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墓志铭! » 暗涌1998 第二章 鹰视狼顾

暗涌1998 第二章 鹰视狼顾

    高九八级一班基本上是来自各班的精英,群英荟萃,所以班长也就没有王海明什么事了。建班之前,张国江老师就举荐了他班原来的班长张国波。他之所以举荐张国波,并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什么亲缘关系(只不过碰巧都姓张罢了),而的确是张国波组织管理能力极为出众,是作为班主任左右手的不二人选。他的这种能力,你仅凭第一感觉就可以深切的感受到。­

    张国波,天庭饱满,地阔方圆,浓发剑眉,鼻直口阔,稍薄的嘴唇上一抹淡淡的八字须透漏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稳重,身材健壮,和颜悦色中自有威仪。­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让班级正常的运转,必须要以严格的纪律来约束,更何况Mr刘对班级的运转绝不仅限于,也决不满足于一班的正常这么简单,他要的是绝对的、超乎寻常的正常。所以这一点Mr刘比谁都清楚,也比谁都放在心上,只不过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班级超乎寻常的正常运转并不需要成文的班规。他的意志就是班规,他的每一句话就是班规,班规在Mr刘讲话时喷出的每一粒唾沫星子里。所以班规看似没有,实际上却无处不在。Mr刘虽然精力旺盛,但也总有力所不能及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他在对其意志力的体现者和执行者的班委的组建上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我们的班委的设置模式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老师的专业水准。如果以学校的组织架构比喻,简单来说是这样的:Mr刘相当于校长,张国波相当于校长助理,其下分设学代会(相当于教职工代表大会)及学习、生活、宣传等小组。我们的班委干部除张国波和学代会成员外,其余的一概叫组长。在学代会和各组相互间的制约下,Mr刘为了彻底防止一人独大或者某个小组独大的状况出现,再另设一个值周班长,全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申请做值周班长,如果你学习、纪律等综合表现合格,那么就可以被批准做值周班长,在那一周里,值周班长是第三号人物,和张国波一起,直接向Mr刘负责。­

    张国波实在太强势了,只有他一人能完全理解Mr刘的管理意图,并跟上Mr刘的管理思路,这本来就已经很难得了,但更为难得的是他竟然还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创新,这不但让Mr刘对他分外满意,赞赏有加(至少在一年半载的时间里都是这样),而且彻底地征服了全班人,就是学校对他也是刮目相看。有一次晚会我们超时了,学校的电工准时熄灯,但经张国波出面与学校交涉后,我们的晚会又得以继续了半个多小时,在剑中校可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当时张国波出去后,我们都犯嘀咕:这能行吗?可这疑惑很快就在重见的光明中变成了叹服:张国波毕竟是张国波。­

    1997年,张国波还非常有远见的在我们班发起了普通话运动,整个学校没有这样的氛围,老师些讲课都是清一色的用四川话,当时他把“请讲普通话”的提示牌放在讲桌上,希望老师们能够率先垂范,但第一个极不厚道,表示委婉拒绝的竟然是语文老师。但这并没有影响张国波的信心,甚至对我们大家的信心也没有什么影响。那时晨读,上课我们都严格的使用普通话,想起这件事,我觉得当时那些老师些的确应该深感惭愧的。不过要在班级之外讲普通话可就实在是太困难了,张国波第一次公共场合讲普通话就招来了他原来同班同学的一阵哄笑,甚至有的老师也笑了。渐渐的,这场运动就在笑声中夭折了。­

    以上只是张国波所做的全校性有影响的事中,两件较有代表性的而已,更多的渗透于班级实际管理中的有创见的事儿可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我不能也没有必要一一记叙下来,于此,也足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了。­

    因为张国波太强势,所以很多组长们原本微弱的光芒也就差不多完全被他掩盖。事实上,很多组长就仅是个摆设而已,因为有张国波,也压根儿不需要他们再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了。那么多的组长里,现在我就只对学习组长张秋,生活组长加海月有较深的印象,对母海林组长也有印象,但拿不准他在哪个部。学代会也有印象,因为梅涛是组长,我是组员之一。­

    学习组长张秋给我的印象最深是因为她首先是一个女生,乍一看长得还很像电影演员史可。虽然她有男朋友了,而且还很是比较钟情于张小勇。而这些,包括她数学成绩比较好,表达能力比较强,经常上黑板讲习题;我吃过她带从家里带来的独特的吃食|——油炸蝽象(蝽象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臭屁虫,不过她说她吃的那种,生活在沙地里并不臭,我估计可能是象鼻虫。但不管是哪种,反正吃起来并不臭而且很香),都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做值周班长时给朱金生和唐佳炮制的新闻。按照Mr刘的要求,值周班长要对班上发生的任何事情,无论巨细,都要秉笔直书。而有一天,座位相隔很远的朱金生和唐佳都先后在自习课上迷糊过一小会儿,于是张秋就在班务日志课堂违纪一栏里作了如下记载:朱金生和唐佳上课睡觉。看到这一条全班笑绝。唐佳也就无奈的成为了朱金生的绯闻女友,直到现在。­

