保证了军功田的基础上分田到户。拿走了两成土地利益的军功集团成为了这项政策的最铁杆的拥护者。

    同时,张乐康实行轻徭薄赋的与民休息政策,恢复国力。

    重视农商,鼓励科级发明,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开设综增加数算、格物等科目,开设综合性大学,重新修正儒家学说,后人不得篡改。

    神武三年,汉地十八省和关外地区基本平靖。

    张乐康率军亲征,北逐满清鞑子万里,一直追到了北海地区,和彼时的沙俄军队做过一场才算罢休。

    蒙古各部在汉军的铁蹄之下,不得不俯首称臣。

    神武五年,西北回部首领木卓伦送女入京,表示归附新兴的汉朝。

    神武七年,六世班禅、七世达赖入京,张乐康在西藏地区实施金瓶掣签制度,将西藏地区也纳入了张氏汉朝的统治,达到了清朝巅峰时期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