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异时空纵横三国梦 » 第十二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二

第十二节 东吴革新贤才聚二

    第十二节东吴革新贤才聚

    三军用命得合肥

    剿贼是发展的基础,兴农是发展的前题,必须首先解决,才能谈到后续的发展。后续的发展我想主要是几个方面:一、大力兴奋教育,当然,为了鼓励正确的思潮发展,学堂绝不有只教所谓的儒学,只要学生喜爱,诸子百家各种课目皆要开设。以此抵消儒学使民懦弱的消极影响,发扬儒学爱国爱家的精华思想。对国家日后的发展大大有利。二、开矿练铁及制盐。军队若要打仗,民众要耕作,都离不开铁器等矿产的支持,所以要想打大仗,要想发展好农业及工业,必须要大力办好采矿业、冶金业。另外为了发挥我江东濒临大海的优势,建立大规模的盐场规模化制盐向内陆等地出售,这是一个利润大大的项目,可以富民也可以强兵。三、科技的发展。如果没有科技的发展,各种工业、农业改革的速度必定受到限制,所以一定要提高优秀工匠的社会地位,鼓励其改革、发明先进的生产工具。想想现在有哪些著名的科技人物呢。噢,一个是郑浑,一个是马均,都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发明家。不过现在马均年龄太小,还是先找郑浑给找到吧。想想看,基本上这两三年内能做好这件事已经可以啦。于是召集诸文武道:“逊近日为江东之前途想了很多。今日特意请诸公前来商议。”张昭道:“愿闻主公高论。”我笑道:“第一件事便是,逊想建立招贤馆,积聚天下文武贤才,由子布主持。招贤馆招人的宗旨是:不拘出身,不拘来历,唯才是用。请子布将这十二大字写于招贤馆门外,公布于天下。子布可愿领命。”张昭道:“此是江东千秋大业,昭如何敢辞。”我笑道:“第二件事,便是剿灭各地山贼、流寇,以保护百姓,安东江东。这件事逊想请伯符兄主持,兄文武双全,足可当此大任,请勿推脱。”孙策道:“主公所言甚是有理,策当尽快剿灭各地山匪,以还百姓一个平安治世。”我点点头道:“第三件事便是土地的兼并问题以及屯田制。子纲在江东深孚人望,这件事希望由你来做。由于现今豪门大族zhan有绝大部分土地,百姓无粮可食,自然落草为寇,打劫为身。故我想有两个办法解决。一是:各豪门大族各献出一部分土地,我等可适当给予一些补偿,当然作为陆氏长子,我自己带头捐出我陆氏一半土地五千亩供民众之用,我陆氏为起表率,自然一分补偿也不会要,其余各豪族皆可给予适当补偿。其次:鼓励流民自己垦荒,其所得每年上交四成,十年内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十年后荒地所有权归垦荒之人,每年所得只需上交两成便可。这是民垦。还有军垦,诸公可令军队一边练兵,一边从事生产。由于军队皆是青壮劳力,故每年产量亦颇为可观。我想应基本可以自己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大大减少百姓的负担。这项工作非常艰巨,望子纲莫要推脱。”张绂道:“主公即有所命,某当竭诚尽力,绝不敢有丝毫懈怠。”我点点头道:“第四件事,便是采矿炼铁及制盐。可暂由仲翔施行。现今乱世无论是行军打仗都是农业生产都急需铁器,可如今一则矿产难寻,二则治炼困难。我这有几分矿产分布图,为逊少时请人遍寻江东所绘,仲翔可按图去寻。另有一份详尽的炼铁用高炉以及几种不同用途的铁器配方,仲翔可慢慢试炼。至于制盐,现今的制盐都是用古法制盐就是须用锅煮,故名煮盐。生产速度实在太慢。我有一法名曰:晒盐,可提高数倍产量。其法是于岸边修建矮堤,平整沙滩为田,层层递进,待涨潮时,海水浸过,便会滞留于田池中。经暴晒使水气升腾,盐却沉积于田,使木板去取,此法产盐量数倍于煮盐。仲翔可去尝试。”虞翻虞仲翔领命。我接着道:“愿本还有第五件事发展教育以及第六件事大力发展各种工业的,可惜现在江东人才紧缺,只好缓上一缓。子布,你的担子很重。希望你能为我江东多招贤才啊!”张昭等:“主公宽心,臣必会尽力。”我笑道:“逊知有几位贤才尚未发达,请子布秘密派精干使者携我秘书前往,言明我江东招贤若渴之心意。务必使其来归。”张昭等奇道:“是何人让主公如何看重,我等愿闻一听?”我笑道:“吕布麾下有三将,一名高顺,智勇双全,士卒归心,忠心耿耿,可堪大用;一名张辽张文远,大将之风,万军统帅,用兵有度,深不可测;其三臧霸臧宣高,此人善于用兵,爱兵如子,能知进退,颇为骁勇。此三人都是一时名将之选,可惜现居于吕布麾下,实乃‘明珠暗投’也。吕布匹夫,自恃已勇,不纳忠言,不久必会死于曹操之手。若三将因此阵亡或归于曹操都极为可虑。故我等要先下手为强,子布可明了逊之心意。”张昭及孙策等互视一眼道:“不想主公对三将如此看重,想必是非常之人才,昭必然小心办事,务必使其来归。”我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道:“还有一人,姓赵名云,字子龙,现于公孙瓒麾下。此人之才能我有一诗可赞: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忠义两无双,天下谁敢挡。只可惜公孙瓒无识人之能,使得明珠蒙尘,放不得光华。”时孙策忍不住道:“想那赵云无名小卒,贤弟称赞如此实是太过吧?”我笑道:“不过,不过,逊尤闲不足。待不日子龙到来,你等便会知晓其厉害之处。不是逊灭我与众将威风,恐怕单论武艺,我等之中便无人是其敌手。”孙策及诸将听闻气鼓鼓地道:“好,既然贤弟如此看重于他,待来日子龙到得江东,我必与其好好切磋切磋。看看是否那么厉害。”我笑道:“何止是兄耶?逊也早有此意。”诸人闻听大笑。我接着道:“我另有四封书信,请子布送往袁绍麾下田丰、沮授、张合、高鉴四人处。其用意日后你等便知,现在逊也不必细说。今日议事便到此为此,诸公还请即刻回去,着手开始吧。”诸人领命纷纷退下,各自着手开始。