    对加海月组长有印象,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她是女生。她个子矮矮的,胖胖的,一直留着齐耳的短发,人不是很漂亮,做事比较利索,虽然能出众,但就是讲话太啰嗦,她能露脸的机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不过在一次班级活动中,被任教我们数学的政教处副主任杨欣老师着实赞扬了一番。也就是杨老师对她的这次高度赞扬,让她给我们大家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母海林组长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源于他的工作能力,而是源于他的绰号“抖瘟”。他原本极不出众也极为的内向,但班委的这种设置立刻激起了他的政治热情。他第一次组织我们开会时,把一张报纸卷成一个圆筒拿在手中摇来晃去的给我们讲人生谈理想。他这种反差极大的表现让我们惊诧不已,所以现在仍还记得他发言中的四个字“当今世界”。当时我们真的还是很佩服Mr刘对一个人改头换面,有着精神导师一般的影响力。但在张杰看来,母海林是在偶然做了组长之后才抖起来的,其人本身还是很“瘟”的(“瘟”绝非贬义,只是形容一个人闷戳戳的性格而已)所以给他取了个绰号“抖瘟”。母组长其实也就只抖了这么一回,虽然他也极想在工作中创新求变,但惜乎谋虑不周。他曾提议我们每周一早晨(也或许是每天)唱国歌,并且全体起立面向升旗台的国旗。但他的这一提议遭到大家的激烈反对,为了彻底打消他的这个念头,便有人捏造说:随便的唱国歌是违反国旗法的。母组长还是害怕犯政治性错误,所以这提议也就这样胎死腹中了。­

    学代会理论上是有很大权利的,但就因为在第二次开会的时候没有向Mr刘请示,头天傍晚开的会,第二天早上便被Mr刘定性为“黑会”而遭到他严厉的批评。我们这些“黑会分子”虽然没有被处分,但学代会也就此被剔除出了高九八级的管理机构,最终无声无息的在大家的视野中消失了。­

    虽然有张国波,虽然有如此完善的班级建制,且各小组在Mr刘的指挥下也完全能够恪尽职守,但Mr刘在班级管理上还是竭力的亲历亲为,随时巡视班级状况。­

    他的眼睛经常会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时候出现在门缝里,窗户上,如果有人因为条件发射似的去注意他的话,那就死定了——这足以表明你听课不够投入。直到在上课的时侯,我们对于教室外面发生的任何一切都不会有反应的时候,Mr刘才基本满意。我想那时要是发生了地震,我保证高九八级一班没有一个人活得了。即便如此,Mr刘的身影仍然是无时无处不在:时而在门,时而在窗,前一秒还在门边,后一秒百米冲刺的速度便让他出现在了隔壁年级组办公室的阳台上。规规矩矩的上课尚且被如此监视着,你就更加甭想拖欠作业或者翘课迟到什么的,没有人敢去这样自寻死路的。前一种情况压根就没有出现过,后一种情况中的迟到倒还是不曾完全避免。高九八级一班进教室的时间比剑中校所有的班级都早,学校的铃声对我们而言纯粹就是摆设。迟到者中最倒霉的就数张杰。张杰那天本来没有超过Mr刘规定的时间,但他到教师门口的时候,Mr刘先他一分钟站在了教室门口,张杰不敢让他让开,就在后面等待着,不幸的是,他在这等待中迟到在了教室门口。Mr刘早就盯着班上唯一的空位了,时间一到,他抬腕看表,转身张望,一转身张杰就自然被他逮个正着。为此张杰被遣送回家反省一天,在灵魂的深处认识到自己严重的过错后,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Mr刘才宽恕了他罪恶的灵魂,让他重新回到我们的怀抱。­

    政治课的间隙,或者是属于班主任的自习时间,他随时会抽查我们的语文和数学学习情况。他尤爱抽问数学,对某些习题他甚至会越俎代庖的给我们讲习。据他自己所言,他的数学曾经学得最好,甚至超过了他现在的专业。我想这也许是真的,因为他给我们的感觉是他对政治其实并不是真的很拿手。我们每次做的政治试卷都是他东拼西凑而成的,就像和尚的百衲衣一样。有一次他给我们评讲试卷的选择题,他所讲的每一个选择题的答案与我们大部分人所做的答案都不一样。我们也没有哪个敢公开的反驳他,后来他也觉察到我们的能力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此低下,疑惑中仔细一检查,原来他拿错了试卷的参考答案!但他所给的理由听起来却仍然头头是道。不过就算是数学,就他所给我们讲习的内容来看,对于三角函数的公式他到还是蛮熟悉的,但对数学要真的说擅长却也谈不上。其实他最擅长的也就是三角函数。因为在三角函数学完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给我们讲习过数学,事实上,就是在讲有关三角函数习题的时候,他都犯过迷糊。而语文却要更弱一些。他说语文要多读多背,为此他经常会在我们的语文早自习上抽问我们诗词名句,他说完上句我们要立刻说出下句,否则也就死定了。但在两年的时间里他差不多就抽问一句,即《满江红》里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当你读书读的正专心时,他从你身边走过,然后再猛一回身,双眼逼视着你:“莫等闲-----------”后来上语文早读的时候,只要上述情形一再现,任何人都能张口即来“白了少年头。”但也有例外,当有次他问道贾福贤的时候,贾福贤把“莫等闲”听成了他自己的名字,所以Mr刘说了上句,贾福贤立马紧张兮兮的答应道:“哎”。­

