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墓志铭! » 暗涌1998 第十一章 风云际会(八)

暗涌1998 第十一章 风云际会(八)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所彰显的群体性特点既体现在类聚群分之前的自然之性,更体现在类聚群分之后的养成之性,性乃气也,人性之养成,孟子认为全靠养气,子曾经曰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男2号的“气”就几在后天养成。人们把在某一领域具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高专业水准和超高精神境界的人称之为圣人,且把他们当做行为世范的精神导师,这样的圣人据说五百年左右或者更为久远的时间才出一个。无论是以时间还是以境界而论,袁建超都可称之为袁子了。

    乍一看袁建超与MR刘有几分神似,但细看来MR刘长的更骨气,袁建超长得更敬业。虽是油脂性的发质但从来都是四六分的长发,面部丰满,五官紧凑的密布在肥嘟嘟的脸上,因为紧凑而显得短小。男性荷尔蒙分泌及其旺盛,脸上尽是青春痘的后遗症,鼻端肥大,架一眼镜。身材粗壮短小,屁股硕大,喜穿西服,闪耀的镜片后的眼神独具杀伤力:看到女生,袁子就会本能的把头迅速一低,瞳仁上翻,眼神尽从镜框上方射出,边看边把眉毛一挑一挑的。

    裹在被窝里谈论些青春秘密,我们个个都很生猛,但要真诚不回避,就望袁子莫及了。九十年代剑阁城的录像放映事业如日中天,是剑阁城最为闪亮的文化产业。但由于缺乏市场的宏观调控,导致后来的盲目跟风,一夜之间放映厅林立。各家录像放映厅由于急功近利,规模太小,使自身缺乏竞争力,无法形成品牌效应,至使潜在观众大量流失。随着电视、vcd的迅速普及,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要上规模上档次是来不及,就只有在迎合观众需求和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了。一般的录像厅在门外都挂有一块小黑板样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放映和服务的内容,一般夏天备有开水,冬天备有炭火和棉被,有时生意清淡了,尤其是在夏天,老板还要甩着光膀子站在门口指着广告牌吆喝宣传,后来这广告宣传牌也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变成了挂羊头卖狗肉,一些限制级内容的录像因运而生了。录像放映厅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便纷纷引进当时先进的镭射放映技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为途径招徕观众。所以在九十年代的剑阁城,镭射成了不健康的代名词,人类文明给人的私欲和愚昧背锅真的是不分年代和地点。那时镭射录像定点放映比较出名的地方有四个,以剑中校为出发点由远及近分别是:东门桥头、东门桥下、翠云廊、红楼。男1号和男2号的大部曾在袁子游说的感染下,在某个周六华灯初上的时候组团去东门桥头尝鲜。观看之中的心情唯有“忐忑”一词才能恰切的形容。我们忐忑不是怕被一锅端,以我们的经验,存在即合理,他们敢放就有敢放的理由,我们忐忑还是在于羞涩的心理。这要是被熟人瞅见传扬出去,在女生面前那还是大损形象的。99年,我和家门邻座的时候,艺体生王超当着家门的面揭发说曾经在镭射录像厅看到过我,而且夸张的污蔑我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虽然他这是绝对的造谣——看见我可能是真的,但我的眼睛绝对不会睁的大大的,那太恶心了,我一直都眯着眼,但我的脸还是在家门面前刷的一下就红了,还是家门善解人意的安慰我:“没事,对你们男生正常,他们不都去看过嘛。”那天晚上我们一般人都是看一会低一下头,假装揉眼睛的时候东瞅瞅西瞅瞅,看看有人注意我们没有,其实别人进来哪是为了看你,大家都盯着屏幕看得很敬业。那晚就只有袁子一人,面带微笑,气定神闲,不但笑语盈盈,而且还对某些细节旁若无人的当场点评,真好比泰山压于顶而不惊,洪水崩于前而不惧,确有临危不惧,乐而忘忧的圣人风度。

    圣人总是不同凡响的,袁建超在学习上也确是一把好手,尤其擅长英语。国际音标全年级就数他最精通,只要你单词发音没有问题他就能根据你的发音把单词准确无误的听写出来,或者给他任何一个他能拼读的单词他就能准确无误的给这个单词注音,就连重读音节次重度音节都不会标错,我想这可能和他在音乐方面的修养有关。袁子的风琴弹的极佳,但就是弹琴,他也不改本性:虽然他能弹唱英文版的歌曲,却总是不肯好好的为我们表演,他更乐意的是用几个琴键拨弄出出人意料的一段旋律来。这对我上英语课的心情产生了不小的干扰。