    于是张昭即刻于柴桑设立招贤馆,打出‘不拘出身,不拘来历,唯才是用’的广告用语,招聚天下英雄。一时间从者如雨纷至踏来,先后有徐盛、丁奉、吕蒙、凌操、董袭、潘璋、顾雍、骆统、阚泽等来归,我大喜过望,皆予以重用。一日,忽然间有张昭来报,言:“临淮东城人鲁肃来投,现正居于馆舍之内。其人江东闻名,有长者之风,素有才名及大志,主公可速速往见,必可得一臂膀也。”我大喜过望。鲁肃啊,那可是何等的英雄人物啊。鲁肃可不是三国演义上所说的那个只会摆摆嘴皮子,被诸葛亮骗得东跑西窜的好好先生。史载: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他在襁褓中丧父,和祖母共同生活。他家中特别富有,但祖辈无人出仕,虽资财丰足,但也只是那种乡野豪族。吴书说他体魁貌奇,少时就胸有壮志,好出奇计,且爱击剑骑射。鲁肃性格好施舍别人。由于家道殷富,他常招聚少年,一起讲兵习武。晴天则偕众至南山射猎,阴雨则聚众讲习兵法,以此练习武艺。后来天下已乱,他便不再管理自家产业,而是大量施舍钱财,出卖土地,以周济困穷,结交贤者。为此,深受乡民拥戴,江东驰名。周瑜与其亦是好友。袁术曾欲请其为官,但鲁肃目光为炬,早就看就袁术并成大事之才,故后来投奔周瑜,由瑜引见孙策。深受孙策及孙权重视,颇立功患。至于谈到孙刘联合抗曹的事情,在三国演义出来之前,大部分人都认为:刘备与孙权并力共拒中国(曹操的魏势力),皆鲁肃的谋略。《吴书》曰:“肃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在我看来,这评价颇为得体公允。我眼中的鲁肃四大语录,一:汉室不可复兴。二:(荆楚)帝王之资也。三:今肃迎操,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四:原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以上种种无不显示示出鲁肃是一位才华横溢,治军有方,远见卓识的大才。这样的人才比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今日能来相投,我如何不兴奋。急忙更衣与张昭去招贤馆亲迎鲁肃。入得馆驿,我一见鲁肃,果然是一派长者之风,一袭儒衫,飘然之姿,真是一表人才。我连忙上前两步,躬身施礼道:“晚辈陆逊久闻子敬大名,只恨公务缠身,不能前往拜见。今日子敬肯来相投,实是逊三生有幸也。”鲁肃受宠若惊,忙相扶道:“肃愚钝之资,怎敢蒙将军如此礼待。实是愧不敢当。”我急忙道:“久闻子敬大名,文武双全,为江东俊杰,今肯前来相助,实是逊备感荣幸。请和逊至馆舍说话。”鲁肃领命,和我及张昭至我府中叙话,众人相谈甚欢,说及天下大事时。鲁肃曰:“今刘表坐镇荆襄九郡,兵精粮足,不可急图。而袁术贪利小人,无谋之辈,可先图之。”我与张昭相视大笑道:“子敬所言正合我意,我也早欲除袁术久矣,今现已遣公好友公瑾至濡须口筑城,屯积粮草,随时可以北上。”肃赞道:“早闻主公虽年少,却文采盖世,武功惊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也。”我大笑道:“子敬过赞,逊年少识浅,日后还请子敬多多教诲才是。”鲁肃忙道:“不敢,肃当全力辅助主公成就大业。”我欣喜,遂封鲁肃为抚军中郎将,偏将军。鲁肃拜谢。