    Mr刘认为教室的清洁重在保持,如果保持得好,我们就没有必要天天打扫。打扫教室总是要浪费时间的,如果把更多的打扫教室的时间节约下来用于学习,全力冲刺高考,那么我们的成绩定会更上层楼。所以教室清洁卫生的保持,Mr刘的巡查也是极为严格的。而这期间最不识时务的要数孙娇燕了。早自习的时候,在教室里本已巡视良久的Mr刘突然在孙娇燕的座位旁边停了下来:“把你旁边的垃圾捡起来。”Mr刘的声音较为温和。“这没有啊——?”孙娇燕一边紧张的仔细的左看右看,一边回答。如果真有了,扫几天地的处罚肯定是免不了的,所以孙娇燕紧张而仔细。“这是什么?”Mr刘在过道间捡起一根已经燃掉了三分之二的火柴梗,举在孙娇燕的眼前微笑着颇为得意的问。微笑是因为这垃圾实在太小,小得近乎可以饶恕遗弃者的罪过;微笑是因为孙娇燕眼拙,而他能明察秋毫。孙娇燕看到如此之小的而且是扔在过道里的垃圾,长吁了一口气。她能长吁一口气是因为在她看来:第一,这个垃圾实在太小,小得可以忽略,Mr刘应该不会拿它说事儿,或者说不会拿它说太大的事儿;第二,这个小小的垃圾出现在过道里,那么过道两边的人都有责任,况且她一个女生是不玩火柴的,这是常识,当然也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孙娇燕圆圆的脸庞大大的眼睛,虽然个头不高但身材丰满而匀称,算得上是一个美女,尤其是她那浓密的、乌黑过膝的长发,不说整个剑中校,就是在整个剑阁城里也是绝无仅有的。孙美女由于长吁了一口气,且看到了Mr刘在这种情形下难得的微笑,所以胆也就肥了些:“这怎么可能是我丢得呢?我又不用、不玩火柴,而且它还在过道里,怎么可能是我呢……?”美女有些为自己的理由得意了,越说越兴奋样,以至于说得刹不住车,最后竟顺口引用了Mr刘那句,我们背地里学得烂熟的口头禅“怪得个稀了奇”。这不等于是捅了马蜂窝么?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头发长,见识短。”听到那句口头禅更换了主人,在倾听之外,我们能做的就只能是为美女祈祷了。­

    古人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话在Mr刘的身上应验了三分之二——“鞠躬尽瘁”的Mr刘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倒下,不得以“已”了他的一切工作。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在上课的时候,Mr刘感觉很不舒服,脸色有些发白,然后张国波叫上我们几个有点力气的扶他到校门口的诊所去。其实出了教室门口我们就背着他。Mr刘这个三十好几的人了,伏在我背上我并没有感觉有多沉重,说真的,当时心里还是酸酸的。他的付出,我们很多人都看在眼里,即便不记在心里也还是相当理解的。在诊所里,Mr刘吐了两次后,就从我们扶着的手臂中软软的滑了下去。医生建议我们立即送医院,我们不敢怠慢,张国波确定了一下护送的人,拦下一辆出租车便向县医院疾驰而去。那几天张国波就一直在医院和学校间奔走。主要是去医院向Mr刘报告班上的情况,向班上宣布Mr刘的最新指示。在Mr刘住院的第二天,张国波就带回了由Mr刘口授,他做记录的《告全班同学书》,所以Mr刘虽然人在医院,但班级依然在超乎正常的运转。那一周的值周班长正是后来成为大众情人的贾茂菊。班上的人被分成若干批,每天轮换着去医院照顾Mr刘。当大家作悲伤状的时候,我也绝对没有兴奋过,但还是很没有良心的希望Mr刘能够在医院里好好的多休息几天,这样大家都会轻松些。­

    Mr刘住院了,我们在寝室里便有了一点点的夜生活了——每晚都少不了谈论一点Mr刘的病情。第一批去的回来报告:病情不严重,劳累加饮食不规律。主要是胃上的毛病。第三批去的张晓峰回来报告:Mr刘精神很好,昨天晚上和护士小姐们聊得可开心了,只是他声音太大,引得医生都出来干涉了,看样子快要出院了。听到这消息,大家都沉默了一下。似乎都有和我一样没良心的想法。Mr刘要出院的时候,张国波有个想法就是让全班同学站在校门口长长的石梯两旁,手持鲜花迎接康复出院的Mr刘,为了让场面更加宏大、更有气势些,他希望二班同学能与我们一起来开展这个活动,但大家总觉这样很不自然,不但是二班同学没有通过,就是本班的人也不同意这样。这应该是张国波所有重大提议中唯一一个没有在本班通过的。­

    Mr刘出院了,一切依旧,但这个时候,已经接近于1998年的尾声,离他与张国波反目的时间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