    川外毕业自诩练过健美的英语老师李子健精瘦如柴,是一个很自负的人,常有生不逢时,明珠暗投之憾。常说如果自己当年不是年少无知,他整死都不会回剑中,并有一搭没一搭的把这遗憾和自己“中国农业银行的英文翻译就是我翻译的”的突出业绩联系在一起——可能是要把这项业绩作为他能够不回剑中的实力的例证。自负的人都显得比较有个性也比较有脾气,这在课堂上的体现便是他上课时极端的自娱自乐,在课外体现的便是极端的旁若无人来去匆匆。常见他横拎一水瓶,弓着一条背,脑袋倾在脚前,像一钻地坦克样匆匆急行,他绝对不会和你主动打招呼,你主动和他打招呼也往往得不到回应,偶有面无表情的回应也被他匆匆而去的脚步远远的抛在身后。只在师娘开了米粉店后他见了谁都笑眯眯的,可惜师娘经营无方,米粉店关张太早。MR李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对工作还是相当敬业的,那时英语学得好的人不多,所以他对袁子还是颇多看重。

    袁子对每个女生都有感觉,但还是明显的看得出来他最钟情“大玉儿”李燕。李燕最大的特点就一个字“圆”,圆圆的脸蛋上镶嵌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长发乌黑及腰,身材颀长丰满,尤其腰肢特细特柔,走起路来更是有如杨柳扶风。袁子对李燕厚颜无耻的钟情一度给我们造成了郎情妾意的错觉,因为他总能随时随地的和李燕扯上几句,而李燕呢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也并无什么厌烦之意。每见李燕走来,袁子就摆出他经典的本能动作把李燕打量一遍,再假装正经的扶扶眼镜上前借机搭两句话,望着李燕远去的背影,他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扭动着肥硕的屁股模仿李燕走路的姿态,引来大家一阵哄笑。后来李燕也明显的感觉到袁子的不怀好意,开始有意疏远他,甚至变成了公开的厌烦。最为严重的一次是李燕在窗户上拿书,袁子又故技重施,但遭来李燕一个靓丽的白眼:“像坨屎样”,紧接着重重的把窗门一摔,腰肢柔柔一扭,一个360°的大旋转远远的去了,留下独自在大家吃吃的笑声里酥软尴尬着的袁子。

    李燕的转变虽然是因为他对袁子的确没有兴趣,但是多少也应该和“多尔滚”陈树勋有关。陈树勋外形粗狂,高高的个子,略带紫色的面皮,脸上多痘痘和斑点,体格强壮,嗓门粗大,似有蒙古人的剽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典型的实力派性格男。当时电视剧《一代皇后大玉儿》正热播,大家瞅着李燕的风情,陈树勋的粗狂,便给他们取下了“大玉儿”和“多尔滚”绰号。他们是绰号界里正式推出的第一对也是唯一的一对非正式的金童玉女,大家这么有意无意的叫着,他们也这么有意无意的听着。当“多尔滚”做值周班长的时候,“大玉儿”所在女生寝室的门刚好出现了故障,她们用自己熟悉的钥匙怎么也打不开自己熟悉的门,于是“大玉儿”就来找“多尔滚”了,“多尔滚”到了只轻轻一捅门就开了,不知这事件是不是有至尊宝拔出紫霞仙子宝剑的效果。或许那一刻“多尔滚”在捅开寝室门的一刹那,也捅开了“大玉儿”的心门。这一切这是猜测,能够确定的是:当时《古惑仔》在我们中间并不流行,但陈树勋却意外的改名为“陈小春”,春燕翻飞,总让人觉得有点诗情画意;而至此以后,李燕一到教室就会非常关注一个男生到了没有。这个男生的特点据贾茂菊回忆应该是:个子高高的,近于郑森,皮肤有点带紫,脸上有些痘痘,外号很特别。而这个男生究竟是谁,知情人的记忆力俱已衰退,我能够确定的是:这个男生绝对不是我,也绝对不是袁建超。

    袁子是难得通达聪慧的人物,MR刘每找他谈话他总能神光尽敛,一显老成持重的形象,大胆的把MR刘拍的舒舒服服,再加上MR刘对他在形象上也应该有着深深的认同感,所以袁子是自始自终都没有栽在MR刘手中的少数几个无敌幸运星之一。然圣人就必须要有圣人的担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使其深遭异于常人之困厄,以待天地之变时隐忍而发。98、99袁子流年不利,然在新世纪元年考入武汉某所大学并本研连读,现已是一校教授。孔子门徒三千,贤人七十二,而袁子门徒无疑尽是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